?

ICU患者人文護理研究

2020-03-02 11:33郭麗娜郭晉平王秀麗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期
關鍵詞:ICU患者舒適度

郭麗娜 郭晉平 王秀麗

【摘 要】目的:討論在ICU患者中實施人文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96例ICU患者隨機分為兩個組別,對照組(48例)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48例)給予人文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舒適度、焦慮抑郁情緒以及滿意度情況。結果實驗組舒適度評分和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文護理應用于ICU患者護理后,能夠較少負面情緒,提升護理舒適性,加強治療依從性,患者普遍認可滿意,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ICU患者;人文護理;舒適度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ICU是醫院極其重要的科室,肩負著重癥患者的治療、康復,ICU患者通常病情較重,需要醫護人員良好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應急能力。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醫療意識逐漸增強,ICU病房的醫護活動受到患者和家屬的密切關注。人文護理逐漸應用于ICU患者護理,人文關懷是護理行動中的重要內容,其實質就是基于人道主義和人本主義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減少醫患矛盾[1]。本文將對ICU患者中實施人文護理的效果展開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ICU患者做為此次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個組別,對照組(48例)包括男26例,女22例,年齡28至79歲,平均年齡(46.2±3.1)歲;實驗組(48例)包括男25例,女23例,年齡30至78歲,平均年齡(47.9±2.6)歲。對比兩組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上差異較?。≒>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就要人文關懷具體為①環境護理,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可使患者心情放松,建立良好的心態。護理人員應隨時注意病房的衛生環境,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保證患者的充足睡眠。ICU病房內伴隨頻繁的警報聲,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病情適當降低或減少警報的音量,向患者講解檢測設備的作用,舒緩緊張的心理,避免產生焦慮情緒。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時做到動作輕、說話輕、腳步輕,不打擾患者睡眠休息,入睡后關閉窗簾,夜晚關閉燈光[2]。②心理疏導,患者進入ICU病房時護理人員應以親切的態度迎接,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講解治療方案和過程,護理人員以高度負責、認真細致的態度開展護理工作。向患者展示相同病情在我院治療成功的病例,建立治療的信心[3]。③疼痛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疼痛情況的評估,通過三階梯疼痛護理進行針對性疼痛干預,第一階梯為輕度疼痛,可采用普通鎮痛藥物進行鎮痛;第二階梯為中度疼痛,可采用弱麻醉劑進行鎮痛;第三階梯為重度疼痛,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杜冷丁或嗎啡等強效麻醉藥。在用藥過程中還可適當播放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4]。④情感護理,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主動與患者溝通每項護理措施的意義,消除猜疑情緒,以患者角度考慮問題,注意保護隱私,建立良好的信任感。⑤設立臨終節哀室,ICU患者病情較急,也是發生死亡最多的科室,死亡和出生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通過臨終節哀室的設立,創造患者和家屬的情感寄托,體現醫院人文關懷理念,可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雖然目前對于臨終節哀室的設立存在爭議,但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降低家屬醫療費用和提高臨終患者生活質量等具有積極意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舒適度進行評分,分值越低表明心理狀態越好。統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焦慮抑郁和舒適度評分對比

實驗組焦慮評分和舒適度評分別為(71.35±3.65)、(13.45±4.14)低于對照組(84.36±5.65)、(19.14±6.04),差異較大(P<0.05)。

2.2 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總滿意人數43例,總滿意率89.6%高于對照組總滿意人數35例,總滿意率72.9%,差異較大(P<0.05)。

3 討論

ICU病房收治的病人普遍為危重癥患者,也是醫院所有科室中搶救生命的主戰場。由于患者具有發病急、發展迅速等特點,對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具有過硬的心理素和專業技能。護理人員工作中應隨時以患者為中心,改變傳統護理理念,充分發乎人文關懷思想,實現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科學合理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在ICU患者的人文護理中,護理人員首先要對病人的需求充分尊重和理解,盡量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協助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然后通過各項關懷措施使患者感受到舒適、人性化護理體驗,加強患者治療依從性,提升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ICU患者需要良好的護理措促進康復,而人文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提升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何亞細,王瑩,胡潔.關于ICU護理中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的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389-390.

蔣辛,曾令丹,張艷.人文關懷護理對神經內科ICU患者核心家屬生活質量及焦慮的影響[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8,39(10):685-689.

馮思芳,張佳,崔曉海,等.ICU患者留置導尿管后尿路感染的防護與人文關懷策略[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7,34(3):310-312.

徐英,胡曉玲,潘玉梅.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396-397.

猜你喜歡
ICU患者舒適度
基于用戶內衣穿著舒適度的彈性需求探討
改善地鐵列車運行舒適度方案探討
基于ArcGIS的四川地區城市氣候舒適度評價
某異形拱人行橋通行舒適度及其控制研究
影響ICU住院患者心搏驟停后綜合征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ICU患者家屬關愛中應用護理關懷的價值
分時段不同床頭高度對ICU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影響的研究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淺談提高奶牛舒適度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