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漢書·蔡邕傳

2020-03-03 13:17南朝
領導月讀 2020年11期
關鍵詞:蔡邕太公董卓

[南朝]范 曄

中平六年,靈帝崩,董卓為司空,聞邕名高,辟之。稱疾不就。卓大怒,詈①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②者,不旋踵矣?!庇智袆兄菘づe邕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見敬重。舉高第,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歷三臺。遷巴郡太守,復留為侍中。

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將,從獻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侯。董卓賓客部曲議欲尊卓比太公,稱尚父。卓謀之于邕,邕曰:“太公輔周,受命剪商,故特為其號。今明公威德,誠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為未可。宜須關東平定,車駕還反舊京,然后議之?!弊繌钠溲?。

二年六月,地震,卓以問邕。邕對曰:“地動者,陰盛侵陽,臣下逾制之所致也。前春郊天,公奉引車駕,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遠近以為非宜?!弊坑谑歉某税o蓋車。

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今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豈不共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馬日磾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于后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既無益圣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比沾斖硕嫒嗽唬骸巴豕洳婚L世乎?善人,國之紀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獄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時年六十一。搢紳③諸儒莫不流涕。北海鄭玄聞而嘆曰:“漢世之事,誰與正之!”兗州、陳留間皆畫像而頌焉。

(原文據中華書局1965年版《后漢書》)

【注釋】

①詈(lì):罵。

②偃蹇:傲慢無禮。

③搢紳:同“縉紳”,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圍于腰際的紅色絲織大帶,代指有官職的或做過官的人。

【譯文】

中平六年(189年),靈帝去世,董卓為司空,聽說蔡邕名氣大,便征召他。蔡邕推說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大罵說:“我有殺人之權,蔡邕縱然現在驕傲,也是不過轉足之間的事而已?!庇旨绷钪菘ふ髡俨嚏叩礁?,蔡邕不得已,就去了,代理祭酒,很受敬重。舉高第,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升尚書。三天之內,連升三級。升巴郡太守,又留為侍中。

初平元年(190年),拜左中郎將,從獻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侯。董卓的門客部屬想尊董卓為太公,稱尚父。董卓問蔡邕,蔡邕說:“姜太公輔佐周天子,奉命滅商,故尊稱為太公?,F在您的威德雖高,然而比起尚父,我以為不可。等到平定關東,皇上返還舊京,然后再議此事?!倍柯犃怂脑?。

初平二年(191年)六月,發生地震,董卓問蔡邕。蔡邕回答說:“地震是陰盛侵陽、臣下不遵守國家制度引起的。前年春天,你去郊外祭祀,乘坐無比華麗的馬車,攜帶兩轓爪畫,遠近的人們都認為不合適?!倍坑谑歉某嗽砩w車。

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學,對他非??蜌?,一旦舉行宴會,往往令蔡邕鼓琴助興,蔡邕也有心出力。然董卓常剛愎自用,蔡邕恨自己的話很少為董卓采納,對從弟蔡谷說:“董公性情剛烈沖動容易做錯事,終究不能成事。我想東奔兗州,但是道路太遠,不易達到,暫時逃到山東看看,怎么樣?”蔡谷說:“你的容貌與普通人不同,走在路上,圍觀的人多。即使想躲起來,很難??!”蔡邕于是打消了這個主意。

董卓被誅,蔡邕坐在司徒王允家,不知不覺說起董卓來,并嘆了口氣,臉色都變了。王允勃然大怒,罵蔡邕說:“董卓是國家大賊,幾乎把漢朝都覆滅了。你為臣子的,應與大家一樣憤恨他,只因為他對你好,你竟然把大節也丟了?,F在誅殺有罪之人,你反而悲傷哀痛,豈不是跟他一起共同謀逆嗎?”然后就逮捕了他,交廷尉審訊。蔡邕承認自己有罪,請求黥首斷腳,饒一條命,使他能繼續修成漢史。不少士大夫憐憫他,為他求情以開脫罪名,都沒有結果。太尉馬日磾跑去對王允說:“伯喈有舉世無雙的才華,漢朝的事知道得多,可以使他繼續寫成后漢史這部重要的典籍。他為人忠孝,現在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殺了他,恐怕會失去人心??!”王允說:“從前漢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他寫謗書,流傳后世?,F在國家的命運中衰,皇位不穩固,不能讓諂媚的人執筆再左右幼主。這對未來的皇上沒有好處,我們這幫人也會受到他的攻擊?!瘪R日磾出來告訴其他人說:“王公的眼光太過于短淺了!賢能的人是國家的楷模,歷史著作是國家的盛典。消滅楷模廢除盛典,能夠長久嗎?”蔡邕最終死在獄中。后來王允后悔,不想殺掉他,但已經來不及了。蔡邕死時61歲。士大夫和儒生們沒有不流淚的。北海大儒鄭玄聽說蔡邕死了,嘆息說:“漢朝的事,誰來考定??!”兗州、陳留一帶的人們都通過畫蔡邕的像來紀念他。

【簡析】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明清至今,董卓的兇狠殘暴,可謂家喻戶曉,司徒王允設計挑撥呂布殺死董卓的故事常為人們拍手稱快,另外,蔡邕作為書法家和音樂家的精彩故事也在士林之中廣泛流傳,但是蔡邕和董卓、王允的這段令人唏噓不已的史事卻少有人知?!恫嚏邆鳌肥恰逗鬂h書》中比較精彩的人物傳記。

蔡邕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卻僅僅因董卓被誅殺后在王允座上不合時宜的嘆息而被治罪下獄,他不久死于獄中,此事常被當時與后世的文人惋惜不已。

本選段從史書寫作章法上來看,作者最先明確交代蔡邕本來面對征召是“稱疾不就”的不合作態度,接著用董卓的一句話來粗線條勾勒出他的殘暴性情,同時再次清楚點出蔡邕是“不得已”而應召,說明蔡邕后來雖然很受董卓敬重,但這并不表示蔡邕就是董卓一黨。然后作者用三件事情來證明:一是蔡邕明言反對尊董卓為“太公、尚父”;二是蔡邕借地震正言勸止董卓僭越逾制;三是考慮到自己并不能對董卓有所匡益而想要遁逃自匿。凡是讀到這里的人,都能看出來蔡邕絕非董卓一黨。

然后寫蔡邕因為意外傷嘆而為王允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獄即將治死,接著又通過三件事來說明王允此舉大大不妥:一是蔡邕自己本來無罪卻自認有罪,并請求刺字斷足保留性命續寫漢史,這一點足見蔡邕其人之高風亮節、大公無私;二是通過太尉馬日磾的論斷正面斥責王允的錯誤,昭顯王允的猥瑣自私與蔡邕的大才大用;三是士大夫都很同情蔡邕,營救不成后,蔡邕死于獄中,士大夫莫不流涕,一代大儒鄭玄大為傷嘆,蔡邕并被兗州、陳留一帶讀書人畫像而頌,可見蔡邕在士林的尊望很高。

從本選段全用直筆來看,可以想象作者范曄對蔡邕的冤死也是義憤填膺,《蔡邕傳》之作,自然也是希望讀者了解事情真相之后都為蔡邕而抱不平。蔡邕的冤死留給后人最大的經驗教訓:提醒為官者和讀書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盡量要謹言慎行,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蔡邕之死堪為后世文人士大夫為人處世之箴鑒。

小智慧

節省語言

周國平

古希臘哲人大多討厭饒舌之徒。泰勒斯說:“多言不代表有才智?!笨β≌f:“不要讓你的舌頭超出你的思想?!彼苟鄟唽W派的芝諾說:“我們之所以有兩只耳朵而只有一張嘴,是為了讓我們多聽少說?!币粋€青年向他滔滔不絕地發表議論,他打斷說:“你的耳朵掉下來變成舌頭了?!?/p>

每當遇到夸夸其談的人,我就不禁想起芝諾的諷刺,所以我們要多聽少言。

多聽當然不是什么都聽,還須善聽。對思想者來說,聽只是思的一種方式。他聽書中的先哲之言,聽自己的靈魂,聽天籟,聽無忌的童言。

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舌頭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廢話。如果你珍惜自己的思想,在表達的時候也必定會慎用語言,以求準確有力,讓最少的話包含最多的內容。

猜你喜歡
蔡邕太公董卓
背影
三國鼎立之王允計除董卓
蔡邕聽琴
外太公
王允計除董卓
倒屣欣逢迎
我的太公
蔡文姬辨琴
張良得《太公兵法》
蔡邕:“藝不壓身”忽悠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