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治療大腸癌的研究進展

2020-03-03 20:29林明生楊舒瑾
光明中醫 2020年14期
關鍵詞:氣滯大腸癌灌腸

林明生 楊舒瑾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具有發病率、死亡率高的特點。臨床多表現為便血、便秘、腹脹、腹痛、食欲減退、神疲乏力、消瘦等,屬于中醫學“腸僻”“癥瘕”“積聚”等范疇。中醫學運用其特有的辨證論治思維,在大腸癌的治療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優勢?,F將近幾年來中醫藥對大腸癌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病因病機

多數醫家學者認為大腸癌是由于六淫外侵,或七情內傷,或飲食不節,或勞倦內傷,導致脾胃失和,痰濕內生,郁而化熱,濕熱下注腸道,氣機郁滯,血運不暢,瘀毒內停,濕、熱、瘀、毒互結,日久而形成腸積。病理機制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脾腎虧虛為主,標實以濕熱、瘀毒多見。

1.1 因虛致病論《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指出只有在人體正氣相對虛弱、抗邪無力的情況下,邪氣方能乘虛而入,導致疾病的發生。由此可見,正氣虧虛是導致大腸癌發生不可或缺的因素。如花寶金認為大腸癌的病機可概括為,素體脾腎不足,正氣虧虛,或過食肥甘厚味,或長期情志不暢,導致氣機郁滯,腸腑濕熱毒邪久留,或氣滯血瘀,毒熱內蘊,發為本病[1]。吳繼萍[2]認為大腸癌病機是脾胃虧虛,水谷不化,痰濕內生,滯留腸道,蘊久化熱,中焦氣機不暢,終致痰、濕、熱、瘀、毒內阻而形成癌腫。

1.2 痰濕致病論《丹溪心法》謂:“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凡人身上下有塊者都是痰”。故前人認為痰、濕與大腸癌的發生有重要的聯系。賴象權等[3]認為大腸癌發病的前提是痰濁內蘊,阻礙氣機,日久化火,痰、氣、火夾雜是產生大腸癌的重要病機。其中,痰為有形之邪,可有他邪夾雜,是形成大腸癌的重要物質基礎。孫桂芝[4]認為大腸癌病機多與濕濁有關,濕濁之物易留滯體內而為害,下注于大腸,影響腸腑正常功能、阻礙其氣機升降,日久可使腑氣不能正常通降,氣機郁滯而化熱、化火,變生癌毒而致病。

1.3 瘀血致病論《醫林改錯》言:“肚腹結塊,必有形之血”,指出有形之血,不得暢行,凝結于內,瘀血不化,則為腫塊?!鹅`樞·百病始生》載:“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積皆成也?!闭f明腹內有形的包塊腫物, 前人認為多由血瘀所致。王昌俊[5]總結臨床經驗,認為腸癌形成與血瘀關系密切,不管是氣虛氣滯、濕熱蘊結還是痰凝阻滯,發展的最后階段便是“瘀”。腸癌的許多臨床表現如腫塊、便血、疼痛都與血瘀有關。

綜上所述,中醫認為大腸癌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正氣虧虛,由于邪毒侵襲、飲食不節等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氣血功能障礙,引起痰凝、濕聚、氣滯、血瘀、熱毒等病理狀態的發生,相互作用導致腫瘤的生成[6,7]。

2 辨證分型

大腸癌目前無統一的辨證分型標準,大多專家學者都是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或結合統計學方法來辨證分型。

郭勇[8]提出大腸癌可按圍手術期、輔助治療期、隨訪期及姑息治療期來辨證分型,圍手術期常見氣滯證;輔助治療期常見脾氣虧虛證;隨訪期常見氣虛痰阻證及陰虛內熱證;姑息治療期常見肝腎陰虛證、氣滯血瘀證等。蔣益蘭教授指出大腸癌早期術后患者多為氣血虧虛,瘀毒未盡。中晚期患者:放療后多為脾胃虧虛,熱毒傷陰證;化療后多為腎氣不足,脾胃虧虛證[9]。趙海燕等[10]應用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對151例大腸癌患者中醫證候分布進行研究,結果主要證候分為脾虛濕阻證、濕熱蘊結證、瘀血內停證、氣血虧虛證、肝腎虧虛證五類。王曉戎等[11]采用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對263例大腸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證型統計以大腸濕熱證頻率最高,其次依次為脾胃虧虛證、氣血虧虛證、肝腎虧虛證及瘀毒阻滯證。劉欣華等[12]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相關舌象脈診,將大腸癌辨為氣滯血瘀、濕熱毒蘊、正虛邪實、脾腎兩虛及肝腎兩虛五個證型。李和根[13]總結劉嘉湘教授治療大腸癌的經驗,把大腸癌分為濕熱蘊結、瘀毒內阻、脾虛氣滯、脾腎陽虛、肝腎陰虛五個證型辨治??偨Y來看,目前對大腸癌證型的論述、分型方法不盡一致,但總歸虛實兩類:正虛類以氣血虧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為主;邪實類以濕熱蘊結、瘀毒內阻為主。

3 中醫藥治療

目前,中醫臨床對大腸癌治療主要采取辨證論治、專方驗方、中成藥治療、中藥灌腸等方法為主。

3.1 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也是中醫學基本特點之一。多數學者主張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針對不同證型,采取相應的治法。如陳旻等[14]將晚期結直腸癌分為濕熱蘊結證、脾氣虧虛證、肝郁脾虛證、氣虛血瘀證,分別以白頭翁湯、參苓白術散、痛瀉要方、益腸祛瘀方加減治療。梁昆等[15]將中晚期結腸癌分為氣滯血瘀證、脾虛氣滯證、脾腎兩虛證、氣血兩虛證、濕熱下注證,分別用扶正化瘀解毒散、健脾消積湯、加味升血湯、十全大補湯、槐角地榆丸、清腸飲治療。

3.2 專方驗方胡兵等[16]研究藤龍補中湯聯合化療對晚期大腸癌治療作用。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化療,治療組在化療基礎上加藤龍補中湯(藤梨根、龍葵、蛇莓、白術、茯苓、薏苡仁、半枝蓮、桑寄生)。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較對照組高,且能減輕化療不良反應,改善大腸癌患者的臨床癥狀。鐘薏等[17]采用非隨機配對研究方法,治療組服用劉嘉湘教授扶正抗癌中藥湯劑(黃芪30 g,茯苓15 g,白術9 g,藤梨根30 g,紅藤15 g,土茯苓15 g,半枝蓮15 g,白花蛇舌草30 g,夏枯草12 g,菝葜15 g,木饅頭15 g,山楂12 g,雞內金15 g,六神曲9 g),對照組口服平消片。結果治療組中位生存期、生存質量和中醫證候改善高于對照組。趙仁等[18]自擬益氣養陰方(太子參、玄參、沙參、麥冬、天花粉、五味子、烏梅、生扁豆、炒麥芽、陳皮、甘草等) 對直腸癌放療患者進行治療,結果發現患者在益氣養陰方的干預下,氣陰兩虛證候出現較少,該方能夠有效減輕放療不良反應,提高患者對放療的耐受性。

3.3 中成藥史延江等[19]探討華蟾素膠囊聯合化療治療Ⅲ期結腸癌術后患者的療效。觀察組患者給予華蟾素膠囊聯合FOLFOX4方案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FOLFOX4方案化療。觀察2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和實體瘤療效評價。結果表明華蟾素膠囊能提高FOLFOX4方案的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梁有為等[20]研究鴉膽子油乳注射液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結腸癌的效果。觀察組采用鴉膽子油乳注射液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對照組采用卡培他濱治療。臨床結果證實鴉膽子油乳注射液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結腸癌患者,能夠改善WBC、PLT、miR-21水平,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用藥后的不良反應。侯信良等[21]研究大腸癌術后患者采取艾迪注射液治療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將化療與艾迪注射液治療患者作為實驗組,單純化療患者作為參照組。結果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NK細胞以及T細胞亞群等指標優于參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將艾迪注射液應用在大腸癌術患者中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

3.4 中藥灌腸雷麩爾[22]探討中藥灌腸治療原發或轉移性大腸癌腸梗阻的臨床效果。選取50例大腸癌腸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中藥灌腸的方法進行治療。經過治療后,顯效33例,有效1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8.0%。劉紅茹等[23]研究解毒護本方保留灌腸配合中藥內服對大腸癌術后化療不良反應的影響。將大腸癌根治術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化療,觀察期間不應用中藥湯劑,治療組在中藥解毒護本湯劑保留灌腸基礎上配合中藥湯劑內服。結果表明解毒護本方保留灌腸能減輕大腸癌術后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增強肌體的免疫力。

4 小結

綜上所述,中醫藥對大腸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中醫藥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醫藥治療可以貫穿大腸癌治療的各個階段,多數患者均可獲得不同程度的臨床療效。但是,目前不管是中藥湯劑還是中成藥,在與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的聯合使用中仍處于從屬地位,因此,今后要加強對中醫藥抗癌領域的研究,充分發揮中藥不良作用低、抗癌效果好等優勢,研究出更多安全有效的中藥抗癌產品,使中醫藥在大腸癌的治療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氣滯大腸癌灌腸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療卵巢囊腫氣滯血瘀證的臨床療效觀察
逍遙散加減聯合果酸治療肝郁氣滯型黃褐斑的療效觀察
藏藥灌腸治療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護理
一例空氣灌腸法治療犬腸套疊
血必凈在用于大腸癌合并腸梗阻術后ICU膿毒癥中的效果
大腸癌組織中EGFR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FAP與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灌腸方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