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內陸漁業發展思路

2020-03-04 09:06王小明
甘肅畜牧獸醫 2020年5期
關鍵詞:區劃漁業戰略

王小明

(甘肅省天水市漁業工作站,甘肅 天水 74100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現階段我國的一項重大基本國策,是關乎我國農村及農業發展、糧食安全及農村繁榮興盛的偉大舉措。漁業作為大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扶貧攻堅戰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漁業在農耕文化起源開始,就一直和農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大國,足以顯示出漁業產業的舉足輕重以及強勁發展態勢。當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深入實施,代表著我國農業及農村即將迎來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機遇,也深刻揭示出我國“三農”問題的緊迫性及前瞻性。廣大漁業戰線上的全體員工,應該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不移地為之踐行。漁業科技工作者,更要群策群力、廣開思路,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主導作用,不斷調動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以百倍的努力、前所未有的拼搏精神,積極投身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潮。漁業作為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必須發揮出漁業特有的產業優勢、與其他產業的互補優勢以及在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優勢,必須在鄉村振興中排好隊、站好崗、守好陣。如今在漁業科技前沿出現的跑道魚、集裝箱式生態養殖、稻魚稻蟹、林魚湖草等現代生態漁業模式,就是在現階段把綠色環保與循環種養有機結合,就是順應時代潮流、探索出適合當地漁業生態發展的漁業新科技、新動態、新模式。如何把這些新科技、新動態、新模式真正融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去,是每一個漁業工作者的新擔當、新使命。筆者作為長期從事基層漁業的科技工作者,綜合實踐經驗,提出以下思路,供大家商榷。

1 總體構想

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20字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分別滿足經濟、生態、文化、政治、民生建設五個方面的要求。認真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及2019年中央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等重要文件,嚴格按照省市及地方安排部署,充分發揮漁業產業優勢,積極主動、扎實工作、因地制宜、不斷創新,融入國家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去。不但要發揮好漁業在鄉村振興中生力軍作用,而且要在有條件的區域,還要把漁業產業發展成為國家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軍。漁業部門及廣大職工,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和國家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系列重要文件要求,以歷史責任感與民族自信心,義無反顧,投身其中,把漁業產業發展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起來,更好地把漁業做大做強。

2 總體思路

2.1 要有大局意識和觀念

2018年1月2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并實施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這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法規與準繩。漁業工作者要提高認識的高度及廣度,按照鄉村振興大戰略、大布局,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大戰略這個中心,深挖漁業產業優勢與潛能,以市場為導向,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行動起來;以百倍的干勁,嚴格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總思路、總部署和總規劃,為漁業的振興發力拼搏,爭取漁業行業在產業轉型、生態環保升級改造、優質水產品品牌建立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發展。特別是漁業戰線的每一位科技人員,更應該刻苦鉆研業務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搞好每一項科研項目及技術推廣工作;真正走進基層、走進生產一線,切實做好行業服務與技術指導。

2.2 因地制宜,大力挖掘漁業產能及優勢

我國地域遼闊,多以山地丘陵為主;有相當一部分貧窮鄉村,地處偏僻的高山峽谷,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信息交通不暢,科技推廣水平不高。然而,該區域一般都很少被開發或者污染,且具有景色宜人、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多樣等特點,為漁業產業發展,特別是綠色生態漁業的養殖開發提供了可能。在該地域,漁業產業的開發與興建,會成為當地鄉村振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希望所在。

3 工作方法

一是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要充分發揮漁業產業特點與優勢,依照鄉村振興“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鄉村振興作為漁業行業的工作重點、第一要務來抓。各級漁業機構及主管部門都必須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政策,做到融會貫通。既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而且要信心百倍、義無反顧地全身心投入其中。

二是緊緊圍繞鄉村“五個振興”,扎實推進漁業產業化水平。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及漁業技術服務推廣部門要扎實工作、拓寬思路、深挖漁業潛力,把產業轉型與漁業發展、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從一二三產業中探索出整體發展思路和重點,因地制宜,選擇最適合當地發展的漁業模式及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高效利用好現有水域灘涂資源,大力挖掘鹽堿地、塌陷區、沿河治理等水域資源,優先發展具有地方特色、適銷對路的水產品及產業化路子。從扶持產業類型上,要平等對待和扶持農漁、林漁、漁家樂、漁業休閑旅游等各種形式的漁業產業模式,平等對待和扶持公司企業、合作社法人及廣大漁民等多種形式的漁業經營模式。

三是從技術培訓入手,堅持科技興漁,積極引導漁業向優質的產業方向發展。漁業主管部門要制定出詳細全面的培訓計劃及產業提升目標,定期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漁業科技工作者、現有漁業從業創業者及有投身漁業產業的社會各界人士等)進行專向、定向培訓,做到目的明確、方向精準、效果顯著。針對當地科技人員,聘請專家教授時,一定要結合當地情況,具體要突出漁業產業發展趨向、產業投資回報、漁業新科技新技術、新特優養殖品種等多方面,采取講授、提問、研討、分析、結論等形式,進行針對性高水平培訓,切實提升當地漁業科技隊伍的業務能力與服務能力。其次,還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自身隊伍的強化提高。

四是要有不斷進取、大膽創新的精神。首先,漁業戰線上的科技人員,一定要在技術上精益求精、銳意進取,運用最前沿、最實用的漁業科技知識,去服務于大眾;始終保持科技領先水平的踐行者與倡導者。其次,還要有創新思維,因地制宜、打破行業與地域限制,大膽探索多形式、跨區域的產業合作模式。只要是有利于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的漁業項目,就要認真論證、扶持到位,在思想上不可以墨守成規、故步自封,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五是從實際出發,堅持原則,務實靈活,切實加大水域灘涂養殖證制度的落實力度。一方面,必須堅持“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水”的漁業發展原則。另一方面,不能絕對化的處理水域灘涂養殖證辦理工作。我國有許多山區農村,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土地資源非常稀缺,這些地方往往蘊藏著豐富多樣的水資源。針對這些情況,漁業部門要創新思維,按照“多規合一”要求,把養殖水域灘涂、部分耕地納入國土總體規劃和水功能區劃,做好銜接與對接。對確實需要占用少量耕地的漁民或者養殖企業,要認真詳查清楚、公開公示,向審查辦理機構詳細說明,如實上報,建議特事特辦。其次,漁業部門要對稻魚、果魚、林魚及漁家樂等新型模式或者經營主體,要認真調研,做到一場一策,保障漁業投資企業與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保證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六是重點試點,大力推廣成功經驗。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大膽創新、先行先試”號召,不搞形式化、模式化,鼓勵群策群力、不拘一格、百花齊放的產業發展格局;讓全社會都關注、關心鄉村振興事業,了解漁業產業特點。對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及養殖企業,應給予及時的獎勵。同時,要大力宣傳、推廣成功經驗,確立其示范帶頭作用。要積極建設鄉(鎮)、縣(區)、省市示范區與示范點,大力營造科技含量高、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突出、極具產業亮點的示范區、示范點以及先進個人,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樹立、展現出漁業的產業優勢、行業亮點。

七是建立退出機制。對行業中惡意違規違法的養殖戶或養殖企業,要細化出懲處措施。根據其違規違法程度,給予通告批評,或者取消其相應的榮譽稱號和各級示范場稱號;對情節嚴重的企業及個人,可按照相關程序,取消其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堅決予以清退,保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八是堅持綠色環保理念,建設景觀園林漁業。打造水、農、林、草立體生態漁業,讓漁業成為美麗鄉村中最靚麗的風景。要始終堅守鄉村振興戰略中建設美麗鄉村的中心思想,堅守生態環保底線不動搖,堅決對污染事件及行為零容忍。進入鄉村振興的企業及個人,都必須嚴格簽訂環保責任書,從思想源頭上和企業規劃建設起步時就加以規范,避免在生產環節中再規范、再糾正的滯后行為的發生。其次,要把漁業積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去,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使新建漁業企業既要有建設規模、生產運營能力,而且要增加環境優美、設施靚麗、景觀映襯的元素。

九是加快水產養殖行業立法與保護,完善地方漁業資源及產業保護法規。要在大力推廣生態養殖、綠色養殖理念的同時,盡快調查、申報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區與水生動物生態保護區。我國地域復雜、水系眾多,有許多珍貴的水生動植物品種呈現出棲息范圍小、種群生存環境脆弱的特性,保護工作相對滯后。漁業部門要切實發揮好專業水平與作用,為制定漁業專業性法律法規獻計獻策,更加有效地保護好這些珍貴水生動植物。所以,漁業工作者既要負責好漁業產業發展,更要依法依規保護好漁業資源,在詳細調研的基礎上,繼續做好保證水生動植物保護區、水生動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區的論證、設立工作,依法依規嚴厲打擊破壞水生動植物資源的行為。

4 制定并建立漁業區劃與發展規劃

建立各級漁業區劃、漁業產業發展區劃及資料庫,是確定漁業產業結構與發展方向的一件要事,要嚴格按照《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規范》和《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大綱》的要求,加快建設與完善漁業區劃與發展規劃工作,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積極有效地配合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漁業產業可持續發展打好牢固的基礎。

4.1 建立漁業產業發展區劃及資料庫的重要性

我國地域廣袤,漁業資源千差萬別、豐富多樣,需要有大量詳實的區域資源數據,才能確定規劃出當地漁業產業的發展方向。每一個地區的漁業水域資源及區域特點都不盡相同,加之發展水平不均衡,只有通過收集詳實的科學數據及資料,才能為各地漁業產業發展區劃提供詳實可靠的大數據支撐。各級漁業部門必須選拔出技術骨干,組成專業技術隊伍,深入實地收集詳實、準確數據,盡快建立起漁業產業數據庫,參考并根據當地漁業發展的歷史沿革,才能科學掌控好當地漁業產業的發展方向。

建立漁業產業發展區劃及資料庫,能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動力。建立起漁業產業發展區劃及資料庫,能夠指導漁業從業者正確地發揮區位優勢,更好地做到以市場為導向,做大做強地方漁業產業,樹立起極具特色的漁業品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一二三產業及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建立漁業產業發展區劃及資料庫是必要的前提條件與保障。

為鄉村振興提供基礎性資料。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宏大的農村改革工程,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全面參與,才有利于政府與行業層面宏觀調控。詳實的漁業產業發展區劃及資料庫,能為當地政府部門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準確引導政府部門更加合理、科學地做好城鄉發展規劃與產業布局。其次,為外來客商展示全面、直觀的專業資料,為漁業產業融資、跨區域合作與交流等提供準確數據,為漁業產業綜合發展打造出一個數據平臺,并為漁業發展規劃、交流研討提供支持。

4.2 積極推進漁業產業區劃,引導水產養殖業有序、合理、科學發展

首先,漁業部門要積極會同環保、水務、農業、自然資源、水文等相關部門,整合漁業資源基礎數據。通過多部門協作,不但采集了大量漁業基礎數據,而且還能積極發現爭取漁業用地、用水資源,為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漁業區劃和發展規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積極向當地漁業主管部門獻言獻策,詳細介紹漁業產業優勢、漁業資源利用及漁業發展趨勢等,讓相關部門了解漁業產業發展方向。在加快發展漁業產業的同時,要支持養殖企業及養殖戶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綠色生態養殖方式。

猜你喜歡
區劃漁業戰略
湖南省2021年漁業經濟形勢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歡迎訂閱2020年度《河北漁業》
林芝市雷電風險區劃
基于“三線一單”的環境功能區劃實證研究
川渝傳統民居區劃的環境蘊意
戰略
戰略
休閑垂釣 傳統漁業新引擎
中菲漁業合作重啟 菲漁業代表團來華培訓交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