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教育法視角下高校烹飪專業學??缥幕芰ψ灾髋囵B模式探究

2020-03-10 15:39王琪
科學與財富 2020年33期
關鍵詞:跨文化能力

摘 要:高校烹飪專業學校中的學生鍛煉跨文化能力主要是為了構建長效身份認同、適應跨文化以及學習其他民族或地區的語言所進行的持續性的過程。而深度教學法則是為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的構建打下了良好的理**擊。按模式提出了要將學生的內在發展動力充分的調動起來,并建設整體跨文化教育行動方案,利用該方案對學生的文化、語言以及專業知識進行深度整合,同時還要教師進行引導和協助,幫助學生可以激發出自我的潛能,穩步提高跨文化的綜合能力,構建出具體的社會文化身份和自我概念。

關鍵詞:深度教育法;高校烹飪專業;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

引言

高等教育已經朝著國際化的方向不斷的發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當下已經將烹飪專業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培養作為整個學校教育中的重點內容來看待。培養一名具有跨文化能力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復合型、高水平、高素質的烹飪人才。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深度教育法等相關理論,并正在培養學生觀念和策略的角度上研究和分析高校烹飪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跨文化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最終可以構建出具有動態化、整合化以及跨學科式的高校烹飪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

一、相關理論概述

(一)高校烹飪專業學生深度跨文化能力培養的含義

當下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之一,在各個國家都呈現出了文化多元化、多樣化以及交流化的態勢。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運用對話、學習以及深入交流的方式方法我國高校學生的跨文化素養提升??缥幕芰Φ腻憻捄团囵B可以幫助高校烹飪專業學生構建統一化的身份認同、適應不同的文化以及更好地學習其他語言。另外要注意的是高校烹飪專業學生的跨文化能力的鍛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特定的培訓課程結束后,跨文化能力的課程也應當長期持續下去。這除了是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跨文化專業技能和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是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形成良好的自覺培養意識和深度反思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可以在未來的發展進步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和益處。

由此筆者將高校烹飪專業學生深度跨文化能力培養定義為:在對高校烹飪專業學生等個人生活體驗和學習習慣的差距為基礎,要求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將自身的烹飪專業技能知識、文化素養以及語言等各領域相結合,建設出能夠促進自我發展、符合個人學習特征、具備專業化自我指導學習的項目。同時高校烹飪專業的學生也會樹立起具有較強包容性、尊重性的跨文化態度,積累相對扎實的文化知識,可以對跨文化情景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項沖突與問題采用多樣化和有效化的方法進行解決。

(二)深度教育法與深度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概述

深度教育法指的是通過特定的教學方法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文化相結合,進一步幫助學生建設起具有深度化、有效化教育知識結構。該方法應用到高效烹飪專業學??缥幕芰ψ灾髋囵B模式中則充分體現出交互式、靈活性極強的超越學科本身的教育模式。該模式主要是以深度教學法為指導理念,同時融合了開放式課程設計理念與跨文化教育理念,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權利,幫助學生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和自我指導學習理念??偟膩碚f,在深度教育法視角下的高校烹飪專業學??缥幕芰ψ灾髋囵B模式中體現出以下特點:一是通過制定出具有整體性的教育行動方案,并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和開展能夠進行自我指導性質的教育項目,促使學生把不同學科之間具有關聯的知識內容展開聯系,進而可以對這些知識和理念結合起來應用;二是將過程作為學習的導向,并對學生內在動機和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加強重視,引導學生通過使用個性化的學習方法與合作學習相結合;三是深度教育法和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都需要教師改變現有的教學認知,還要對自身的教師角色重新定位。教師從課堂的控制者和主導者變成了資源的提供者和引導者。在深度教育法的理念指導下,高效烹飪專業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

二、高校烹飪專業運用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一)傳播我國的飲食文化理念

由于跨文化教育本身具有的長期性和復雜性特征,要把學校作為開展跨文化教育的主體,同時引導整個社會形成特定的跨文化教育氛圍。烹飪專業與其他的專業相比更適合開展和推廣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餐飲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主要分類體系之一,同時也成為了傳播文化的重要方式。我國的烹飪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國家的軟實力和精神態度,同時也是我國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法,受到了其他國家的人民喜愛;二是西方的烹飪技術也隨著文化交流進入到我國,也被我國廣大人民接受并給予一定的認同。這樣的認同是基于西餐通過積極的吸收中國文化對自身進行改革創新,屬于跨文化教育的產物。因此,高效烹飪專業利用深度教育法構建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可以將我國的飲食文化理念傳播到別的國家,讓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對中國的文化以及國家形象都有新的認知。

(二)順應了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異常迅速,在這個過程中酒店餐飲行業也參與到了國際化的發展態勢之中。尤其是世界知名的餐飲酒店管理集團都入駐中國,這些行業的外籍主管或行政總廚數量較多,主要是以英語進行交流,而且所發布的官方語言或者是在召開會議時都是以英文作為通用語言。目前部分高校的烹飪專業在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方面有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很難適應外資企業中的工作模式和交流方法,因此只能長期從事制作相對粗糙的菜肴加工這類較為初級的工作,導致職業發展的道路并不通暢。此外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國餐飲和酒店管理集團也不斷的朝著國外尋找新的市場。但是,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幾乎所有企業都會遇到由于中外文化之間差異性較大,最終出現了跨文化管理和融合的問題。企業希望可以招聘一些既具備國內外烹飪技術,又對國外的語言和習俗了解和熟悉的復合型人才。由此,高校烹飪專業開展跨文化獨立自主培養模式的建設可以滿足企業和市場對于人才的發展需要,培養出既具有熟練的烹調工藝和了解國內外語言文化的人才。這也是順應了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不僅引入了西方文化,而且還引導我國的文化向外拓展。在這個過程中中外文化處于不斷的交流和交融的過程中。因此培養出具備跨文化理念、熟悉國外文化和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是當下國家為了順應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在深入教育的理念下烹飪專業的學生通過建設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不僅可以具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烹飪技術,還可以具有多元化和多樣化的創造性思維,對各國飲食理念和文化有著更加深入和準確的認知。因此,就需要對現有的高校烹飪專業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進行深入的培養,構建出跨文化能力自主培養模式,訓練學生高水平跨文化能力。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方法才能引導高校烹飪專業的學生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的前行。

參考文獻:

[1]彭斐.“一帶一路”倡議下面向境外就業的烹飪專業雙語教學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04):148-150.

[2]黃偉.不同層次烹飪專業課程結構分析[J].現代食品,2019(23):31-34.

[3]王艷玲.結合烹飪英語教學淺談跨文化交際下的菜名翻譯[J].福建茶葉,2019,41(11):296-297.

[4]閔二虎,何小龍,楊明.從“失衡”走向“平衡”:高職烹飪專業人才供需矛盾的現狀與對策[J].河北職業教育,2019,3(04):5-7.

[5]夏育成.烹飪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96-97.

[6]楊銘鐸.烹飪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目標、路徑與對策[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9(01):1-7.

[7]黃娟.中職烹飪專業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及研究——以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為例[J].現代食品,2018(15):186-190.

[8]王琪.淺談高職院校烹飪專業跨文化教育的內涵、必要性及途徑[J].黑河學院學報,2018,9(07):118-120.

[9]楊銘鐸.不同層次烹飪專業培養目標分析[J].美食研究,2017,34(01):35-39.

[10]閆學春.基于“工學結合”的中職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9):76.

[11]吳春容,豐雪,彭柳.語用翻譯視角下自貢鹽幫菜的跨文化傳播[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0(03):89-98.

[12]王娜.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研究[D].河南大學,2013.

[13]卜雪梅.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以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為例[J].四川烹飪高等??茖W校學報,2009(05):56-59.

作者簡介:

王琪(1982.11-)男,漢族,浙江杭州人,黨員,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酒店管理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川菜發展研究中心科研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川菜企業海外經營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CC18G21.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系 ? 浙江 杭州 ?310000)

猜你喜歡
跨文化能力
高校英語教師跨文化能力的調查研究
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與思辨能力培養探究
淺談高職德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
《商英國標》指導下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路徑探析
理工院校通識課程與學生跨文化競爭力培養探析
跨文化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培養”
跨文化能力過程式模式研究
從國際漢語教師的跨文化能力論中華文化走出去
高校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