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如何預防肝硬化

2020-03-11 13:16李雪源
北京廣播電視報 2020年9期
關鍵詞:封口黃曲霉膽道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平面報道節目【每周四21:18首播】

健康的肝臟和硬化的肝臟在重量上的差別很明顯,硬化的肝臟要加重近一倍。人為何會出現肝硬化的情況?我們該如何預防?請關注本期內容。

大家都在市場上買過動物的肝臟,而人體的肝臟在質地上與這些肝臟類似,表面上看起來光滑紅潤,摸起來和人的嘴唇的感覺有點相似。而如果是硬化患者的肝臟,會在受到損傷之后形成一些結節,這些結節顏色深、質地硬,使得整個肝臟摸起來就像是摸在石頭上一樣。健康的肝臟和硬化的肝臟在重量上差別也很明顯,硬化的肝臟要加重近一倍。那么,人為何會出現肝硬化的情況?而我們又該如何去預防?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邀請到北京友誼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朱志軍,為大家介紹自測肝硬化風險以及如何預防等相關內容。

肝硬化晚期無藥可治

朱主任介紹,在正常情況下,當人體的膽道通暢時,分泌的膽汁在人未進食時會儲存在膽囊里。而在進食之后,膽囊會正常收縮,膽汁就會進入小腸,幫助消化脂肪、吸收脂溶性維生素。但是,當膽道發生疾病后,膽道通路就會被堵塞,出現膽汁排泄不暢的情況,這不僅會把肝臟“憋大”,還會導致肝臟炎性損傷,使肝細胞變性,肝的修復過程還會形成瘢痕,最終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朱主任指出,正常人體的肝臟色澤紅潤,質地柔軟如嘴唇,重約200g;而硬化的肝臟顏色深,質地堅硬如腦門,表面很多結節,重約400g。而且,一旦肝硬化發展到了晚期,就目前的醫學而言是無藥可治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肝移植。

朱主任介紹,現在捐肝都是通過腔鏡獲取,并不會在身上留下很大的刀疤。而且,人體的肝臟再生能力非常強,捐肝者的肝功能不會受影響,一般一個月后肝臟就能長到原來的70%,三個月左右就能長到跟原來的肝差不多大小了。

節目現場,朱主任用一段4毫米粗的真實血管標本重現了肝移植血管縫合手術的情況。最終的結果顯示,傷口縫合針非常細小,吻合線比頭發絲還細,細到肉眼可能看不見,甚至需要戴上5倍的手術放大鏡才可以看清。但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非常容易出血,手術過程中會用兩個止血夾分別夾住兩端血管,再進行縫合。一般情況下,人體正常粗細的血管需要縫合9到12針,才能保證血管不漏血。

肝硬化身體預警信號

朱主任指出,其實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肝硬化都會嚴重影響健康,甚至可能發展成肝衰竭或肝癌。尤其對于華人來說,肝硬化更容易變成肝癌。數據顯示,約80%的肝癌都是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而有近1/3的肝硬化將發展為肝癌。但與此同時,專家也指出,從肝硬化到肝癌一般僅需7年時間,但如果能注意生活細節,及時發現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就能有效延緩或者避免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發生。

肝硬化的預警信號之一是脂肪瀉,即糞便顏色淺、有油脂,這就可能預示肝硬化。這是因為,人體對脂肪的吸收依賴于膽汁。因此,當膽道發生疾病,膽汁下不來,吃進去的油脂無法消化吸收,就會直接通過腸道排出,形成脂肪瀉。

而容易導致膽道梗阻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成人肝膽管結石、膽囊結石。如果結石造成機械性梗阻,就可導致膽道炎癥;加上膽汁本身的化學腐蝕作用,會造成肝細胞損傷,修復形成肝硬化假小葉,最后導致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合理攝入蛋白質預防肝硬化

朱主任指出,人體的膽囊中膽汁在早晨濃度最高,如果不吃早餐,膽汁不能排出,就易造成膽汁溶質過飽和析出,形成膽結石,增加肝硬化風險,而吃對早餐則有助于輔助預防肝硬化。吃早餐本身就能促進膽囊收縮,如果早餐中含有適量脂肪,如煎雞蛋等,則更有利于膽汁排出。

但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注意,蛋白質攝入不足和營養過剩一樣,都會損傷肝臟,增加肝硬化、肝癌風險。專家表示,發生肝病的人,到一定程度后會表現出蛋白攝入不足、消化功能減退等癥狀。所以,蛋白質攝入一定要足夠,尤其是減肥群體千萬不要盲目只吃素。

專家建議,一般情況下,人每天蛋白攝入量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計算:攝入量(g)=體重(kg)x1.2,且來源要均衡,以動物蛋白:植物蛋白=2:1為宜。

以50kg的女性為例,每天需要攝入60g蛋白質,其一日三餐可以參考以下食譜:早餐為200g牛奶(6g蛋白質)、50g雞蛋(7g蛋白質)、25g堅果(10g蛋白質);午餐為一掌心大小的牛肉(14g蛋白質)、20g黃豆(7g蛋白質);晚餐為一掌心大小的雞肉(12g蛋白質)、15g腐竹(6g蛋白質)。

科學儲存調料避免生毒

專家提醒,生活中廚房最常用的調料儲存不當,可能滋生黃曲霉菌,產生黃曲霉毒素,變成“毒調料”。有研究表明,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鉀強10倍,堪稱“極毒”,1mg黃曲霉毒素就能污染1公斤的食物。特別是黃曲霉毒素作為一級致癌物,可以導致嚴重的肝壞死,也是肝癌的重大致病因素。

專家指出,調料滋生黃曲霉菌主要與高溫高濕有關,在24℃至32℃的室溫條件下,很適合黃曲霉菌生長,再加上房間濕度如果比較大,就更容易導致黃曲霉毒素的產生。因此,為了防止調料變“毒”,做好密封工作、避免高濕很重要。常見的密封方式有:普通罐子、密封罐子、封口夾、熱壓封口器,哪種方式密封效果更好呢?節目中現場進行了試驗。

首先測得室內濕度為21.5%,再把濕度計放進普通罐子,并放在加濕器旁邊,打開加濕器,10分鐘后室內濕度達到50%左右,記錄此時濕度計的讀數為27.5%。隨后開窗恢復原來的濕度,再用相同的方法分別檢測密封罐子、封口夾、熱壓封口器的密封效果,得到的讀數依次為:25%、28.3%、24.3%??梢?,四種方式的密封效果為:熱壓封口器>密封罐子>普通罐子>封口夾,熱壓封口器更有利于保持調料干燥,避免黃曲霉毒素的產生,輔助預防肝硬化。

李雪源據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節目整理

猜你喜歡
封口黃曲霉膽道
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膽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膽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
我國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及檢測方法研究
膽道癌如何早發現
莫將小兒膽道閉鎖當作黃疸
菌絲發菌差咋回事
可以封口的紙杯
遠離黃曲霉毒素污染
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咬文嚼字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致膽道損傷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