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工程的現代技術與質量控制

2020-03-17 09:37鄧姝妮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58期
關鍵詞:現代技術質量控制

【摘 要】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紡織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逐漸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轉變。在紡織行業的應用成果不斷落地。本文首先探討了紡織工程的現代技術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加強措施,希望能為紡織工程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紡織工程;現代技術;質量控制

一、引言

在整個紡織工程的發展過程中,紡織技術在工業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紡織工程技術可以追溯到農業文明時期,不同時期的紡織技術促進了紡織領域的生產進步,使其越來越適應當時的社會發展形勢。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紡織工程技術與質量控制卻沒有相互趕超,處于更加尷尬的狀態。特別是紡織行業的技術儲備還遠遠不夠,迫切需要該行業進行技術創新,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紡織工程的現代技術問題

首先,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和組織缺乏基本原則,過于依賴技術的引進。據調查,一些企業負責人盲目模仿或完全引進技術,沒有任何改變。技術引進后,不去學習、吸收和改進,而是依靠巨大的國內市場來獲取巨大的利潤,這對中國紡織工程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其次,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國內紡織行業形勢十分嚴峻,勞動環境和勞動力嚴重制約了紡織行業的發展。因為大多數的中國紡織工程行業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大開發導致西部地區勞務輸出大幅下滑,許多國內紡織企業缺乏勞動力和熟練工人。此外,也有一些企業由于應用技術不達標,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在節能的背景下。

三、紡織工程離不開現代技術的支持

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我們使用的床單、被子、衣服等都離不開紡織工程。即使中國有很多種類的勞動力,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也難以滿足需求。隨著大都市文化娛樂設施的興起,人們對紡織裝飾品和消耗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此外,紡織科技行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與我國的航天工業、水利工程、礦業等行業息息相關。沒有現代技術的幫助和支持,純人工紡織操作無法滿足這樣高強度、高精度的遮蔽要求。因此,紡織工程的發展離不開現代技術的支持。只有充分結合科學技術的力量,才能不斷增加紡織產量,降低就業成本,提高工業效率。

四、紡織工程現代技術的強化措施

4.1、加強紡織行業基礎科學的研究

因此,應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紡織工程基礎科學上取得突破,加強材料功能性能優化設計,在紡織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可再生纖維和高性能纖維的科學研究。此外,加強紡織工程機械設備的力學性能、振動分析和可靠性研究,重視基礎理論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通過跨學科研究為紡織工業創新提供科技支撐。

4.2、提高相關企業的組織創新能力

紡織工程行業龍頭企業應率先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科研投入,經濟實力較強的紡織企業的研發資金應占企業收入的一定比例。政府部門也應該支持和鼓勵大型企業的研發,并給予足夠的政策優惠。支持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支撐項目和省部級以上技術中心建設。一旦取得技術突破,應盡快將理論應用于實驗室之外,幫助紡織工程行業實施現代技術。此外,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盡快將理論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

4.3、優化纖維紡紗技術的應用

紡紗工藝是紡織工程的重要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說,紡紗工藝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著紡織工程的水平。目前我國亞麻紡織行業存在著用水量大、高能耗設備和工藝銜接差等不良現象,因此在工藝優化過程中,應從低能耗、高效率、質量提升等方面入手。據調查,一些加工步驟往往需要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低,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生產成本無法控制。面對上述情況,注重環保和效率對紡紗工藝的改造十分重要。因此,紡織企業應在生產線上引進成套自動化設備,減少紡紗過程的操作時間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降低單位能耗。

五、紡織工程與現代技術嫁接的幾點建議

5.1、人才引進

現在,不難發現很多985211高校沒有開設紡織工程課程。紡織工程課程大多開設在大?;蛑袑W校,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這也是中國紡織行業在過去20年沒有重大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作者認為,人才是推動技術發展的生命力。如果沒有人才作為紡織工程的支撐,就很難形成創新力量,也就無法將現代技術合理融入紡織工程。隨著公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服裝和各種日用品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紡織工程行業需要不斷創新產品,替換材料,節約生產成本,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此外,一些高科技產業也需要紡織工程的支持。如果生產水平保持在原來的水平,紡織工程的影響就無法擴大。雖然很多高校的設計類人才數量有所增加,但基礎材料分析、結構分析、力學分析類人才卻在減少,這與紡織行業工資待遇不均衡、工作環境不理想直接相關。因此,筆者認為應改變紡織工程的以下激勵策略,吸引各類綜合型人才加入紡織行業,為企業在工程創新方面爭取更多的利益。

5.2、創新意識不強

中國有較強的學習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的意識。如果國外有先進的生產經驗和生產機械,那么中國將積極引進。然而,國內一些機械的創新意識和實施的具體步驟并不強,大部分機械是通過購買獲得的。目前,我國紡織行業處于非常良好的發展狀態,有足夠的資金開展科技創新和實驗條件,但目前,我國紡織企業對這方面的認識還不強。這使得紡織工程與科學技術的融合變得困難。很多時候,我們接觸到的知識和內容都是比較淺層的,我們沒有學習過核心的東西。國內對這種細節技術的研究還不到位,導致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一直難以有更大的突破。目前,我國也設立了與紡織工程相關的材料研究和機械研究專業,但人才收獲仍相對較少。

結束語:

紡織工程行業類似于建筑和園林時尚設計。完美的紡織品必須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紡織工程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需要大力支持和鼓勵其與技術的嫁接和融合。筆者認為,一旦將紡織工程與現代高科技技術完美嫁接,就會給紡織行業帶來無限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春模,王曙東,張林龍.基于職業特性的現代紡織技術專業分層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4):46-49.

[2]張大省,王遵元.吸濕排汗功能性聚酯纖維的結構設計與產品開發[J].紡織導報,2018,No.894(05):55-59.

作者簡介:

鄧姝妮,遼寧省遼陽市,本科在讀,就讀于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學號:0714418017,研究方向:紡織工程。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遼寧丹東)

猜你喜歡
現代技術質量控制
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教育的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運用現代技術的思考
定格動畫中現代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論現代信息技術資源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