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板式高層住宅戶型的可變性設計要點

2020-03-18 04:42楊艷麗
建材與裝飾 2020年6期
關鍵詞:小戶型戶型高層住宅

楊艷麗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貴陽 550081)

0 引言

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對高層建筑工程建設使用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發展趨勢,這就增加了戶型空間合理性設計的難度。為此,相關建設者應以板式高層住宅戶型設計為例,通過分析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與建設要求,并在實際設計過程遵循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的規范標準來提高可變性設計控制效果。如,隔斷設計,成功利用了屏風等特色家居,不僅提升了移動的便捷性,還對家居空間起到美化與裝飾作用。從設計角度來看,不僅實現了空間界定的模糊處理,還實現了隔而不斷的戶型設計效果。故而,可變性設計人員應結合高層住宅工程的建設情況,來對原有不合理戶型進行調整,進而提升住宅用戶居住的舒適度與靈活性。

1 工程概況

貴州地區某高層住宅小區興建于2015年,為滿足住房需求,多以小戶型為主。建筑面積設置為:38m2、59m2和88m2。其中地上結構層數為31層,地下結構為2層,是具有典型特點的高層板式住宅。然而,開發商為容納更多用戶,將多數住宅戶型設計為中小戶型,這就導致住戶實際入住后的舒適度體驗不佳。如38m2的戶型,無法滿足當前1+2+4的家庭結構需求。59m2戶型,無法著手空間功能分配等設計控制。88m2戶型,雖建筑面積較大,但現有空間功能分配缺乏合理性??傮w來說,就是空間功能布局分配缺乏合理性,使得住戶無法對功能空間進行重新分配,進而提高居住舒適度。為此,工程建設者應加大可變性設計方法的研究力度,以為優化內部空間提供環境條件,進而提升高層住戶的使用體驗。

2 住宅戶型的可變性設計策略

2.1 支撐體與填充體的協調設計

板式高層住宅的填充體設計,應將提升住宅戶型可變性作為目標,即在實際設計過程,通過控制支撐體與填充體的設計來強化協調效果。首先,戶型設計過程,應盡可能保證模數協調性。具體的模數控制過程,就是在選定尺寸單位的情況下,使各部門對尺寸進行協調。這里的建模模數協調是保證住宅空間中所有構配件安裝的一致性,也是互換性目標達成的重要前提條件。故而,板式高層住宅戶型可變性的設計,應遵循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的規范標準來進行質量與可靠性控制[1]。

其次,設計人員應盡可能為填充體構建合理化控制,即將住宅設計所需的部件,在工程加工制作成半成品。而后,再直接運用現場的裝配控制。

最后,上述可變性特點能夠作用于后期的更新與維護,具有拆裝便捷特點。具體設計體現為整體式廚房、整體式衛生間的設計控制。由此,不僅提高了結構的緊湊性,還節省了空間且不會對支撐體造成破壞影響[2]。

2.2 填充體設計控制

2.2.1 空間包容性控制

板式高層住宅設計可通過填充體來劃分空間,并采用多種設計手段來提升空間包容性,進而進一步強化住宅戶型整體的可變性效果。實際設計過程,應將隔斷設計作為重點控制對象。此設計在現代家居空間設計工作中應用較為廣泛,特別是板式高層住宅的小戶型結構,能夠獲得很大改善,即可對面積問題帶來的空間設計限制進行控制解決。如,屏風等特色家居,不僅能夠便于移動,還可對家居空間起到美化與裝飾作用。此外,靈活的家居還有書架、矮柜、鞋柜以及吧臺等家具。上述設計理念的運用,不僅實現了空間界定的模糊處理,還實現了隔而不斷的戶型設計效果。與此同時,還優化了室內裝飾。除了較為靈活的隔斷方式,還可采用推拉門、不到頂柜子、半固定隔斷、墻體以及玻璃等固定隔斷,來提高裝修材料設計使用的多樣性。值得注意的是,裝修材料與先進設計手段的運用,能夠在簡化空間結構過程中提升不同功能空間的私密性,進而從綜合角度來達到空間整體的使用價值[3]。

2.2.2 模糊空間設置

在設計高層住宅戶型的過程中,模糊空間設置,就是通過功能交接區來完成更為自然的轉換。從作用原理角度來看,是一種無法對空間進行明確定義的設計概念。從實踐角度分析,最常采用的一種模糊空間設置方式,是在臥室與起居室等功能空間,采用易于拆除、移動的分隔體來強化維護效果。對于模糊空間的設計,應保證面積方便、適中、靈活以及方便的前提下達到預期。如,采用半間房的模糊空間手法為例,需在與主功能區相鄰的位置進行設置,即利用隔墻分隔出一個6m2的小房間,以將其歸類為主功能區域的一部分,如衣帽間、嬰兒房等。又或者,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功能空間,如書房與畫室等。

2.2.3 復合式廚房設計

在對住宅戶型進行設計過程,需將廚房作為重要功能區域,設計人員應切實考量不同家庭對廚房使用功能的差異性需求,來提升廚房布置的個性化色彩。此外,由于廚房中布置有眾多設備,且管道井多為固定,因此,使得廚房內部設備的結構位置無法進行變動。為此,設計人員應將其設計成復合式廚房。換句話說,就是細化廚房功能區域,如備餐區、烹飪區、就餐區以及家務區等,以提高區域位置布置的合理性。如此,設計就可實現潔污分離、功能實用以及流線合理等布置目標。此過程,設計人員應根據套型面積與家庭生活習慣的差異,將廚房設計為封閉式、半封閉式以開放式處理,以提高廚房空間設計的可變性效果。

2.2.4 雙衛生間設計

在對板式高層住宅結構進行設計控制過程,還可采用雙衛生間設計。但其作為一種常用的戶型布置方式,無法在小戶型板式住宅中進行設置。就是因為,此設計方法無法在衛生間布置更多地的設備,或是大尺寸的設備,降低了住戶對雙衛生間功能使用的預期效果。為此,設計人員應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并在交付住宅后根據住戶的實際需求,對雙衛進行分割處理與合并使用,進而使單衛生間與雙衛生間進行靈活轉換。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設計即為可變性設計方式。設計控制要點為,充分考量設備與管道的安裝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接口與空間的預留操作,如圖1所示,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雙衛生間設計示意圖。

圖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雙衛生間設計

由此可以看出,板式高層住宅戶型的可變性設計,應將控制工作開展目標集中在滿足當前行業發展背景下住戶對住宅戶型與功能的多樣化需求。為此,設計人員應通過細致化的分析,將住宅空間形態作為基礎,以將填充體結構進行空間變化的重新設置,進而滿足住宅用戶對區域功能的個性化分配需求。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板式高層住宅的小戶型設計局限,可變性設計人員應對支撐體與填充體進行協調設計,即盡可能保證模數協調性,來強化設計控制效果。而填充體的設計控制,則應通過空間包容性控制、模糊空間設置、復合式廚房設計以及雙衛生間設計控制,來達到預期的工程建設目標。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將最具效用的可變性設計技術作用于板式高層住宅工程的建設使用,進而推動所處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故而,相關建設者應將上述分析內容與科研結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建設要求與規范標準的高層建筑,以強化高層小戶型住宅建筑物設計控制的質量與可靠性。

猜你喜歡
小戶型戶型高層住宅
長城腳下坐望山——C1戶型&D3戶型
一起高層住宅火災的調查及其啟示
僑城一號A&E戶型
超高層住宅的給排水設計研究
青年小戶型住宅室內設計思考
格局已變!最新數據揭示,廣州樓市七成多戶型超100m2!
高層住宅立面設計與細節
小戶型室內設計中低調奢華的空間氛圍營造
小戶型居室家具設計的策略研究
老年住宅戶型設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