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一而點 無由始終
——記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一代傳人釋德揚法師

2020-03-25 01:26傅昌堯
少林與太極 2020年11期
關鍵詞:少林寺少林法師

文/傅昌堯

初心

公元1967年,河南太康的一個普通軍人家庭,一嬰兒呱呱墜地。每一個來到人世間的嬰兒,第一個“入世”儀式,當然是接受性別檢視;父親史俊嶺掃了一眼后,眉頭微微一皺:又是個男孩……要知道,這孩子可是他們史家出生的這一輩的第五個男孩。雖然軍人史俊嶺的眉宇間透露出不無遺憾的表情,但稍縱即逝,很快內心又不免沾沾自喜:這是上蒼又特地給他送來的一個“兵”,離戰友們戲稱的組建一個“加強班”相差不遠了。

與千千萬萬個孩子的誕生一樣,這位后來取名“史萬峰”的男孩,看起來普普通通,怎么找也找不出天賦異稟的跡象;他出生的前后,既沒有像那些傳說中的王侯將相誕生時天降白龍、地冒金光,也不見房前屋后樹木披彩、鳥獸失聲,他史萬峰落地的哭聲甚至還不如前面四個哥哥出生時哭得響亮。不過,自然界雖沒有什么異象,但其時社會上正經歷的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呈現在他混沌初開的眼前?,F在想來,那場持續十多年的浩劫,不僅給千千萬萬個家庭造成難以彌補的精神沖擊和無法痊愈的創痛,也讓史萬峰這樣根正苗紅的軍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幼小的心靈蒙上厚厚的陰霾,這陰霾一直揮之不去,以至影響了他的人生抉擇……

按照史家正常的門第軌跡和傳承,史萬峰到了成年,一定是和自己的父母、叔叔嬸嬸、四個哥哥一樣,穿上戎裝,跨入軍營,成為一名當時無上光榮的人民解放軍軍人。然而,就在史萬峰初中即將畢業,快要到參軍年齡時,他卻做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去做和尚,而且是去少林寺出家當和尚。父母及哥哥們聞聽此言,以為耳朵聽錯了,說你是不是講胡話。但是,史萬峰以與其年紀不相符的堅定語氣和沉著口吻說:“沒錯,我要去少林寺出家當和尚!”

??!少林

史家上上下下都沒料到,平??此瞥聊蜒缘氖啡f峰的心意竟是無法扭轉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一個剛剛十五歲的孩子,不惜在親人驚愕、莫名的眼光中去當和尚,而不愿去當更具誘惑、更能光宗耀祖的軍人呢?難道又是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男孩子一樣,被那部功夫電影給“蠱惑”了?

三十七年后的今天,當筆者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惑而在少林寺與史萬峰(釋德揚)促膝交談時,他反而問我:“當兵的宗旨是什么?”

“保家衛國??!”我脫口而出。

“可當年,我的父親,一名忠心耿耿的解放軍軍官,作為我們這一大家之主,卻被社會上的那些人以各種莫名其妙的借口和莫須有的罪名抓去,不停地批斗、游街、辱罵、毆打,而我們家除了我父親,還有一屋子的軍人,卻束手無策;他們雖穿著軍裝,卻只能和我一樣,無奈地看著我父親被人折磨……”說到這里,德揚法師竟雙目潮濕。

面對這樣一位弟子滿天下的少林寺和尚,名揚海內外的高僧,談及過去卻眼含淚水,我似乎明白,那段經歷給他的人生抉擇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釋德揚法師幼年生活的村莊位于廣闊的豫東平原上,夜里,月亮和星光比煤油豬油燈更亮,鄰居老人能講古,擅西游、水滸。在沒有電視的年代,從老人精彩的敘述里,取經的故事,和故事中四位著名的和尚的形象,占據了他的精神世界,在星光月輝下,史萬峰和小伙伴們不知聽了多少遍,很多時候,種子就在不經意間被播下,若遇福田,便植慧根,緣分好像就是這樣。社會風氣稍微好轉之時,從外出經營歸來的同生產隊婦人口中第一次聽到了少林寺,在見多識廣的婦人的講述中,這孩童聽出了婦人對這座寺院的無比崇敬,那一定是一個了不得的地方,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當然,那時候還沒有這樣的詞兒,在小孩子的心念里,應該是神秘、莊嚴和遙遠。

初登圣域寶殿

史萬峰是一個有文化的少年。他讀書雖然初中還未畢業,但卻從課本之外的生活里了解世界,參悟人生,追逐夢想。他特別向往《西游記》里的大唐高僧師徒們行腳天涯,云游四方,取經成佛的經歷,他崇拜《水滸傳》里的“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俠肝義膽,當然,他也更想追隨經常在夢中出現的少林寺里的一眾武僧,用真正的功夫保家衛國,尤其是捍衛自己的親人,不容外人任意欺凌。在父親挨批斗的年月,他,和這與少林有關的夢,一起被姥姥抻開衣襟揣在溫暖的懷里……

鬧心

在常人看來,十五歲的史萬峰決意投奔少林,起初當然是和絕大多數少年一樣,仰慕少林功夫,渴望學成之后,或光宗耀祖,或行俠仗義、除暴安良,至少是不被別人欺負。史萬峰夢中不止一次出現這樣的場景:當父母被戴上高帽,拉到大街上游行示眾,當不斷有戴著紅袖標的人用皮帶、棍棒毆打他們時,家里盡管有五六位軍人,卻只能遠遠地無奈含淚旁觀,他史萬峰突然沖進圍觀人群,揮舞著各類冷兵器,殺翻施暴者,解救父母,并帶著他們遁跡山野,過著亦仙亦俠的世外生活……毫無疑問,類似這種幻想式的夢境,我們每一個少年男兒都有過。而循著這一夢想并付諸實踐時,又有多少人能初心不改,一以貫之呢?而他,卻一心只想著當和尚。

初現出家相

釋德揚父親戎裝照

滿門戎裝的堂堂軍人家庭,怎么能接受一個兒子要遁入空門?在當時,在小地方,莫說是軍人干部家庭,就算是普通百姓家,這種事情無異于離經叛道,要被鄉鄰嚼舌頭根子的。

父母家人苦口婆心,百般阻攔。史萬峰心意已決,奮力抗爭。

互相角力的結果是:史萬峰偷逃而去……

釋德揚的爸爸

釋德揚的媽媽

那天早晨,史萬峰母親起床后燒早飯,經過史萬峰的屋子,下意識地瞄了一眼兒子的床鋪,發現床上無人,再一看,被窩上好像有張紙條。母親心里咯噔一下子,連忙走進前,拿起紙條一看,上面是史萬峰寫的留言,大概內容是:兒萬峰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暫時不能盡孝,請原諒云云……母親發現,史萬峰還悄悄把家里的水缸挑滿了水,灶屋里也添了一些煤球。這讓母親是既生氣又心疼,這老五兒雖然一時糊涂死乞白賴要去練武當和尚,但小小年紀,也知道了安撫父母家人。

釋德揚和爸爸媽媽

何福生老師說:“什么這手那手的,只有快速出手才能克敵制勝、占上風?!?/p>

因為史萬峰曾經和小伙伴兒說過,如果少林寺不收他,他就去五臺山,只要是能當和尚的寺院,他就一家一家去拜訪,直到成功為止。父母家人一思忖,少林寺是離得最近的寺院,也是史萬峰最心儀的地方,于是父母便令老大、老二去少林寺尋找。

史萬峰走進莽莽嵩山,來到千年古寺少林時,那種興奮和滿眼的新奇,時至今日,依然讓他覺得恍若眼前。然而,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還是外鄉人,冒冒失失地就想進少林寺削發為僧,哪兒那么容易?史萬峰連少林寺的山門都進不去,他一屁股坐在青石臺階上,一籌莫展。

歲月如歌:釋德揚父親(左)與釋德揚的三叔在一起回憶當年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其時,少林寺漫山遍野都是人,而且像他一樣的少年特別多。一個個滿身塵土,滿臉興奮,各種口音嘈雜喧囂。有的面黃肌瘦,疲憊不堪;有的神采飛揚,談笑風生。而大多數像史萬峰這樣的,似沒頭蒼蠅一樣,在寺院內外東逛西走,連找誰、怎么拜師當和尚的頭緒也沒有。一到晚上,大樹下、山坡上、寺院的臺階上,到處躺滿了人,有睡到半夜突然號啕大哭,把人們驚得猶如草叢中的兔子,莫名其妙地亂躥。白天,假如看見一位身著袈裟的僧人走來,大家便一窩蜂圍上去,七嘴八舌地提出一些現在想來十分可笑的問題與請求。

一路風餐露宿、獨自而來的史萬峰,不僅饑腸轆轆,連一個商議的伙伴兒也沒有,和陌生人套近乎,要么有的比他還“慘”,要么警惕地躲開。然而,從小倔強且沉默寡言的史萬峰,決定自己尋找機會。一天,他通過觀察,發現了一個經常給少林寺送菜的山民,他尾隨其后,來到沒人的地方,拽著山民的衣服,說:“大爺,我來是想當和尚的,你能不能幫我跟寺里的師父說說情?”說著就給對方下跪。

山民拽起史萬峰,上下一打量,便知道是瞞著家人偷偷跑出來的,便苦笑道:“你們這些毛頭孩子,真是不給家里父母省心,天下哪有這么簡單是事情?如果都像你們這樣,少林寺那還叫少林寺嗎?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不要讓父母擔心……你看少林寺這樣子,能收下你嗎?要是都收下,還不把少林寺給擠崩塌了?”看史萬峰一臉堅毅的神情,山民接著說:“要真想來少林寺學武藝當和尚,必須有材料才行?!?/p>

史萬峰連忙問:“啥材料?”

釋德揚父親100歲時穿上當年的軍裝依然雄風不減

釋德揚眾兄弟一起和爸爸媽媽合影

山民說:“要有家長的保證書,還要在你們老家的派出所開證明啥的,反正像你這樣啥都沒帶,就憑一張嘴,呵呵,連寺院門都進不了!”

史萬峰聞聽傻眼了,心說,來少林寺本來就是偷跑而來,還能指望父母替他寫擔保書?還讓父母去派出所幫他開證明?怎么可能?!

就在史萬峰一籌莫展之際,更絕望的事情發生了:那天,他隨著烏泱泱的人群,在少溪河邊踟躕徘徊,突然,兩雙大手從后面揪住了他的脖領子,扭頭一看,是自己的大哥二哥!他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幾乎是象征性地兩腳踢騰踢騰,嘴里吼叫幾聲,便乖乖地投降了……

癡心

回到家里,史萬峰雖然沒有再提去做和尚,但卻一下子像換了一個人,不出門,不說話,不干活兒,甚至一度不肯吃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小萬峰在跟他們“鬧”。起初,父母家人還每天盯著他,恩威并施地對他進行教育,后來見他油鹽不進、木呆傻愣的樣子,干脆撂下狠話:“萬峰,你想干啥就干啥去吧,我們不管你了,就當沒有你這個兒子,反正我們家六個兒子,也不缺你一個……”

其實,史萬峰心里比誰都清楚,即使家人現在讓他去少林寺,如果還像上一次那樣兩手空空而去,只能是無功而返。他已經打聽過了,沒有手續(即證明、父母擔保書),天下沒有一家寺院、武校會收他為徒。他這樣與父母僵持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決心,并且請父母讓步且幫他圓夢。

差不多半個月后的一天,村子里出了件大事:有人在幾公里外的河渠里發現一具尸體。得知消息的父母、家人第一時間沖進史萬峰的屋子,發現兒子不在,問鄰居、小伙伴兒,都說沒看見他。弟兄幾個嚇得騎上自行車,直奔那個事發現場,發現死者是附近村的一個青年,據說是父母反對他跟一個鄰村姑娘戀愛,因想不開投河自殺……

釋德揚的三位恩師柴宗漢、釋素喜、劉土章尊者

小伙伴們和素云師伯

雖然史家人上上下下松了口氣,但這事也刺激了他們,心想:假如這小萬峰一時想不開,也做下傻事,豈不悔之晚矣!當晚,父母第一次跟史萬峰促膝談心,說,你可以去當和尚,也可以學武功,那畢竟還像一個男子漢,像我們軍人家庭的后代,你千萬不要做傻事……史萬峰大眼睛一眨,眉毛一挑說:“我才不會自殺哩,我的夢想還沒實現哩!”

母親嘆了口氣:“哎——兒大不由娘……”家人商議后,覺得這樣拗下去也不是辦法,決定不如痛痛快快地送史萬峰去少林寺?!敖窈蟮穆吩趺醋?,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用心

在父親的陪同下,帶著父親歷經千辛萬苦開來的所謂證明材料,史萬峰再次來到少林寺,可謂信心滿滿。然而,少林寺的朱門鐵環,依然沒能被他的執著叩開。理由是,十幾歲的小孩,心智不全,剃度修行只怕是一時沖動,并且習武和出家是兩回事。

釋德揚與傳奇英雄何廣位先生

父親一想,也是。小萬峰心心念念的,實際上是出家當和尚,對于他來說,將來究竟是怎樣的生活,他根本沒有概念。于是,父親對史萬峰說:“咱先學武,把功夫練到家了,人家寺院自然而然就會收你?!?/p>

史萬峰雖然心中不免有些遺憾,但能暫時安頓下來,已經很讓他高興了。

那些年,少林寺周邊的武術學校,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一如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房地產般熱鬧,登封縣,嵩山下,圈地,插旗,招收學員,各類武校遍地開花。父親帶著史萬峰經過打聽、挑選,最后落腳一家口碑不錯的武校。管事的叫王長青,登封本地人,他很快就喜歡上了史萬峰。

史萬峰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地練武,一閑下來,他便悄悄去少林寺,想盡一切辦法去接觸寺院里的僧人,或者向王老師了解寺院里生活狀況,僧人的修煉情況。最讓史萬峰感興趣的是,王老師偶爾會講一些少林寺的傳說以及和尚們的奇聞軼事,特別是得道高僧那些匪夷所思的修煉故事,簡直讓史萬峰癡迷到著魔的地步。

王長青所在的青少年武術館學徒無數,性格、經歷、操行千奇百怪,但是,他還是第一次發現,史萬峰這個精瘦干練的孩子,竟然對和尚如此感興趣。有時被問煩了,王長青就訓斥史萬峰,但史萬峰卻毫不氣餒,一有機會就跟王長青央求。一次,王長青家蓋房子,缺人手,便讓劉和平、史萬峰兩個學生幫忙干雜活兒。這一去就是兩個多月,搬磚頭、撿石頭、抬水泥、拎泥桶,經常累到走路腿打戰。武校里人多事雜,史萬峰雖然年紀很小,但一有空,便小大人一樣幫助王老師料理雜務。慢慢地,王長青喜歡上了史萬峰。一天,王長青把史萬峰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萬峰,你好好練,畢業了我幫你在這里找個工作;整個嵩山、登封地區很快將成為熱門的旅游勝地,機會肯定多,前途廣闊。萬不得已還可以在我這里當個教練,幫我管理武校也行。今后在這里找個媳婦,成家立業……”

少林寺四大長老和侍者

很早就得到了,對于少林武術專業人士,這個動作你懂得

農禪并重依然是少林家風

史萬峰卻說:“我來這里,學武練功不是最終目的,我歸根結底是要做和尚,王老師,您要是真想幫我,就幫我進少林寺,我要當和尚!”

王長青盯著史萬峰的眼睛足足看了十秒鐘,回想這孩子一年多來的一言一行和他此時說話的口氣與冷靜的眼神,他深深地嘆了口氣,拍了拍史萬峰的肩膀,說:“看來,沒有什么能把你拒之佛門之外了,我再努努力,跟寺院里的師父們好好說說,還是早早成全你吧……”

于是,在王長青的幫助下,十五歲的史萬峰,再次義無反顧地奔向森嚴神秘的少林寺,去完成他從“史萬峰”到“釋德揚”的人生涅槃。

佛心

初入少林寺,史萬峰只是做個小沙彌,聽說,至少得三年之后,才能正式剃度出家成和尚。

然而,更與他當初波濤翻滾的內心激情與期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禪宗祖庭的佛門古剎,少林寺的清規戒律或者說規矩,是既平靜又刻板。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做早課,六點吃早飯,七點到八點是自己的時間,然后大家就各司其職了,巡邏的巡邏,守殿堂的守殿堂。

好在史萬峰所渴求的“出家少林”目的已經達到,生活的刻板與平靜已經無所謂了。

既然已經是少林寺的人了,少林功夫又近在眼前,那就練吧!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簡單。

少林二老和侍者

改革開放后第一批武僧班學員

教誨每在生活中

授受之暇

素喜師父手把手,一招一式必認真

釋德揚主持恩師八十大壽慶典

先前,史萬峰僅僅用一個半小時,就從電影《少林寺》中,可謂眼睛一眨不眨地目送覺遠從鄉野毛孩變成武林英雄,盡管他來少林寺之前,父母哥嫂都說:“你不要看別人吃豆腐感覺自己牙齒快,那是電影,電影電影,無蹤無影,那是假的……”同時村里一位擅長講古的老人也告誡他,練到像電影里那些和尚的功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吃苦頭的……這些話,史萬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他也不是沒有“底線”,他的“底線”就是用一褲兜炒黃豆纏著那位同村老人追問:“你不要跟我講別的,我就問你:少林寺里的和尚到底有沒有真功夫,我能不能學會?”那位老人告訴他,少林寺里的武僧不僅有功夫,有的功夫還超過了電影里的那些和尚!

史萬峰要的就是這句話。

然而,進寺的第一個月,就讓史萬峰胸中的萬丈激情,遭遇兜頭一瓢冷水。除了每天跑跑步、爬爬山,其余時間要么跟著其他人念經、打坐,要么就是干一些掃地、搬煤球、幫齋房打雜的事情。他想,這樣下去,要猴年馬月才能學得真功夫?于是,他悄悄問一位教他念經的師父,是不是來少林寺練武的都這樣,有什么辦法盡快學功夫?師父見他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滿了渴望之情,便對他說,入少林寺,可不是只有學武功,功夫之外的一切佛事,都要一一修煉,我看你,現在還沒有收心歸佛,這樣下去將萬事皆空。我看你還是先拜一位師父,這樣才能系統地修煉,也有人監督指導,少走彎路。

于是,史萬峰再次找到王長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老師一想也是,半大的孩子,沒有師父悉心教誨,容易懈怠。說:“寺內的素喜禪師德高望重,且喜歡像你這樣有些文化的新人,我去引薦引薦,也相信你能承接衣缽,成為他的傳人。

創辦武僧后備隊,至今教課仍快樂。

素喜禪師是少林寺第三十代傳人,因經年累月為寺院操勞過度,身體每況愈下,他也一直在物色年輕僧侶,想盡快把少林禪宗家風傳承下去。當虎頭虎腦、兩眼熠熠生輝的史萬峰來到眼前時,禪師心頭一亮,毅然決定收為弟子,賜法名“釋德揚”。

修心

無論他名字叫“史萬峰”或“釋德揚”,無論他的心智有別常人還是因家世而早熟,但歸根結底他還是一個少年,是個孩子,是孩子就有與生俱來的天性。

吳彬老師的心態一如當年

釋德揚和爸爸接受法國電視二臺專訪

1995年的少林寺和武僧后備隊

寺里生活清苦枯燥是不言而喻的,處處受到清規戒律的約束也是情理中事。在武校,他可以有許多的自由空間,假日還能去逛逛街,甚至還可以三五個小伙伴兒一起去玩游戲,去錄像廳看香港武打電影??稍谒聝?,昨天、今天、明天日子是一樣的,而且還不知何時是頭。練武功的環節,本來是最讓他期待的,可小德揚萬萬沒想到,練武也是沒完沒了刻板的模式:壓腿、蹲馬步、下腰、沖拳……每天就是重復這些動作,而且不斷加大強度。想象中的十八般武藝,各種令人聞風喪膽的兵器,連個影子都看不見。平時也不許亂說亂動,稍一不慎,還會受到比他年長的師兄的“教訓”。

青燈黃卷,苦日良多。

素喜禪師法像

失落、寂寞和渺茫的未來,突然攫住了釋德揚的心,他會暗暗流淚,甚至在沒人的地方號啕大哭。夜晚,盡管身心疲累,他卻久久難眠,想家,猶如一株慢慢滋生的藤蔓,悄悄地爬上了他的心坎兒。想家里的母親,水缸有沒有被哥嫂們挑滿水;想頭部和腰腿都受過傷的父親,會不會像以前那樣雨天疼痛難忍……而想家和對親人的思念,卻是比身體上的苦累更加折磨人。這些內心情緒的變化與糾結纏磨,很快就反映在德揚的日常修煉過程中,而這些微妙的變化,當然逃不過師父的眼睛。

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上,每當我哼起印度尼西亞民歌《鴿子》,就會想起舒曼,想起了我們在學校燒大茶爐的生活,想起西天大海灘一樣的火燒云。想起舒曼離開我們的那個黃昏。

弟子們都知道,素喜禪師平日里待他們和顏悅色,但練功時,卻極為嚴格,毫不含糊。不管是誰,稍有懈怠,輕則訓斥責罵,重則棍棒交加。

釋德揚與“神拳大龍”——威名遠震的蔡龍云先生在一起

少林活化石“風擺柳”

少林與太極雜志社總編輯趙國華為澳大利亞培訓班學生結業講話

那天,德揚練習站馬樁,由于夜晚沒有睡踏實,白天困倦難忍,在完成動作上不僅不符合要求,而且稍有機會就偷懶?;?。素喜師父看在眼里,不動聲色地走近德揚身邊,突然揚起棍子就打,并且當著其他徒弟的面,將他一頓訓斥……委屈至極的釋德揚一氣之下,發狠地嘀咕道:“我不練了,我要回家……”

旋即,感覺說了過頭話的釋德揚下意識地向素喜法師撲通跪下,向師父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雖然是不知所云地說了一大通,但也覺一吐為快。然后,只是默默跪著,雖低頭無語,卻淚濕僧袍。師父了解了小和尚的心事后,緩緩地顫抖著說:“你知道我當初收你為徒,給你取法名德揚的用意嗎?德揚這個名字我在心里留存已久,就是為了等待那個合適的人……當初,我第一眼看到你,覺得你就是那個人,那個能把少林武術發揚光大,能把禪宗大義傳承下去的人……可你,卻因為吃不下苦,經不住寂寞修行,還竟然……想要逃離少林寺,你……辜負了我的期望,也對不起幫你的人……”稍頃,素喜禪師長舒一口氣說,“你回寢房好好想想吧,明天早晨再來,如果你執意要走,我不攔你,還給你盤纏路費……”

梁以全老師傳授太祖長拳

劉寶山老師傳授七星拳

一夜輾轉反側,釋德揚如夢初醒,天沒亮就來到師父禪房,跪在師父床前:“師父,給我一次悔過的機會吧,我再也不會讓您失望!”

素喜禪師面露微笑:“知錯能悔,中,看來我少林后繼有人了,好、好……”

潛心

打通了心脈,釋德揚的修行與武功便一如嵩山山澗的溪水,一路奔騰,真是像極了那句話:“不負如來不負卿……”

在與德揚法師幾天的接觸中,筆者發現,他的手指異于常人,有些變形。毫無疑問,那是練功的印記。而談起練功,德揚師父立即神采飛揚、滔滔不絕。

釋德揚與陳小旺老師等在一起

出席“王西安杯”開幕式

釋德揚和爸爸媽媽、三叔三嬸在一起

為解眾生縛,行遍天下不知疲

為了練出真功夫,釋德揚經常身穿灌滿沙子的背心,腿綁沙袋,每天早起跑步來到后山腳下,用繩子綁住雙腿,蹦著跳上當年少林初祖達摩面壁十年、修煉成佛的“達摩洞”前,然后再雙手抓地,頭部朝下,順著一千多個臺階從洞頂一步步“爬”下山來。有時,他還身背干糧,來到嵩山深處的一個秘密練功場,自我封閉,一練就是半個月??柿撕瓤谏饺?,餓了啃口干饃,困了就在山洞中打個盹兒。每次下山,雖說瘦得變了形,但他的筋骨卻愈加堅硬,身板兒日益強壯,武功不斷提高。練功中刀來劍去,碰傷失手是常有的事,可他從未因此而影響過練功。有一次他練習站梅花樁,因勞累過度,兩眼一黑,從兩米多高的樁上摔了下來,下巴摔了一個大口子,送到醫院縫了四針才算沒有成為同伴兒們戲稱的“歪嘴和尚”。一年夏天,他和師弟對練劍法,被師弟一劍刺中右臂,鮮血直流,他簡單包扎一下又接著練習,回憶到此,他擼起袈裟袖子,筆者看到其手臂上的傷疤依然十分觸目。

禪心天下圓

太陽月亮金字塔前,勒馬按掌手卷翻

在被稱為“數千年之謎”的巨石陣前

古希臘的神話就這里了,帕特農神廟

吉隆坡地標石油雙塔下

列支敦士登,以小見大不可小覷

厄瓜多爾赤道紀念碑,腳踏南北兩半球

前弓后蹬杖放松

參加日本世界博覽會

釋行武法師成功舉辦“世界聯盟功夫論壇·少林八段錦與國民健康”,邀請嵩山少林寺釋德揚法師及加拿大各界武林高手共聚一堂。

布魯諾的生日禮物——“武”傳天下

吸引力還是心力的比薩斜塔,自古爭論不休

在馬克思出生地:特里爾

談及德揚師父變形的手指,德揚師父的俗家弟子告訴筆者,那是他鐵砂掌功夫的見證之一。他說德揚師父的鐵砂掌功夫當年達到了伸手可洞墻、揮手能斷木的地步。而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劈磚頭、掰石塊啥的,在德揚師父這里,就是雕蟲小技。

幾十年的潛心修煉,釋德揚的功夫已經爐火純青,也奠定了他少林寺第三十一代傳人的地位。

葡萄牙出海紀念碑下的沉思

釋德揚法師獲匈牙利外交部部長頒發的和平友誼獎

蔡龍云先生勉勵釋德揚的題詩

隨著對禪武精神的不斷探索,釋德揚覺得,武功的修煉與傳承固然重要,但是,那只是外在的、體魄上的修行,禪武精神的核心是內外兼修。他認為不僅要向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營養,也要開闊視野,感知大自然的精髓。于是,他一邊練武參禪,一邊廣泛涉獵傳統文化,特別是潛心研習書法,他說落筆黑白之間卻也墨分五色、筆墨變化,在變化中的積淀,是簡單中的深奧。他還學習攝影,用鏡頭捕捉大自然的本真與美,有些作品甚至達到專業水準。

與蘇聯最后的元帥德米特里·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交流

在匈牙利警察總局體驗檢閱三軍儀仗隊的感覺

陪同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總裁宗由貴女士在塔林祭奠素喜禪師

站在了烏拉圭國會議長的桌子上

面對十國大使開講少林文化,玻利維亞外交部部長瓦納庫尼和中國駐玻國大使梁宇在座

英國有很多少林文化愛好者

鑒于釋德揚的武術成就與影響力,1992年8月,他被任命為少林寺武僧隊隊長兼總教練的重任。此時的釋德揚除了向寺院的武僧傳授武藝,他還擔負了對社會上一些慕名前來求教的武術愛好者的指導工作。同時,世界各地慕名來訪的各國政要、友好使團的接待、表演工作,也是釋德揚的使命之一,率武僧隊或弟子在海內外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表演、教學與交流活動。

慧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門打開,外來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交流融合。而中華傳統武術成為世界各地的關注焦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少林功夫成了中華傳統武術的代名詞。面對滿大街的“功夫”和“武術”,作為少林的第三十一代傳人、少林寺禪宗文化的中生代翹楚,釋德揚法師在寺院的支持鼓勵下,他把向全世界推廣少林武術、禪宗文化的重擔扛在了肩上,同時,廣納海內外弟子,盡一己之力,架起了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或者說少林文化通向世界的橋梁。

天長地久福字碑,揭開人生幸福路

所拍照片被制作成多種圖案

九十年代電話磁卡12張中的10張

迄今為止,釋德揚法師先后率團或單獨前往玻利維亞、日本、美國、新加坡、瑞士、加拿大、丹麥、澳大利亞等四十多個國家。海外無數家報刊、電視媒體對德揚法師的宣傳介紹。他把個人出版發行的有關武術教程的書籍、光碟等,無償贈予海外信眾或愛好者。每到一處,德揚法師都是不遺余力地推廣少林文化,宣揚禪武精神,闡釋佛家精要。所在國從政府要員到普通百姓,聆聽德揚法師的講座,目睹德揚法師的武功后,無不被神秘的東方古國文化和武術魅力所折服。每到一個地方,從青澀少男少女到耄耋老人,紛紛要求拜德揚法師為師,有的甚至一路追隨他,不遠萬里來到少林寺,行跪拜大禮,要求成為德揚門下弟子。更有甚者,聞聽德揚法師到海外講學,有其他國家學生坐飛機三十多個小時前往聆聽學習。

授獎與受獎

宣布第一屆禪武聯盟大會開幕

墨西哥城市長希望少林功夫在本城落地

在國外時常遇中小學生要求學一手

釋德揚在玻利維亞拉巴斯海拔5550米處祈福

在德揚法師眾多海外弟子中,玻利維亞多民族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瓦納庫尼與之結緣,可謂“佳緣天成”。

久超糧油機械總裁接待匈牙利中將亞諾仕(右)和準將西蒙將軍(左)

巴西圣保羅宣講禪法

教外國小朋友學中國字

在沙庇舉辦禪書法展

朱啟輝為釋德揚法師在瓦倫西亞舉辦的書法、攝影展

海拔5000米的笑傲

“俏佳人”出版少林武術教材60余套

國內外幾百家媒體的報道

墨西哥土著以自己的方式歡迎貴賓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時還是翩翩少年的瓦納庫尼,第一次見識中國功夫后,便再也忘不了放不下。受家庭影響,瓦納庫尼對宗教文化也是十分癡迷,而中國功夫和宗教完美融合的禪宗祖庭少林寺,便成了他內心向往的圣地??墒芊N種因素制約,直到1999年,瓦納庫尼才在家人、朋友的資助下,漂洋過海來到少林寺,一邊習武參禪,一邊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2015年,瓦納庫尼正式拜在釋德揚大師門下,法名釋行印。在德揚法師的影響下,瓦納庫尼不僅深愛中國武術、少林文化,還身體力行地在玻利維亞推廣禪武精神。他把中國“天人合一”與玻利維亞的“大地媽媽”理念視為兩國文化的異曲同工與和諧相融。在玻利維亞,老百姓都知道,瓦納庫尼不僅是外交部部長,還是中國少林寺的三十二代弟子,也知道部長先生有一個經常來傳授武功的師父德揚大師……在瓦納庫尼的影響下,他的夫人、兒子、女兒,甚至年邁的岳父母也愛上了中國功夫、中國文化,并多次來中國、來少林寺參加活動和登臺表演武術。瓦納庫尼還在玻利維亞開辦武館、華文學校,業余時間親自教授中國功夫,講述中國文化,如今也是弟子滿門,桃李芬芳……在釋德揚、瓦納庫尼師徒的共同努力下,少林文化在南美洲其他國家也相繼扎根發芽。德揚法師告訴筆者,近年,他去南美及其他國家參訪、開講座,走在大街上,不時有人驚喜地對他喊:“少林!少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每此時,他總是一邊還禮,一邊在內心產生無上的自豪,因為這是少林文化的魅力。筆者說:“這也是對您這些年奔波海外、傳播少林禪武精神的一種認可與褒獎,比如您曾被匈牙利授予‘中國——匈牙利人民友誼貢獻獎’等等?!钡聯P法師聞聽連連擺手,說:“不不,雖然是給我頒獎,但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而是要歸功于少林禪武精神和中國文化的魅力,沒有少林寺,沒有少林文化,也沒有這一切……”

中映良品已出版了的部分圖書+影碟

土著的歡迎有特色

參訪泰國清邁道洞寺

善念在,心同行。由行秋、張久超陪同接待來自玻利維亞、哥倫比亞、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的游學代表團。

歡迎少林弟子、玻利維亞外交部部長瓦納庫尼歸宗朝圣

一個民間武術比賽,多國大使、文化使節參與,顯示了中國文化實力的提升。少林與太極雜志社總編輯趙國華作代表性發言

釋德揚和學生在香港的游學活動

壽孝多體字碑揭幕,以商養文、以德宏道,張久超喚醒了多少夢中人

佛在我心,眾志成城凝結黃金繩

此一形,無盡意態十二字,君解否?張久超和玻利維亞外交部部長瓦納庫尼在一起

共敘發展,孝行天下忠義傳

禮敬三寶、皈依莊嚴

少林寺全景圖

采訪結束前,筆者對德揚大師說:“盡管您很謙虛,但這些年在向海外介紹、推廣少林文化方面做了許多貢獻,那么下一步,您將如何進一步發揮您及您的海外弟子們的影響力,來推廣中國傳統武術和少林禪武文化?”

山門習武勤操練

德揚法師十分自信地回答:“我有個設想:就是在北美洲、南美洲尤其是拉丁美洲,開展少林文化推廣的‘三步走’計劃……”說到這里,德揚法師忽然提高嗓音,揮舞著有力的大手道:“我要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少林文化的大旗插遍拉丁美洲的每一個國家乃至每一座島嶼!”

曾陪同釋德揚法師出訪的《少林與太極》雜志總編輯趙國華先生說:“用少林禪武智慧與世界交往……”

竊以為,此言不謬,也是釋德揚法師踐行少林禪武精神的真實寫照。

祈禱世界和平

猜你喜歡
少林寺少林法師
編輯部的故事
國服法師Davie Wang,物理暴擊100%
少林小羅漢拳(十)
《少林寺2》立項拍攝
少林小羅漢拳(五)
少林小羅漢拳茵(四)
論如何成為一名法師
法師削皮
少林寺與政治的千年恩怨
張少林詩詞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