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能變流器孤島模式下控制策略研究

2020-03-27 06:47黃日帆范麗波
通信電源技術 2020年22期
關鍵詞:外環變流器傳遞函數

王 鵬,黃日帆,高 帥,2,范麗波,2

(1.許昌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2.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電力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3.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廣西 來賓 546100)

0 引 言

20世紀90年代,以Dewan S B、Wu R為代表的科研人員較為全面地分析了三相變流器的時域數學模型,建立了低頻和高頻模型[1]。Dong Y H和Chun T R等人提出對變流器進行dq旋轉坐標變換,并建立了低頻的變流器等效電路模型[2]。

按拓撲結構,儲能變流器可分為AC/DC型儲能變流器和DC/DC-AC/DC型儲能變流器[3-5]。AC/DC型儲能變流器具有結構簡單、控制策略容易實現以及運行效率高等特點。在結構上,DC/DC-AC/DC型儲能變流器比AC/DC型儲能變流器多一個DC/DC直流變換環節。DC/DC-AC/DC型儲能變流器的器件較多,導致其效率低下,且需要充分考慮DC/DC變流環節和AC/DC變流環節的協調控制,控制方法復雜[3-6]。隔離變壓器可以實現電壓和電流的變比,同時能夠有效隔離系統一次側和二次側的電氣,在電網發生故障時能對儲能變流系統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以有效減少損失[7,8]。變壓器隔離一般分為工頻變壓器隔離和高頻變壓器隔離兩種。工頻隔離變壓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大、效率低以及故障率較低等特點。高頻變壓器的特點是體積小、噪音低以及效率高,應用范圍廣泛,能有效提高儲能變流器的功率密度。

在控制算法方面,為實現變流器網側電流正弦化和單位功率因數運行,科研人員將脈寬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術引入變流器[9]?;赑WM技術的控制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符合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針對儲能變流器在孤島模式下的控制策略進行研究,建立了儲能變流器的孤島恒壓恒頻工作模式,并設計了相應的控制策略。通過搭建MATLAB仿真模型,驗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并為后續儲能變流器系統在結合電網、光伏與負載不同情況下的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撐。

1 控制結構

根據儲能變流器的孤島模式工作方式,給出孤島控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當儲能系統脫離電網運行時,三相交流母線失去了公共電網電壓和頻率支撐。首先設定的系統工作頻率為fref,本文選定fref=50 Hz。系統的角速度為2πfref=100πrad/s,通過系統角度積分得到相角θ作為系統輸出電壓相位。給定有功電壓分量Vdref與無功電壓分量Vqref指令,通過電壓、電流雙環控制器控制變流器輸出電壓幅值和相位。將Park反變換后的電壓信號U*通過SVPWM調制輸出驅動脈沖來驅動開關管,以獲得所需的理想電壓。

圖1 孤島模式控制結構圖

2 控制器設計

2.1 功率控制器設計

將電網電壓、電流變換到同步旋轉坐標下,得到Vd和id以及儲能變流器實時功率P和Q:

本文采用電網電壓矢量定向的方式,鎖相環輸出Vd與d軸重合,有Vd=0,則式(1)表示為:

在電網電壓矢量被鎖相環精確鎖相的條件下,儲能變流器輸出的有功P、無功Q分量只與同步坐標系下的電流id、iq有關。通過控制id、iq,可以實現電網對有功、無功的獨立控制。通過式(2)求出電流環給定電流iq、id的大小為:

2.2 電流環控制器設計

對兩相旋轉坐標系下的d軸和q軸分量進行解耦,變流器在兩相dq旋轉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為:

式中,dq旋轉坐標系下的d軸、q軸分量處于耦合狀態??刂破鞯脑O計相對復雜,首先要進行PQ解耦,即:

式中,KiP和KiI分別為電流PI調節器的比例系數和積分系數;id*和iq*為dq坐標系下d軸和q軸電流的給定值。當旋轉坐標系d軸和電網電動勢矢量一致,有d軸分量Ud=Uq,則q軸的分量Uq=0。

通過電流內環的解耦,實現有功分量和無功分量的單獨控制??紤]電流環的對稱性,詳細分析d軸的電流環設計,分析計算出PI調節器參數。解耦后的id電流內環控制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id電流環控制結構框圖

在理想狀態下,Ud擾動量忽略不計,KPWM為變流橋路的等效放大系數,值等于1。PI調節器積分時間常數用τi表示,電流內環電流采樣周期用Ti表示,流內環信號采樣延遲用1/(1+Tis)表示,PWM控制的小慣性環節用KPWM/(1+0.5Tis)表示。

本文按典型Ⅰ系統原則設計電流環[10]。取τi=L/R,抵消開環傳遞函數的零點與極點。對結構圖中的小時間常數進行整理合并,根據電流閉環結構圖可知其開環傳遞函數Go(s)為:

將PI調節器的傳遞函數GPI(s)寫成零極點形式:

式中,KiI=KiP/τi。加入PI調節器,采用零極點對消法,加入補償環節,系統開環傳遞函數數Goc(s)為:

式中,T1=1.5Ti;K1=KPWMKiP/R。由Ⅰ型系統的二階最佳整定法,將其與典型Ⅰ型系統開環傳遞函數標準式進行比較,此時ξ=0.707[10]??傻茫?/p>

根據式(9),得:

式(10)中,根據設計要求帶入數值即可求出電流內環PI調節器的比例系數KiP和積分系數參數KiI。

2.3 電壓環控制器設計

直流電壓環主要用于控制變流器直流側電壓穩定,實現對儲能電池恒壓充電。該模式下,電流環為電壓外環的一個傳遞函數。當儲能變流器運行于單位功率因數時,由交直流側能量守恒原理,可得交流側電流idc與直流側電流Im的關系為:

式中,PWM調制度m≤1;θ為初始相位角度。系統電壓外環的控制結構如圖3所示,Tv表示直流電壓外環的采樣時間常數,其中KvI+TvKvPs/Tvs表示PI環節。電壓外環對直流側電壓進行控制,具有穩定直流側母線電容電壓的作用。同時,電壓外環的輸出值將作為電流內環的給定值。電壓外環的截止頻率較低,時間常數較大。對電壓外環來說,電流內環的采樣時間Ti很小,因此可忽略傳遞函數二次項,將其簡化為一個簡單的慣性環節。

圖3 電壓環控制結構圖

電流內環作為電壓環的傳遞函數Gic(s),表示如下:

當m=1、cosθ=1時,設計最復雜,此時設計的電壓控制器在任何情況都能達到控制系統需求。

因為1/(1+Tvs)為電壓外環信號采樣的延時環節,1/(1+3Tis)為電流閉環傳遞函數,其中Tv和Gci(s)中的3Ti都是小慣性時間常數,所以可以將這兩項合并,得到新的傳遞函數Gov(s)為:

忽略iL的影響,簡化電壓環控制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簡化的電壓環控制結構

電壓環控制的目的是穩定變流器直流側電壓,以滿足儲能變流器對儲能電池進行恒壓充電??紤]到電壓外環的抗干擾性,按典型Ⅱ型系統設計電壓PI調節器。

電壓環的開環傳遞函數Kvi為:

由此得電壓環中頻寬hv為:

根據典型Ⅱ型系統控制器參數整定原則,可知:

由式(15)~式(17)可得電壓控制器PI參數設計公式:

式(17)為直流電壓環PI參數計算公式,在工程調試時進行適當修改,可得到一組最合適的PI參數。

3 仿真分析

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三相儲能變流器仿真模型,通過仿真分析驗證系統在孤島模式下的運行控制原理及其控制策略。整體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儲能變流器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的相關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仿真參數

圖6為儲能變流器孤島運行模式下空載啟動波形。由圖6可知,電壓經過0.01 s達到額定值,交流輸出電壓THD小于1%。需要說明的是,圖中的3條波形對應電壓三相電的每一相。

圖6 孤島模式下空載啟動波形

圖7為儲能變流器孤島模式下由空載切到滿載的仿真波形,0.1 s系統由空載切到滿載,系統輸出電壓無明顯跌落,交流輸出電壓THD小于1%。需要說明的是,圖中的3條波形對應電壓三相電的每一相。

圖7 孤島模式下空載切滿載波形

圖8為離網模式下交流側A相電壓、電流波形和直流側A相電壓、電流波形。由圖8可知,0.1 s負載由空載切到滿載,直流側電流經過0.02 s達到穩定狀態且電流紋波較小,交流側電流穩定后其THD小于1%,系統平穩運行。

圖8 空載切換滿載電壓、電流波形

圖9為系統在空載和滿載工況下交流側輸出電壓諧波含量分析,可知系統孤島模式下空載模式下交流側輸出電壓THD為0.62%,滿載運行模式下THD為0.40%。

圖9 A相電壓諧波畸變率

通過模擬儲能變流器系統并網模式和孤島模式,對并網模式下系統啟動、充放電切換、負載突變以及離網模式下啟動帶載等工況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設計的儲能變流器具有響應速度快、平穩運行以及電能質量較高等優點。

4 結 論

本文主要研究儲能變流器在孤島模式下的控制策略,給出了孤島控制框圖,設計了變流器的控制系統,并根據不同的性能指標要求完成了不同工況下系統的電流環、電壓外環的設計,最后給出了儲能變流器系統在孤島模式下的MATLAB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設計的儲能變流器具有響應速度快、平穩運行以及電能質量較高等優點。

猜你喜歡
外環變流器傳遞函數
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通車
多尺度土壤入滲特性的變異特征和傳遞函數構建
長江上游低山丘陵區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傳遞函數研究
潘王路南延南外環道路綠化工程設計
CRH5 型動車組輔助變流器的研究
基于大數據的CR400AF 型動車組牽引變流器濾網視情修研究
二電平和三電平網側變流器控制及諧波比較*
PSS2A模型在水泥余熱機組勵磁中的實現與應用
用于能量回饋裝置的變流器設計與實現
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