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旅游發展中的文化沖突及協調

2020-03-28 10:53陳寧
旅游縱覽·行業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民俗旅游旅游者民俗文化

陳寧

當前形勢下,我國社會與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旅游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在人們旅游條件及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下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作為旅游業的一部分,民俗旅游也在不斷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民俗旅游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與文化息息相關,因此,民俗旅游發展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積極以優秀的文化為發展指導,不斷實現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民俗旅游發展中的文化沖突及協調策略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為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參考與借鑒。

引言

民俗的內涵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自己不斷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不斷形成、經常出現、世代相傳的生活文化事象。民俗旅游指以民俗旅游資源為主的客體旅游事業,通過文化視角來看,旅游的核心內容是審美和自娛,游客的主要旅游動機是參與并感受地方的民俗文化。目前,民俗旅游不斷發展為旅游景觀主體及主題活動之一,旅游資源也得到了很大開發,但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民俗文化的開發與保護矛盾突出、民俗旅游開發層次不高、民俗旅游線路線型缺乏豐富性、民俗旅游產品沒有特色缺乏吸引力、民俗旅游經濟效益分配缺乏公平合理性等,都是亟待改善和解決的問題。

一、民俗旅游發展過程中主要的文化沖突問題

(一)民俗旅游者文化求異與文化認同之間的沖突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旅游是一種追求文化空間差異性的方式和途徑,在民俗旅游的過程中,旅游者求新、求異的心理是基本的旅游需求,作為旅游地吸引旅客的主要因素,特色被看作是民俗旅游發展的根本。但是,如果旅游者和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差異過大,使游客無法理解其中的意義,沒有得到良好的美感體驗,游客的興趣就會降低,旅游地以此來吸引游客的優勢也會降低,民俗文化缺少了擴散性和調適性,非常容易形成文化障礙。民俗旅游者的求新、求異、求同、歸屬感之間的平衡對民俗旅游來說非常重要,但是,當前很大一部分旅游研究者和民俗旅游地方過度強調地域性和民族性,導致旅游者無法獲得歸屬感,增加了不安全、不適應感;又或者是缺乏獨特性和民族文化性,導致缺乏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對游客產生不了吸引作用,忽略了對文化求同求異程度的把握。

(二)民俗旅游的本質與民俗旅游產品形式之間的沖突

民俗旅游在實際發展中,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同程度地保留和復興,對當地的社會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與促進作用。原生民俗文化是由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地域內形成的真實性很強的文化,因此,民俗旅游必須遵循文化的真實性原則,積極將真實、原生的民俗文化作為民俗旅游的特色資源,打造出不可替代的、獨特的民俗旅游地。民俗旅游者對真實性的理解,是在親眼目睹民俗文化的同時,還要參與民俗旅游地人民的生活中,這就要求民俗旅游開發注重游客的參與性。在當前形勢下,許多民俗旅游研究者及地方認為,民俗文化作為一種大眾休閑娛樂活動,在游客求真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其求奇程度,應該積極創建民俗文化“表演化”的旅游項目,根據游客的需求和喜好對民俗文化進行展示,無法對“原生狀態”與“商業化文化”進行合理把握。

(三)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自決性與互動性之間的沖突

從地域、民族方面來說,文化的發現、發明、演化、擴散過程都顯得非常重要,為了避免成為供人觀賞的“保留品”和“化石”,現代化發展是每個旅游接待地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所追求的內容,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表現更明顯。但是,在旅游接待地進行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外部文化以自身價值觀及旅游市場需求程度來衡量民俗文化的不良現象,這種對民俗文化有極強的目的性及針對性的行為,導致出現許多負面影響。例如,引發旅游接待地對外來文化產生強烈的排斥抵觸情緒、接待地的經濟文化及生態系統無法適應外部文化的模式,導致接待地社會文化的現代化缺乏特色等。

(四)外部文化與民俗旅游接待地本土文化之間的沖突

受民俗旅游不斷發展的影響,在外部文化的影響下,民俗旅游接待地實現了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文化設施及文化景觀的增加、文化氛圍及環境的優化、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進步、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的變化等都是民俗旅游接待地的現代化發展標志。但是,在文化的實際發展過程中,所有的文化都有兩面性,在民俗旅游所帶來的外部文化促進當地文化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入一些消極文化,對旅游接待地的文化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五)民俗文化產生的經濟效益分配不公導致文化載體出現沖突

目前,有很多學者提出并倡導民俗文化的“知識產權”問題,在實際的民俗文化創造與發展中,本地的民族、地域及社區的居民是民俗文化的創造者與繼承者,包括旅游者、旅游開發商、旅游管理機構、本地居民等,都是民俗旅游經濟效益的受益者,但是,在實際的民俗旅游開發過程中,當地居民得到的利益最少,甚至沒有。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是民俗旅游的開發經營者與本地居民出現了分離,所以出現了全體居民承擔民俗旅游增加的社會成本,卻沒有得到相關經濟效益的現象,進而直接導致了不同亞文化載體之間的激烈沖突。

二、民俗旅游發展中的文化協調

(一)協調民俗旅游者文化求異與文化認同

在實際的發展中,民俗旅游應該積極發揮文化求異的主導性作用,不斷提升文化求異與文化認同之間的平衡協調性,滿足民俗旅游者的需求,為旅游客流的最大化做好基礎工作。這就要求以民俗文化特色作為民俗旅游發展動力的同時,還要不斷對文化求異中求同的亮點進行捕捉和發現,另外,旅游接待地為了謀求不斷發展,應該在文化上做出適當的妥協,不斷為旅游者創造熟悉、安全且富含歸屬感的文化環境,讓旅游者在文化求異中找到文化的認同。

(二)協調民俗旅游的本質與民俗旅游產品形式

在民俗旅游的發展過程中,部分旅游接待地將民俗文化用來討好游客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使民俗文化朝著媚俗的方向發展,拉低了傳統文化的檔次,這樣的行為給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繼承以及民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作用。民俗旅游發展的基礎與根源是民俗文化內涵,對民俗旅游的產品創新與推出工作必須以可持續旅游發展思想體系為中心及宗旨,通過對旅游產品設計和旅游地規劃,在基于生態效益的基礎上不斷取得實質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就要不斷對決策體制和方式進行完善,設計出具體的旅游活動組織方案,不斷實現既定目標。

(三)協調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自決性與互動性

由于不同文化的快速發展,不同文化之間形成了劇烈的沖突及融合,加之民俗旅游商業化的趨勢,對民俗旅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本土民族文化向新文化模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本土文化的傳承、變遷、整合與發展中,發展與整合方向受到自身生存區域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和糾正,應該不斷對這種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自決性進行發揚,避免強勢文化對本土文化產生不必要的影響。在民俗旅游的實際發展過程中,本土民俗文化一定會受到外部文化的作用和影響,這種外部文化的作用是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和力量性,以強大的力量作用于本土文化,與本土民俗文化進行頻繁互動。因此,在民俗旅游的發展中,必須協調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自決性與互動性,將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和民俗旅游的開發者進行有效融合,緊密結合當地的社會環境、經濟發展與生態效益,不斷改革與創新出具有時代性的新型文化模式。

(四)協調民俗旅游接待地居民的文化心態

民俗旅游接待地居民的文化心態是對旅游者及外來文化所持有的態度。居民的文化心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民俗旅游業的發展處于不同階段時,對當地居民的文化心態影響也是不同的,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居民的文化心態也會發生變化。在旅游業發展的起始階段,旅游業帶來了一些經濟效益和工作機會,當地居民對投資者和游客熱烈歡迎,并保持友好熱情的態度。當旅游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當地居民對傳統的習俗和生活方式是否會受到沖擊產生了疑問和顧慮,數量巨大的游客會對當地的交通和生活帶來不便,這也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文化心態,讓他們產生消極和不滿的情緒。并且,由于不同民族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居民的文化心態存在巨大的差異,再加上地域環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居民的文化心態產生了多樣性。對民俗旅游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態進行協調,就要加大預防及消除排斥、抵觸等不良心態的力度,促進當地社會、經濟與環境的現代化發展水平,保證民俗旅游的快速發展。其二,在接受優秀外來文化影響的同時,要剔除消極的外部文化,避免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導致出現當地民族心理落差及否定自身文化的現象。這就要求在實際的民俗旅游業的發展中,加大規劃管理、政府宏觀調控、文化教育、文化氛圍營造等方面的力度,促進民俗旅游的健康積極發展。

(五)協調民俗旅游的開放性與限制性

對民俗旅游的開放性與限制性進行協調主要是結合3方面的原因進行的,首先,民俗旅游接待地的地域社會容量包括人口構成、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社會開化程度等是有限的。其次,對于民俗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來說,它的文化及生態環境都很脆弱。另外,民俗旅游的經濟效益不完全受接待的游客數量的影響,還包括其他方面。因此,民俗旅游接待地區要不斷進行改革開放,接受不同文化的促進與優化影響,又要在保證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順利交流的前提下進行合理限制,只有對民俗旅游的開放性與限制性進行有效協調,才能促進民俗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六)協調民俗旅游中的文化與生態、經濟

對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態、經濟來說,這三者是相輔相成并相互影響的,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受到其他兩個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文化和生態是一體的,無法進行分離、獨立,將差異巨大的地理環境和多元化的民俗文化進行有效融合,就可以創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態景觀,這是民俗旅游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律,文化、生態、經濟共同協調與發展為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綜合以上研究分析可知,不同地域的民俗旅游發展想要取得巨大的效果,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在民俗旅游產業中融入當地的文化特點,并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態等進行有效結合,積極以優秀的文化為發展指導,不斷協調民俗旅游中的文化沖突,為實現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猜你喜歡
民俗旅游旅游者民俗文化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旅行社未經旅游者同意安排購物屬違約
昌平區民俗旅游持續增長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詩經》宴飲詩中的民俗文化
等一會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