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人的不著急是祖傳的

2020-03-31 03:13風物菌
意林·全彩Color 2020年3期
關鍵詞:西安

□風物菌

在文人眼里,它是都城“長安”,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故鄉,是一座遺跡多到分分鐘讓人產生穿越感的滄桑古都。

但對于老西安來說,華清池只是貴妃的澡堂,大雁塔不過是玄奘的譯場,至于兵馬俑,多少年都去不上幾回,每次還都是外地來的朋友非得要看。西安人總是極為淡定,畢竟,誰家地下還沒埋過幾位王侯將相?

在網友眼中,它又是聲名鵲起的“網紅城市”,花樣繁多的美食讓人隔著屏幕垂涎三尺,大唐不夜城的如晝華燈令人眼花繚亂。

就本地人而言,在小區門口尋一家以姓氏打頭、排行收尾的“老”字號泡饃館,花上半天工夫邊和伙計們“諞閑傳”邊掰饃,才是這座城市最地道的打開方式。

西安人好像天生有著一股從容氣度,能夠寵辱不驚。他們一邊笑罵西安發展太慢,面對網友質疑坦然接受,甚至紛紛“自黑”起來,為自己家鄉“挑毛病”;一邊又對三千年古都有著強烈自信,覺得“熙攘繁盛,光耀萬年”才是這座城市的常態。

你若是問西安人,面對現狀為什么一點都不著急,八成能看見他伸伸懶腰,爽朗一笑道:“急撒嘛!打秦朝揍窩勢子!”

八百里秦川,帝王們的選擇

西安人“祖傳”的從容淡定,首先來自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的優渥。在四川之前,“天府之國”早先就是用來贊譽關中一帶的。

若從地圖上看,西安處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一帶,占據了關中平原的核心位置。其北,是數百萬年風沙堆積而成的黃土高原,土壤厚重而肥沃,是天下一等良田,利于農耕。往南,綿亙千里的秦嶺猶如蒼龍盤踞,橫貫東西。山間發育出的水系從峪口沖出群山,在平原上匯集成流——灃河、澇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涇河縱橫交錯,最終一同注入渭河,浩蕩東去,形成了“八水繞長安”的格局。

三千多年前,強敵環伺下的周人突破重圍,幾經輾轉,移居到了如今西安西南角的灃河之畔(今西安戶縣一帶)。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認為自己是“農神”后稷子孫的周人發揮特長,將沃野化作萬畝良田,迅速地壯大,并先后建立起豐、鎬二京。兩座都城隔河相望,攜手揭開了西安建都的大幕。

相比于周人,橫掃八荒、一統天下的秦人顯然對西安的影響更為深刻——山名秦嶺,地為秦川,聲作秦腔,以至遠隔千古,西安人有時還會自稱“老秦”。秦人的驍勇善戰、眾志成城賦予了西安人豪邁剽悍的民風,也塑造出了他們執鐵板高唱“大江東去”的“關西大漢”形象。

秦朝的覆滅,并不意味著關中地區的戰略位置不行。恰恰相反,假如從軍事角度考慮,關中地區北、西、南三面環山,往東則以黃河為天險,可謂“被山帶河”;而又在“四塞之中”——東有潼關、函谷關,北有蕭關、金鎖關,西有散關,南有武關。群山、大河、狹關、隘道使得這片土地易守難攻,且平原上有沃野千里能夠自給自足。

因此,盡管飽經戰火洗禮、政權更替,這片風水寶地上的人依舊對它充滿信心,一次次在廢墟之上重建家園;而且,看慣了王朝興廢、千古得失,西安這座古老帝都變得云淡風輕,寵辱不驚。

無論是在過去的長安城,還是在現在的西安城里,都有無數種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長安人不僅為西安人留下了無數遺跡、遍地風流,同樣將這種自信而包容的態度注入西安人的血脈之中,在今天看來依然熠熠生輝。

撫摸秦磚漢瓦,彈著我的吉他

西安作為國都的歷史,在大唐由盛轉衰之后戛然而止,恍如一曲盛世長歌,在進行到最為激蕩人心的關頭,卻突然一記重音收尾,留下繞梁不絕的余響。

此后,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轉移,使得西安作為都城的印記逐漸褪色,“廣闊無疆”的長安筑起了厚重的城墻,成為西北的軍事要塞。然而人們對它的記憶,卻呈現出一種長達千年的“斷裂”,始終停留在長安舊事之中。

這同樣是西安人散淡氣質的由來之一,厚重的歷史讓他們擁有強烈的“文化自覺”,但并沒有留下太多的效率意識和商業精神。你要讓地道的西安人做生意,就像讓詩仙太白當跑堂,除了能把店里的酒都給喝完,別的啥也干不了。

而且老西安們總是有種“選擇性熱情”,坐在本地人開的老館子里,服務態度如何全看緣分——吃羊肉泡饃,你要是能把饃掰得仔仔細細,呈現均勻的黃豆粒兒大小,掌勺師傅“識英雄重英雄”,少不了給你多加幾塊羊肉;擺一大碗滿滿當當的褲帶面,如果拌面的姿勢瀟灑從容,扒蒜的動作熟練優雅,也能引來周邊食客的擊節叫好。

他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樣讓人驚詫,西安人的慵懶、不慌不忙不同于成都人享樂主義的“巴適”,他們“不務正業”卻忙于建設自己的精神家園。

在興善寺西街,廟宇的紅墻之下羅列著一排排舊書攤,對比不遠處商業中心的人來人往,在這里西安人會駐足,慢悠悠地掃上一圈,興致不亞于在大唐西市挑古玩;路邊的萬邦書店,曾有一段時間搬去過韋曲南,開在一家菜市場里,門前題一副對聯“上去買本書”“下來捎根蔥”,對很多西安人來說,買菜是日常,讀書同樣是日常。

在城東的興慶宮里,當年“沉香亭北倚闌干”的風情還未消散,主角則換成了勁歌熱舞的大爺大媽們。在這里,你或許會邂逅一位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時髦大爺,也能看見橋洞下相對吹簫的老年樂手,小樹林里玩著太極推手的晨練者,則經常會被隔壁交大學生戲稱為“因太極拳掛科而延畢至今”的資深校友。

城墻根下,隨處可見活力四射的西安搖滾青年們,在城門、街頭、小巷里激情演唱,詮釋自己的音樂夢想。這里是西北的“搖滾重鎮”,鄭鈞、許巍、張楚……這里走出的搖滾歌手幾乎占了中國搖滾的“半壁江山”。從菊花園到大華1935,從校園樂隊到駐唱歌手,無數人的青春在這里釋放。

西影廠里,從西北角沿著蘇聯式的老樓梯走上二樓,西影的洗印車間仍在運轉?!洞笤捨饔巍贰都t高粱》《老井》等經典影片在此沖印,張藝謀和陳凱歌都與之有著說不清的淵源。這座古城不僅是銀幕和小說里作為題材的“盛世長安”,同樣具有強大的創作能力和輸出能力,在中國的文藝事業里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方正的古城中,“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格局依然保留,在西安你從來不用擔心迷路。大唐東、西二市的絲路繁華如在目前,而城墻根下清晨的早市,陳列著鳥雀籠子、叫賣著草木蟲魚的西倉,街頭小館里“鐵圈虎背菊花心”的肉夾饃和橘子味兒的冰峰……才是西安人最深刻的城市記憶。

如今,西安人依然不慌不忙、步調從容,但也欣然接受著現代化的洗禮。高新區的高樓崛起,永寧門的燈光如晝,數十萬的高校學子云集至此,慕名而來的各地游客絡繹不絕。這些,正在重新構建西安人的從容和自信,他們希冀著,終有一日,這座城市能遙跨時間長河,向記憶中的長安城拱手致意,并肩而立。

神回復

胖子過度運動后會有哪些反應?

神回復:不飽,和脂肪酸。

“水手”的反義詞是什么?

神回復:火腿。

你有那種明知道是錯的還是會去做的事嗎?

神回復:考試。

買了個燈泡,為什么不亮?

神回復:老板說這是限亮版。

詩劇

路上走著激動得幾乎能滲透隔世思維

的風

天空飄著丟棄現實和宇宙鄉愁的雪

零下三度 刀樣的黃昏

仰望的屋脊

和抓緊歲月的樹木

在蒼然中

散發

孤獨的光

——朵思《達拉斯冬日黃昏》

猜你喜歡
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的“磁場”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西安“硬科技”到底硬不硬?
我的西安印象
家住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西安國際幸福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