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州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調查

2020-03-31 18:07楊威
湖北林業科技 2020年6期
關鍵詞:來鳳縣古樹名木經濟林

楊威

摘 要: 本文采用室內區劃與外業調查結合的方法,實地調查了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現狀。調查結果表明,來鳳縣經濟林優良林分為6個,樹種為油桐、楠木和油茶;調查經濟林優良單株11株,包含油桐6株、油茶5株;調查名木古樹893株,涉及39科65屬96種,現存活845株,死亡48株,近幾年古樹的死亡率為5.3%。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綜合分析,為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 種質資源;經濟林;古樹名木;來鳳縣

中圖分類號:S32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020(2020)06-0049-06

Abstract: A combination method of indoor zoning and field survey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in Laifeng County in this study.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6 excellent non-timber forests of Vernicia fordii,Phoebe zhennan and Camellia oleifera in Laifeng County;11 excellent single trees of the non-timber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6 V.fordii and 5 C.oleifera;and 893 ancient trees were investigated,involving 39 families and 65 generaes.Of the 96 species,845 were alive and 48 were dead.The death rate of ancient trees in recent years has reached 5.3%.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s in Laifeng County.

Key words: germplasm resources;non-timber forest;ancient and famous trees;Laifeng County

林木種質資源是指林木遺傳多樣性資源和選育新品種的基礎材料[1],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和林業科技能力的重要指標[2]。林木種質資源是林業建設與發展的基礎,既關系人類生活的美好需求,又關系生態安全與生態文明建設。世界各國將林木種質資源視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和國家主權的組成部分,高度重視林木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

為查清湖北省林木種質資源的分布、生長、管護狀況,并建立生態樹種、用材樹種和經濟樹種的優良種質資源檔案和基因庫,為開展樹木品質改良貯備原始材料,1988~1990年,湖北省組織開展了全省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工作。二十多年來,湖北省林木種質資源發生了較大變化,已不適應當前林業發展需要。為進一步實現湖北“生態立省、產業強省”的戰略目標,為林業“擴綠提質”,為林業科研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詳實的資源清單,開展全省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工作非常必要。

恩施州來鳳縣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植物區系特征明顯,資源種類較多,特色突出。對恩施州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進行詳細調查,有助于查清本地區林木種質資源家底,對于保護好現有林木種質資源群體和物種,加快林木遺傳多樣性的保護,建立和完善來鳳縣優良種質資源管理保護利用體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3-5],也為湖北省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提供了借鑒。

1 區域概況

1.1 自然條件

來鳳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南角。地跨東經 109°01′~109°27′,北緯29°06′~29°41′,總面積1 339 km2。下轄翔鳳鎮、綠水鎮、漫水鄉、百福司鎮、大河鎮、舊司鄉、三胡鄉、革勒車鄉等8個鄉鎮,185個村。來鳳縣地處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雨熱同季,時空分布不均勻。霧多、蒸發小、濕度大。立體氣候顯著,低山溫潤,中高山溫和,高山溫涼,由于受非地帶性的影響,形成了與平原湖區不同的立體氣候。氣候主要特點是:光照偏弱,光合潛力大,氣候溫和,嚴寒期短,熱量資源適宜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作物及亞熱帶綠色喜溫林木的種植。是亞熱帶常綠樹種、經濟林木生長的良好越冬環境,特別是4~9月,作物生活躍活期的變率更小,具有氣候資源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春秋陰雨多,光照少,霧多濕重,對高山經濟林木、茶、桑、藥材生產有利。

1.2 調查概況

本次調查按照《湖北省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實施方案》《湖北省林木種質資源調查操作細則》及《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實施方案》的要求。根據《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實施方案》,以2012年古樹名木調查成果為藍本,全域布局,通過優良林分、優良單株、經濟林優良單株的調查,分析、評估來鳳縣的林木種質資源分布狀況,生長、保護現狀和有效利用情況,建立種質資源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

2 調查方法

采用室內區劃與外業調查結合的方法。室內區劃: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工作組成員嚴格按照普查技術規程,先按調查任務收集、查詢和整理已有的技術檔案和文獻資料,分門別類對任務進一步分解、區劃。根據種質資源分布情況,以原古樹名木調查資料為基礎,總體布局,由點及面,覆蓋全域。外業調查:為了搞好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調查的外業工作,保證工作進度和效率,鑒于各林業站工作任務繁重,技術人員少,經公開招標,調查工作承包給第三方完成,林業局負責協調和技術指導。

3 調查結果

來鳳縣境內群峰林立、坡陡谷深,海拔340~1 621 m,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鄂西林?!薄叭A中藥庫”“祖國后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材林優勢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柳杉、水杉、柏木、楓香樹、香椿、樟、楠木等。主要經濟林樹種有油桐、油茶、柑橘、板栗、銀杏、楊梅、核桃等。紅色名錄物種多種比如黃杉、水青岡、楠木、紅豆樹、花櫚木等,具有種類豐富、古老、孓遺、珍稀、瀕危的特性。自然植被的垂直帶譜中以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從低海拔的針葉林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帶、常綠闊葉林帶、到高海拔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落葉闊葉林帶。

3.1 優良林分

根據湖北省調查組的統一布置,來鳳縣設置經濟林優良林分2個,樹種為油桐。優良林分選擇在交通方便、地形平緩、背陰向陽的地段。根據來鳳縣的資源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調查的過程中新增了楠木用材林優良林分1個,油桐經濟林優良林分2個,油茶經濟林優良林分1個(表1)。優良林分均為天然林起源,中度郁閉且林分健康。

3.2 優良單株

調查經濟林優良單株11株,其中油桐4株,植株分枝均勻,全株無病蟲害,生長旺盛,結實豐厚,分枝點低,與林分中的其余油桐單株比較有顯著的優勢;油茶7株,植株枝繁葉茂、分枝均勻、無病蟲害、樹冠呈圓頭形、結實豐厚,不偏冠,果型中等,周邊百姓反映此樹年年結實穩定。因油桐資源在來鳳縣分布多,而且近幾年在大力發展以油桐、油茶為主的經濟林,經請示州調查組同意增加油桐優良單株2株,減少油茶優良單株2株(表2),以平衡本縣優良經濟林種質資源的選擇。

3.3 古樹名木

3.3.1 古樹名木的科、屬分布

調查名木古樹893株,分屬于39科65屬96種(表3),其中殼斗科的樹種最多,有273株,其次為金縷梅科和楊梅科,分別有128株和94株。從種的角度來說,最多的為楓香,有126株,其次為楊梅和栲樹,分別為94株和77株,多數種的古樹都只保存有1株。893株古樹中,現存活845株,死亡48株,近幾年古樹的死亡率達5.3%。存活的古樹中,Ⅰ級古樹74株,占存活古樹的8.7%;Ⅱ級古樹169株,占存活古樹的20%;Ⅲ級古樹602株,占存活古樹的71.3%。國家ⅠⅡ級保護樹種99株,占11.6%,湖北省重點保護樹種159株占18.6%,主要造林樹種223株,占26.2%,其他樹種370株,占43.6%。在死亡的古樹中,Ⅰ級古樹死亡2株,Ⅱ級古樹死亡6株,Ⅲ級古樹死亡40株。

3.3.2 名木古樹生長狀況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來鳳縣現在存活的名木古樹其樹齡、樹高、胸徑、冠幅及生長勢分布狀況如下圖所示。從樹齡分布圖(圖1)可以看出,隨著樹齡的增長,來鳳縣現在存活的名木古樹的數量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其中,樹齡大于500年的有69株。從樹高分布圖(圖2)可以看出,來鳳縣現在存活的名木古樹的樹高在各高度階段分布較為均勻。從胸徑分布圖(圖3)可以看出,來鳳縣現在存活的名木古樹的胸徑大多集中在50~100 cm之間。從冠幅分布圖(圖4)可以看出,來鳳縣現在存活的名木古樹冠幅一般在5~25 m之間,其中,冠幅小于5 m的有29株,大于25 m的有45株。從生長勢分布圖(圖5)可以看出,來鳳縣現在存活的名木古樹的生長勢大多數旺盛,但有24株瀕臨死亡。

4 綜合分析及保護、利用

4.1 綜合分析

來鳳縣屬中亞熱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冰川的影響較小,使其成為眾多珍稀植物的保存地,在此次調查中,有許多是古老孑遺樹種和珍稀樹種都具有原始性、典型性,如銀杏、南方紅豆杉、楠木、鵝掌楸等。與省內其他縣(市)相比,其植物資源基本上是他有我多,他無我有,是湖北省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但來鳳縣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還沒起步,現有林木種質資源都處于偏遠山野,分散零星,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沒有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許多珍稀瀕危物種仍處于原始分布狀態,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其科研、社會經濟價值未得到充分利用。一些具有高生態、經濟價值的種質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開發與利用?!熬G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助力脫貧致富奔小康,如何利用豐富的林木種質資源,充分發揮其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科研價值,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4.2 原地與異地保護總體構想

加強宣傳、增強全民、全社會對林木種質資源保護的意識。建立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小區,原地保護,但相對于來鳳縣域內豐富的林木種質資源,這只保護了少部分野生樹種和部分珍稀瀕危樹種,因此建立縣級、鄉級、村級的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小區、保護點都是十分必要。建立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收集和保存大量的林木種質資源。建立采種基地,保護好高生態、高經濟價值的優良林木種質資源。引進和培有優良品種,進一步豐富林木種質資源。把豐富的林木種質資源作為旅游的興趣點納入來鳳縣全域旅游發展戰略規劃,打造“原始森林洗肺游”“古樹名木膜拜游”“珍稀瀕危物種保護游”等具有來鳳特色的旅游高地。

4.3 重點樹種種質利用設想

有計劃開展重點樹種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建立重點樹種種質資源保護庫(區)、基因庫。建立重點樹種種質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與省乃至全國的林木種質資源信息共享。加強重點林木種質資源的研究,科學指導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參 考 文 獻

[1]國家林業局.林術種質資源管理辦法[R].2007-11-1.

[2]陳翠玲,陳錄平.重慶市林術種質資源與保護利用策略[J].重慶林業科技,2010(1/2):89-92.

[3]陳雪丹.淺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J].現代園藝,2019(4):215-216.

[4]李濤,韋丹,陳思同,等.中國樹木文化研究進展[J].福建林業科技,2019,46(1):134-140.

[5]劉鵬,徐立,吳盛德,等.湖北省城區古樹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南方林業科學,2019,47(2):35-40.

(責任編輯:鄭京津)

猜你喜歡
來鳳縣古樹名木經濟林
淺談生態環境建設中經濟林發展現狀和趨勢
山西開全國先河 將立法促經濟林發展
來鳳縣農村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來鳳縣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現狀與對策
東臺市古樹名木調查報告
生態理念的經濟林建設研究
來鳳縣利用暑期加大校園改造力度
恩施州中心醫院龍鳳醫療中心成立一周年喜遷新區
淺析經濟林中生物災害的防治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