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香港城市規劃

2020-04-01 04:43
榮譽雜志 2020年1期
關鍵詞:香港政府高密度城市規劃

香港,高密度超大城市的挑戰

香港地勢崎嶇,山地面積佔82%,可供發展的平地相當稀缺,居住環境緊迫。也正是這一原因,奠定了香港今日高密度城市發展的模式。目前面積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748萬居民,每年訪港遊客高達6515萬人次。市區平均每平方公里約為6000人,而在居住密度最高的區域觀塘可達15000人。

2003年對於香港人來說是難以忘懷的,因為SARS這一高傳染性疾病在香港社區爆發,在2003年2月至6月短短四個月造成1755人染病,多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香港的人口密度高,地區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劃分,是最難控制疫情的城市之一。

SARS對香港的經濟、民生、政治各方面均影響深遠,特別是公共衛生意識的提高。除去公共衛生改善措施,政府和設計人員也意識到建筑環境品質和氣候要素對市民健康及環境衛生的重要性,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改善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的變革。

首先由香港政府行政長官掛帥開展全城清潔策劃小組,2003年8月公佈了《全城清潔策劃小組報告-改善香港環境衛生措施》,其中提出三個方面的重點改善:在建筑物設計方面重新審視和改善排水渠和通風系統的設計;在城市設計方面提升城市規劃,特別針對大型規劃和發展項目開展空氣流通評估,開設通風和景觀廊;在公共屋邨提供更多綠化和休閒用地。

隨後政府推出多項有關城市氣候與環境的顧問項目,頒佈多項相關技術通告和設計指引,逐步將城市氣候評估科學研究成果應用到城市規劃及建筑設計當中。

從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入手,讓風流進城市

例如位於海旁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大樓,比較開闊又有良好的海風,而建筑基地後面緊鄰港島主要的交通樞紐區域,來往人流和車流非常多,為了利於海風滲透入後面的稠密市區就需要在建筑物上開設空洞,讓體量巨大的建筑有更好的風滲透性,並確保地面有開敞的綠地空間連接海濱。當時建筑立面上這個孔洞到底怎麼放置、開多大、朝向如何,都經過了計算機模擬及風洞試驗來確定。

隨後,香港政府於2006-2012年全面評估城市環境及居民人體舒適度,開展了《都市氣候圖及風環境評估標凖》項目。目前香港涉及的新區規劃、舊城改造都考慮了城市風環境評估、城市熱島效應、室外人體舒適度評估、通風廊道等。

另外為了推廣研究成果,香港政府規劃署更新《香港規劃標凖與凖則-第十一章:城市設計指引》,利用圖示的方法向規劃師、建筑師和普通大眾介紹改善空氣流通的設計措施,涉及建筑物形態與佈局控制、街道方向、建筑群房和高度控制、綠地開敞空間配置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指引首次針對香港高密度高層建筑居多的狀況將建筑高度分為低層區(0-20m),中層區(20-60m)及高層區(60m以上)評估區域,每個層區都有具體針對樓宇間距和空洞的定量計算要求。

猜你喜歡
香港政府高密度城市規劃
高密度電法在斷裂構造探測中的應用
從“修例風波”談香港的國民教育
高密度電法在尋找地下水中的應用
香港政府在推進家庭生活教育服務中的角色、職能變遷及啟示
生態景觀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探索
城市高密度環境下的建筑學探討
高密度互連技術強勁發展
淺析城市規劃中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