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務人員培養路徑研究

2020-04-01 04:46趙燕
財會學習 2020年7期
關鍵詞:培養路徑財務人員人工智能

趙燕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與會計領域的融合不斷加深,財會領域出現了諸多新變化。在培養財務人員時,除了需要掌握專業的財會知識,也需要掌握系統化的軟件知識和操作技能,并且形成必要的創新意識和思維。中職會計作為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財務人員培養背景下,要創新培養理念,更新教育內容,確定學生為主的培養意識,推進中職會計教育創新。本文擬從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務人員培養的新要求分析入手,結合中職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究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中職會計教育創新實踐策略。

關鍵詞:人工智能;云財務背景;財務人員;培養路徑;中職會計教育

一、引言

隨著當前新技術應用不斷成熟,如今人工智能與云計算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之中,引發重大變革。當前,人工智能與財會領域的深度融合,既為財務人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基礎性財會工作提供幫助,也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中職會計教育作為財會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需要結合財會領域新變化和新要求,調整人才培養路徑,創新實踐機制。

二、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務人員培養的新要求分析

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務會計行業出現了諸多新變化,“云化”與智能化逐漸成為財務管理主流趨勢。從以往“業財一體化”到財務共享、人工智能與云財務,正是財務管理時代化創新的重要表現。財務管理領域的全新變化,對財務人員培養提出了全新訴求。

(一)基礎財務崗位大幅縮減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技術成熟應用于財務會計領域,財會活動逐漸向“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轉型,大量基礎、重復性工作逐漸被新的“財務機器人”替代,基礎財會人員的社會需求量逐漸縮減。從我國財務會計領域人才供給現狀看,初級、中級財會人才充足,高級財會人才相對缺失。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務人員供需矛盾突出[1]。

(二)財務人員面臨智能時代新要求

當前,財務機器人與財務軟件已經成為財務工作普遍使用的媒介,財務工作應用出現了諸多新變化。比如,許多企業使用了具有融合共享、智能先進等優點的財務云平臺。用友軟件推出的財務機器人“小友”為財務活動提供了包含溝通、審核的全場景的智能化應用服務。對于財務人員除了要掌握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也要掌握財務軟件和智能技術的操作方法。新背景下,財務人員不只是簡單的財務專業人才,也是懂技術、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

(三)注重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以往財務工作相對模式化,無論是涉及的專業知識,還是思維模式變化不大。在培養財務人員時,焦點大多在財會知識與技能的練習,缺乏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意識的應有關注。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會領域變化多樣,與國際交流不斷增加,需要參與者掌握熟練的實踐技能和應有的創新意識。

三、中職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財會領域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對中職會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面臨財務人員新的培養要求,中職會計教育短板日益明顯,改革創新勢在必行。具體而言,問題突出反映為:

(一)課程結構存在問題:重理論學習,輕技能實踐

隨著人工智能與云技術在財務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管理會計準則的調整,從技術應用到國家政策都對財務會計工作提出了轉型建設和創新發展的重要要求。中職會計教育方式也需要隨之調整和優化。目前中職會計教育主要采取了“講授式”教學方法,過多關注學生的財務理論知識學習,缺乏對學生實踐技能和管理會計能力的有效培養。在基礎財務崗位大量縮減和財務管理智能化新要求下,現有中職會計教育無法適應新變化,影響了中職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2]。

(二)考核方式存在問題:重視成績考核,忽略過程表現

中職會計學生除了要掌握基礎性財務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其實際財務工作中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在目前中職會計教育時,主要以成績考核作為教育管理和評價方式,無法全面、客觀反映學生在會計教育中的學習能力和真實水平。由于中職會計教育活動實施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

(三)教學資源相對薄弱:缺乏實踐資源,未能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要求

從目前中職會計教育投入的資源看,無論是實驗模擬、師資力量,還是社會實踐資源等都相對缺失,尤其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當前中職會計教育所投入的教學資源相對薄弱,影響了學生財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此外,中職會計教師對信息技術、智能軟件的掌握與利用也不夠成熟,影響了中職會計教育效果[3]。

四、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中職會計教育創新的實踐策略

中職會計教育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在人工智能及云財務背景下,要緊密結合時代變化,革新該教育體系,注重實踐素養,從而培養出滿足時代需要的中職會計人才。

(一)構建“理論教育+實踐技能”并重的全新會計教育模式

創新中職會計教育模式,要注重構建理論教育和實踐操作并重的全新教學模式。在會計教育時,既要向學生講述財務會計行業理論的新變化,也要培養學生掌握各種財務云平臺的應用技巧與規則。中職會計教學創新過程中,要注重利用記賬憑證、賬單等實際使用的會計材料為學生提供直觀學習素材。在教學形式創新時,要使用多媒體和教學軟件,對會計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反復播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實踐思維。要從傳統的財務理論教學向實踐應用升級,借助計算機輔助平臺,使學生擅長使用會計軟件和工具來處理實際財會業務。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理解能力,要注重使用便于學生理解的教育方式,注重對抽象會計理論進行形象化表達,加深學生的理解[4]。

(二)構建過程表現與成績考核結合的全新會計考核模式

結合財務會計的創新性與實踐性,在中職會計教育創新時,要將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作為教育的重點。通過發揮考核方式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重視個人思考和探索,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考核時,除了傳統的成績考核,通過增設會計實訓平臺、仿真模擬和實踐訓練,為學生制定實踐能力培養要求,進行系統化的角色分工,對學生在財會實踐過程中的學習表現進行有效考核,有效引導中職學生提升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豐富技術應用,構建符合人工智能時代的會計教育新模式

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工作依托技術應用進行全面整合,通過發揮智能技術優勢,有效提升了財務管理效率,使財務管理創造應有的價值。在中職財務會計教育體系創新過程中,要從傳統教育向信息化領域全面轉變,積極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變化。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要全面推進中職會計專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切實提升中職會計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在會計教育中積極推廣智慧云平臺,深化信息技術與財務管理的深度融合,切實提高中職會計老師的專業技能和信息化水平,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財務會計領域的諸多變化。學校要注重應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理念,通過與相關企業協作,打造會計職業人才孵化、培養基地,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5]。

五、結語

當前傳統的中職會計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背景對財務人員的具體要求。在人工智能與云財務背景下,從財務技術到國家財務政策、制度均出現了新變化,這對財務教育提出了轉型發展和創新發展的要求。因此,在中職會計教育創新實踐時,要注重發揮先進技術的應用優勢,創新會計教育理念,實施校企協作育人模式,融入工匠精神,實現理想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婷婷.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改革問題的探析——基于會計專業新型實訓平臺建設的角度[J].中外企業家,2018 (30):164-165.

[2]羅玉萍,劉磊.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路徑——基于中職會計專業學生調研數據的分析[J].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 (02):27-31.

[3]唐國華,趙紅英,王?,|.高職教育中游戲化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踐——以《管理會計》課程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 (03):90-95.

[4]田園,王沁文.基于國際會計教育準則的會計國際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A校國際會計證書方向班為例[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 (07):180-184.

[5]柏思萍,徐項禹,廖玲,趙伯廷.信息不對稱風險規避下廣西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 (17):10-12.

猜你喜歡
培養路徑財務人員人工智能
集團化企業財務人員外派必要性及建議
心理契約在企業財務人員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具體運用探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新形勢下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
數讀人工智能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好老板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方式如何與時俱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