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化心理干預對胃鏡檢查患兒配合度的影響

2020-04-03 03:06汪紅英
醫藥前沿 2020年3期
關鍵詞:恐懼胃鏡個性化

汪紅英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02)

臨床常見兒童消化系統疾病,不斷升高異物吞噬率,由于兒童年齡小,表達能力較差,不能對病況進行清晰描述,可對患兒病情診斷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臨床上提出了纖維胃鏡檢查,可用于胃鏡檢查患兒[1],較為快捷及方便。本組實驗中入組44例患兒,研究課題是分析胃鏡檢查患兒展開個性化心理干預對患兒配合度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44例胃鏡檢查患兒,時間控制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患兒家長均知情同意,分組時,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將22例患兒納入對照組,男女分別是12例及10例,年齡分布是3歲至14歲,中位年齡是6.6歲;將22例患兒納入實驗組,男女分別是11例及11例,年齡分布是4歲至15歲,中位年齡是6.5歲。比較2組患兒基線資料,統計學表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士應了解患兒心理狀態,開展一般心理干預,緩解患兒不良情緒。

實驗組采用個性化心理干預及常規護理,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以下護理內容:(1)分型心理狀態。待患兒入科,為患兒實施胃鏡檢查,當日,對患兒心理分型調查表格進行預先設計,根據患兒面色、哭鬧、語言、反應、行為等情況,對患兒心理狀況進行綜合評定,分型患兒心理狀態。對于合作型患兒來說,可表現為自覺配合、安靜,對于緊張型患兒來說,可表現為神情緊張,應耐心引導患兒,促使患兒積極配合檢查,對于恐懼型患兒來說,臨床表現是臉色稍白、哭鬧,表情上,患兒存在恐懼感,護士應耐心溝通患兒,將患兒信任感取得,對患兒恐懼心理進行有效消除,增強患兒配合度,對于抗拒型患兒來說,主要臨床表現是面色白、哭鬧、勸之不止,部分患兒可出現跑、打、踢等過激行為,極不配合檢查。(2)心理個性化護理。根據患兒年齡階段、心理狀態分型結果[2],對患兒心理干預措施進行合理制定。若患兒屬于配合型,應利用鼓勵及表揚,幫助患兒將姿勢擺好,促使患兒積極配合檢查。若患兒屬于緊張型,應根據患兒年齡,開展分段干預,對3~4歲患兒來說,依賴父母,合并分離性焦慮,具備較差語言能力、理解能力,恐懼環境及醫療器材,護士應根據患兒動作及面部表情,對患兒心態進行分析,利用非語言辦法[3],溝通患兒,父母應全程陪伴,發揮作用,若患兒5~8歲,思維能力相對較強,存在自我認知,護士應為患兒講解胃鏡檢查做法,促使患兒了解胃鏡檢查好處,對患兒內心恐懼進行有效消除。若患兒9~15歲,利用講道理,溝通患兒,告知患兒胃病影響,增強患兒配合度。若患兒屬于恐懼型,護士應帶領患兒先熟悉胃鏡室,交談患兒,對患兒心理進行充分了解,親密接觸患兒,利用引導、教育等辦法,促使患兒認識胃鏡檢查,將患兒恐懼情緒有效減輕,必要時,告知患兒父母陪同患兒進行丙泊酚靜脈麻醉。若患兒屬于拒絕型[4],護士應引導患兒注意力,詳細為患兒講解相關知識,對患兒對抗心理進行有效緩解,轉變為緊張型及恐懼型,然后針對患兒心理,開展對應干預策略。

1.3 統計學方法

根據SPSS19.0軟件相關計算方式對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干預后心理狀態、患兒檢查完成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兒干預后心理狀態對比[n(%)]

表2 兩組患兒檢查完成情況對比

3.討論

分析胃鏡檢查,具有侵入性,可傷害兒童身心健康,檢查過程中,患兒可產生一系列反應,包括恐懼、緊張及焦慮等,加之兒童不能很好理解診療目的,依賴父母,對比成人來說,兒童胃鏡檢查難度較大。為了提高胃鏡檢查患兒成功率,應獲得兒童信任,提高患兒配合度,檢查之前,應干預及疏導兒童不良心理。因此,臨床上提出了個性化心理干預,可獲得理想護理效果[5]。護理過程中,應根據患兒心理狀態,開展針對性護理,包括合作型、恐懼型、緊張型及抗拒型。

本組實驗得出:實驗組干預后心理狀態、患兒檢查完成情況均更加理想。

綜上,對胃鏡檢查患兒采用個性化心理干預,可促使患兒配合,緩解患兒心理狀態方面,應用價值較高。

猜你喜歡
恐懼胃鏡個性化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住校記:她在夢里表達恐懼
解開胃鏡報告上的糾結
恐懼更奇怪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恐懼
恐懼的對立面
胃鏡下組織膠注射治療肝硬化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評價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