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的中西醫結合應用效果觀察研究

2020-04-05 10:33敬正英王勇杜馥馨高藝文歐莉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骨折

敬正英 王勇 杜馥馨 高藝文 歐莉

【摘?要】目的:觀察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的中西醫結合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行脛骨平臺骨折手術患者60例作為此次調研內容,將其按照數字表隨機法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常規組患者接受西醫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中西醫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與膝關節功能評分。結果: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術后腫脹、疼痛、屈曲能力、行走能力、上下樓能力以及綜合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手術3個月后,兩組患者術后腫脹、疼痛、屈曲能力、行走能力、上下樓能力以及綜合評分有著明顯差異,且觀察組患者評分明顯比常規組患者評分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效果顯著,可以考慮積極推廣。

【關鍵詞】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6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074-02

本文就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的中西醫結合應用效果做出相關研究,其結果見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行脛骨平臺骨折手術患者60例作為此次調研內容,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將其按照數字表隨機法分為常規組(n=30例)與觀察組(n=30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P>0.05,無顯著性差異,能夠進行比較。

1.2脛骨平臺骨折診斷標準

患者有相關外傷史,關節局部存在疼痛、腫脹以及畸形等癥狀,并且能夠觸及骨擦感以及聽到骨擦聲,患側活動功能受到限制,通過CT檢查或者X線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同時能夠確定其類型[1]。

1.3納入標準

(1)與脛骨平臺骨折診斷標準相符;(2)對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3)年齡范圍為18-69之間;(4)采取手術方法治療;(5)骨折為新鮮骨折。

1.4排除標準

(1)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2)陳舊性骨折者;(3)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以及血液系統疾病者;(4)影像學資料或病例資料不完整者。

1.5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內固定手術治療,術前均行跟骨牽引,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消腫、活血、化瘀等藥物;術后給藥常規治療與常規護理,比如抗感染、消腫、鎮痛、局部24小時冷敷等,患者病情趨于穩定后,盡早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對并發癥采取預防措施[2]。

常規組患者接受西醫治療,在手術結束后的第14天、21天以及28天,給予患者玻璃酸鈉2mL+2%利多卡因1.0mL,于患者膝關節腔內注射[3]。

觀察組患者接受中西醫聯合治療,西藥與常規組方法一致,中藥方為內服與外敷,內服為水煎服,每天1劑,分3次服用;外敷時,水煎方劑在患處擦洗或者用熏洗桶熏洗,每天1-2次,每次30分鐘,1個療程為15天。方劑需要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愈合情況適當做藥物加減[4]:(1)在患者術后早期階段,應用活血化瘀與消腫止痛的方劑為其治療,處方藥物包括田七5g、川芎6g、桃仁6g、大黃6g、生枳殼6g、生甘草6g、穿山甲珠8g、赤芍10g、地龍10g、木通10g,車前草15g;(2)術后兩天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密切關注,給予患者營養、活血以及接骨續筋中藥治療,處方藥物為熟地黃9g、白芍10g、生地黃10g、紅花10g、牡丹皮10g、杜仲10g、當歸12g;(3)術后康復階段給予患者補益肝腎的中藥治療方劑,處方藥物為黃芪10g、丹皮10g、澤瀉10g、山茱萸10g、山藥10g、茯苓12g、熟地黃12g;(4)患者出現胃脘脹滿、乏力等癥狀,可以加用桂枝、澤瀉、茯苓、蒼術、黃芪等藥物進行化濕治療;(5)患者出現口舌干燥、夜間盜汗等癥狀,可以加用生地、白芍、玉竹以及北沙參等藥物做柔潤滋陰治療[5]。

1.6觀察指標

將6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與膝關節功能評分。

膝關節功能評分:根據Lysholm膝關節評分來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內容包括腫脹、疼痛、屈曲能力、行走能力、以及上下樓能力,分數越高則越優,分數越低則越差。

1.7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60例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當P<0.05時,則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研究分析

將6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常規組患者3個月內骨折愈合率為26.67%(8/30),觀察組患者3個月內骨折愈合率60%(18/30),組間數據比較,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2.2患者Lysholm膝關節評分對比

將60例患者相關數據進行評估,組間數據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腫脹、疼痛、屈曲能力、行走能力、上下樓能力以及綜合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手術3個月后,兩組患者術后腫脹、疼痛、屈曲能力、行走能力、上下樓能力以及綜合評分有著明顯差異,且觀察組患者評分明顯比常規組患者評分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

3?討論

脛骨平臺是膝關節運動與承重的關鍵,一旦出現骨折將嚴重影響膝關節組成結構,容易引發膝關節功能障礙或僵硬,因此,有效康護治療對患者康復有著重要意義,西藥治療雖然能夠取得較好的恢復效果,但恢復較慢,并且有著較高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在中醫學里,治療骨折的基本原則為活血化瘀、續筋接骨、補腎益肝。早期骨折患者靜脈受損、氣滯血瘀、血溢脈外,因此用活血化瘀治療;中期骨折患者雖然已經逐漸消退氣滯血瘀,但骨并未連接,因此需要采取續筋接骨治療;后期骨折患者的骨雖然開始生長,但依舊存在肝腎虧虛,因此需要采取補益肝腎藥物治療。通過三個階段的全方位治療,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骨折愈合,在降低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緩解氣血阻滯情況,使得患者的疼痛程度大大減輕,本文采取中西醫結合的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與膝關節功能評分均優于西醫治療的常規組,其結果能夠充分體現中西醫結合療法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的應用,能夠緩解患者疼痛,減少愈合時間,對患者的術后恢復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曾垂林.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4):202+204.

[2] 廖佳城,黃霞.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治療中的西醫結合療法應用[J].名醫,2018(07):27.

[3] 方楊.?中西結合療法在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中的療效觀察[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第二十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2017:369-370.

[4] 胡偉宏,謝強.中西醫結合療法對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康復的作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9):2551-2552.

[5] 王巍,顧大偉,徐春雨,王延榮,劉力.中西醫結合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7,35(05):1313-1316.

猜你喜歡
中西醫結合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新鮮骨折和陳舊性骨折有什么區別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傷筋動骨怎么破
傷筋動骨怎么破
普通解剖鋼板和鎖定鋼板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療效對比
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