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的效果分析

2020-04-05 11:30霍靖寧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生化檢驗診斷價值糖尿病

霍靖寧

【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2017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組,將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以生化檢驗的方式為兩組受試者進行檢查,對檢查結果的不同進行比較。結果:兩組FBG、2hPG、TG、OGTT、靜脈血血糖進行比較,研究組均要高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生化檢驗對提高糖尿病臨床診斷準確率具有重要意義,可為診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評估預后提供重要參考,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100-02

糖尿病主要是由機體內胰島素分泌異?;蛞葝u素缺乏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其病情特點表現為非傳染性、慢性,需要終身進行治療。血糖長期處于高水平的狀態,會嚴重損傷各重要器官,并將各類并發癥誘發出來,致殘率、致死率較高,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直接性威脅。故此,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糖尿病,對提高臨床療效,改善預后的作用至關重要[1]。本文分別將2017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和健康體檢者150例的生化檢驗結果進行比較,現將執行過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組,全部滿足WHO制定的糖尿病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其中78例為男患者,72例為女患者,患者年齡跨度46-87歲,平均年齡則為(68.3±1.7)歲;病程介于5個月-17年間,平均病程為(8.3±1.5)年;將同期健康體檢者150例作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其中80例為男,70例為女,年齡跨度47-88歲,平均年齡則為(69.5±1.8)歲。進行以上資料的對比后,統計學差異顯著,P為>0.05的結果,可進行此次比較。

1.2?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給予生化檢驗,具體操作如下:(1)檢測血糖:檢查前對受試者提出的要求是保持禁食狀態12h以上,檢查當日于空腹狀態下抽取外周靜脈血2ml,通過氧化酶法對血清葡萄糖含量進行連續3次的測定,再選取平均值,若空腹血糖值(FBG)在7.0mmol/L以上,則表示為陽性。對餐后2h血糖值(2hPG)進行測定時,用的是相同的方法;(2)快速血糖檢測方法:采集血樣前用碘酒常規消毒待抽血的手指指尖,結束消毒后保持15s垂臂狀態。手臂下垂有助于血液充盈,將采血針快速刺入手指皮膚較薄處,稍微輕推壓手指根部,幫助血液溢出,幾十秒過后,血糖儀就會顯示血糖值(3)檢測甘油三酯(TG):晨起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于常溫狀態下凈置血液樣本約30min,再予以高速離心。將上層血清抽取出來予以檢測,TG正常范圍介于0.21-1.76mmol/L范圍內;(4)檢測糖耐量OGTT:FBG數值確定后,要求受檢者將一切降糖藥物停用。3min內飲用300ml水+葡萄糖溶液75g。30min后進行靜脈血抽取,對血糖水平進行檢測。并對受試者的尿液進行收集,檢測尿糖。

1.3?觀察指標

需觀察和記錄的指標包括FBG、2hPG、TG、OGTT、靜脈血血糖。

1.4?統計學處理

進行數據分析時使用的是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的表示用到了(),組間進行比較則用到了t檢驗,P<0.05可表明存在著統計學差異。

2?結果

組間展開對比,研究組的FBG、2hPG、TG、OGTT、靜脈血血糖均比對照組低,統計學上的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糖尿病在臨床當中屬于常見病和多發病,典型的癥狀表現就是“三多一高”,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分析糖尿病的發生原因可知,胰島素分泌缺陷,造成生物作用受到嚴重損傷,患者隨即出現饑餓、高血壓、消瘦等一系列問題,進而增加致殘率和致死率[3]。調查發現,本病的發生、發展與患者日常飲食、缺乏運動等具有直接關系,且近年來的發病率表現出升高趨勢?,F階段尚未尋找到特效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積極配合降糖治療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則會引起心血管、神經系統、腎臟損傷,甚至會引起酮癥酸中毒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

以往臨床開展糖尿病的診斷工作時,多選擇檢測快速血糖(手指血糖)的方式,雖快速簡便,但只能作為參考,且影響因素很多,對操作者也有一定技術要求。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和完善,生化檢驗技術已經逐漸普及于臨床各項疾病的診斷中,生化檢驗方法運用于糖尿病診斷中,表現出操作簡單方便、檢出率高、安全可行等優點。生化檢驗主要通過測定甘油三酯水平、血漿葡萄糖水平等,對機體血糖值高低進行準確判斷,并確診受檢者有無糖尿病存在。應用生化檢驗診斷糖尿病時,需要在確定患者存在糖尿病典型癥狀的基礎上,綜合判斷其血糖、糖耐量、甘油三酯等各項檢驗指標,切實提高糖尿病的確診率,為臨床準確采取干預治療措施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鑒[5]。

本實驗的結果是,研究組FBG、2hPG、TG、OGTT、靜脈血血糖各項生化檢驗指標均顯著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上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表明的是:生化檢驗對提高糖尿病臨床診斷準確率具有重要意義,可為診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評估預后提供重要參考,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曾維芳.糖尿病診斷中尿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5):196+198.

[2] 宋鳳英,孫曉麗.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8):47-48.

[3] 史恒川.生化檢驗與常規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效果差異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4):93-94.

[4] 張亞明,陳黨軍.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7):43-45.

[5] 錢兵,陳正徐,李丹.糖尿病診斷中應用生化檢驗血脂的價值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09):996-997.

猜你喜歡
生化檢驗診斷價值糖尿病
跟蹤導練(一)(5)
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
生化檢驗項目在診斷肝硬化疾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腦CT對腦器質性精神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溶血標本對生化檢驗的準確性干擾及糾正性回歸分析
生化檢驗中標本溶血對結果準確性的影響
Ending teen smoking
視力改變與糖尿病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