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氣分析檢驗對酸堿平衡失調診斷的臨床研究

2020-04-05 11:30劉小靜周康永何子彬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診斷準確率

劉小靜 周康永 何子彬

【摘?要】目的:探討在實施酸堿平衡診斷期間血氣分析檢驗方法應用可行性。方法:將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6月收治的78例酸堿失調患者采用數字奇偶法分組;檢驗組(39例):采用常規診斷方法+血氣分析檢驗方法展開疾病診斷;對照組(39例):采用常規診斷方法展開疾病診斷;就組間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以及誤診率展開對比。結果:檢驗組診斷準確病例39例(100.00%);無誤診病例;對照組診斷準確病例31例(79.49%);誤診病例8例(20.51%);檢驗組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誤診率低于對照組明顯(P<0.05)。結論:血氣分析檢驗方式的有效運用,使得酸堿平衡失調疾病診斷準確率獲得顯著性提升,可充分促進酸堿平衡失調疾病早期治療以及患者預后提升。

【關鍵詞】血氣分析檢驗;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誤診率

【中圖分類號】R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107-02

臨床針對酸堿失調患者在進行檢驗期間,血氣分析方法獲得廣泛運用。但具體在實施酸堿失調診斷過程中,仍表現出系列局限性以及不足之處,對此為將酸堿失衡診斷準確性顯著提升,不但需對血氣分析檢驗工作順利開展做出保證,而且需就患者具體病情展開合理評估,以將酸堿失衡診斷準確性以及有效性顯著提升[1]。本次研究將針對酸堿失調患者探析血氣分析檢驗方式運用可行性,以實現酸堿失調患者疾病早期治療以及有效預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6月收治的78例酸堿失調患者采用數字奇偶法分組;檢驗組(39例):女15例,男24例;年齡區間為22歲~61歲,平均為(29.25±4.11)歲;對照組(39例):女16例,男23例;年齡區間為24歲~62歲,平均為(29.26±4.13)歲;納入標準:①均接受酸堿失調疾病檢驗;②對于本次調查研究均自愿接受;排除標準:①患有白血病等;②患有癲癇病等;③患有高血壓病等;就兩組酸堿失調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診斷方法展開疾病診斷,主要體現為就患者酸堿失調表現展開評估分析,就患者既往病史加以了解等;檢驗組:采用常規診斷方法+血氣分析檢驗方法展開疾病診斷:對患者舒適體位采取輔助完成,針對其股動脈血以及前臂動脈血進行適量抽取,完成后確保血液同空氣有效隔絕,在<0.5h合理展開血液樣本送檢工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酸堿失調患者的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以及誤診率。

1.4?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酸堿失調患者診斷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展開處理,計數資料(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以及誤診率)行X2檢驗,以n(%)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檢驗組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100.00%)高于對照組(79.49%),誤診率(0.00%)低于對照組(20.51%)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酸堿失衡作為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就此種現象誘因加以分析,主要集中于代謝性酸中毒以及代謝性堿中毒兩方面[2]。酸堿失調的出現會對患者心血管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傷,所以于醫學中表現出較高重視度。針對此類患者對酸堿失調診斷及時有效性做出保證意義顯著。就代謝性酸中毒誘因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因為患者呈現出堿性物質丟失過多情況后,使得自身體內酸性物質呈現出一定程度增多,最終呈現出酸堿失調現象[3];就代謝性堿中毒誘因進行分析發現,選擇堿性藥物對患者服用或者準備存血對患者輸注后,患者存在概率表現出堿中毒現象;此外患有低鉀血癥以及氫離子丟失過多也會導致呈現出堿中毒現象?;颊呋加邪┌Y以及呈現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情況后,均會使得患者呈現出呼吸性酸堿中毒現象,此外因為過多使用鎮靜劑或者呼吸機管理不當也會導致患者呈現出呼吸性酸堿中毒現象[4]。

以往針對酸堿失調患者在實施疾病診斷期間,主要通過對其病情癥狀加以觀察以及進行病史詢問完成,但是此種方式表現出的誤診率較為顯著,從而在應用期間呈現出局限性的特點。而血氣分析檢驗方式的有效運用,經過合理檢測患者PH值,而對患者疾病類型加以判定,從而使得酸堿失調誤診率獲得有效降低,對應確保酸堿失調診斷準確率獲得顯著提升[5]。

本次研究發現,檢驗組診斷準確病例39例(100.00%);無誤診病例;對照組診斷準確病例31例(79.49%);誤診病例8例(20.51%);檢驗組酸堿平衡失調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誤診率低于對照組明顯,從而說明血氣分析儀的有效應用,能夠將傳統診斷單一弊端充分改善,使得酸堿失調診斷更具全面性以及針對性,可充分表明血氣分析檢驗方式運用于酸堿失調疾病診斷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血氣分析檢驗方式的有效運用,使得酸堿平衡失調疾病診斷準確率獲得顯著性提升,可充分促進酸堿平衡失調疾病早期治療以及患者預后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飛.呼吸系統重癥患者血氣分析及臨床意義[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5):61.

[2] 李軍,湯志遠,黃晉博,等.血漿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聯合血氣分析檢測對肺栓塞患者臨床分型的應用價值[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34):6735-6739.

[3] 李亞青.140例呼吸系統重癥患者血氣分析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3):2+6.

[4] 麻長林.120例呼吸系統重癥患者血氣分析及臨床意義[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6):36?-37.

[5] 劉瑞,常青,王躍文,等.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的課堂教學探索[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37(S2):210-212.

猜你喜歡
診斷準確率
核磁共振結合彩超對乳腺癌淋巴結轉移的診斷效果以及診斷準確率
陰道超聲結合腹部超聲診斷異位妊娠的臨床價值分析
產前檢查在妊娠晚期胎盤早剝診斷中的臨床效果
經腹部聯合陰道超聲對婦產科急腹癥診斷準確率的影響分析
肝臟增強CT與肝臟MRI在診斷肝癌準確率方面的對比研究
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在婦產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效果觀察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體檢測研究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內鏡技術診斷的臨床分析
探討肝臟增強CT與肝臟MRI在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乳腺浸潤性小葉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