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超聲評價及結果分析

2020-04-05 21:42禹君軍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糖尿病

禹君軍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超聲評價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檢測患者頸動脈超聲。結果: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IMT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IMCSA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斑塊檢出率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超聲價值明顯,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超聲;評價結果

【中圖分類號】R47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128-02

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較高,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大[1]。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是預測患者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手段[2]。通過超聲測量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可以反映患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和范圍以及相關并發癥風險。本研究選擇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檢測患者頸動脈超聲,探討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超聲評價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分為單純糖尿病組、單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多支病變組,依次為35例,15例,28例,22例。其中單純糖尿病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為44歲~74歲,平均年齡為(62.8±6.8)歲。單支病變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范圍為42歲~75歲,平均年齡為(63.2±6.9)歲。雙支病變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齡范圍為41歲~77歲,平均年齡為(63.5±6.3)歲。多支病變組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齡范圍為42歲~79歲,平均年齡為(63.8±6.7)歲。各組間數據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納入與排除:

納入:(1)患者臨床上確診為糖尿病,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確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歷完整。(2)患者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試驗工作。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代謝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精神分裂癥等嚴重精神障礙性疾病患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患者。

1.3?方法

納入的所有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患者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所有患者由同一位超聲科醫生采用相同的超聲儀器進行檢測,測量患者雙側頸總動脈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定義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為管腔內膜界面與中層外膜界面之間的距離,多次測量后取平均值。定義斑塊為突出于表面或厚度≥1.3mm,多次測量斑塊面積并計算平均值。

1.4?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IMT、IMCSA、斑塊檢出率情況。

1.5?統計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比分析相關指標,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各組IMT、IMCSA(內中模橫切面積)、斑塊檢出率對比

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IMT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IMCSA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斑塊檢出率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高發疾病,容易導致冠心病、腦血管病、腎臟病等疾病。高血糖狀態容易影響患者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等功能導致患者出現冠狀動脈損害,進而導致一系列心臟疾病[3]。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的程度較單純冠心病患者較重。頸動脈粥樣硬化常常容易伴隨發生于糖尿病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颊咄ǔT缙诔霈F動脈壁內膜增厚。因而臨床上通過超聲檢測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程度[4]。本研究探討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超聲評價效果。結果表明,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IMT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IMCSA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斑塊檢出率高于單純糖尿病組(P<0.05)。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高齡等均可導致患者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結果。冠狀動脈病變支數越多,雙側頸動脈斑塊發生率亦高。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便、經濟有效、可重復的優勢,因而臨床應用價值大。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頸動脈超聲價值明顯,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建龍,李月平,楊二冬,季甜甜,秦政,翟光耀,史冬梅,劉宇揚,周玉杰,成萬鈞.殘粒樣微粒膽固醇在2型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進程中的作用[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9,38(11):1091-1096.

[2] 王媛媛,張曉卉,尹新華.頸動脈及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9,39(06):1317-1320.

[3] 黃月華,何靖敏.血脂水平對穩定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癥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7):41-42.

[4] 郭旭,郭鳳靜,王曉鷗,熊艷華,蔣昆,鄭紅梅,張大慶.血脂水平對穩定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癥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8,47(11):999-1002.

猜你喜歡
糖尿病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論Ⅱ型糖尿病的形成與調治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
抽煙增加糖尿病并發癥風險
跟蹤導練(一)(5)
抽煙增加糖尿病并發癥風險
年輕瘦人糖尿病增多
糖尿病患者患癌幾率高
Ending teen smoking
11月微博活動話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