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2020-04-05 21:42胡文娟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人文關懷

胡文娟

【摘?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病例為本院重癥監護室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接收的呼吸衰竭患者,71例,對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35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36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的臨床效果,明確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觀察組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時間以及機械通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55%和17.14%,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26-02

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救治危重癥患者的主要場所[1],也就是說重癥監護室的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呼吸衰竭情況常見,在對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做好護理干預工作,以維護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本文主要探究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情況,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本院重癥監護室在接收的71例呼吸衰竭患者,對患者分組采用的方式為隨機方法,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35例和36例,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3例和22例,年齡區間為41-79歲,平均(62.53±8.43)歲;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5例和21例,年齡區間為44-80歲,平均(62.44±8.24)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沒有發現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呼吸監測、呼吸道濕化護理等,護理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原則。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具體如下:(1)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耐心向患者和家屬進行講解,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病情的了解程度,讓患者和家屬充分理解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積極和患者和家屬溝通交流,針對性疏導其負面情緒,多向患者和家屬講述治療成功案例,傳達正能量,減輕患者緊張不安、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起積極樂觀的態度,積極對抗病魔。(2)預防壓瘡護理。定時幫助患者翻身,預防某些部位長時間受壓出現壓瘡,勤換洗床單、被褥,保持衣物清潔干燥。(3)肺部感染預防護理。及時幫助患者將呼吸道的分泌物清理干凈,排除痰液,適當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以預防肺部感染。(4)家屬探視。安排上午10點半定時探視,探視人數一次只能一人,時間為半個小時,探視人員需要穿戴好防護設備,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情況。

1.3觀察項目和評價標準?(1)對比兩組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時間以及機械通氣時間。(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變化情況。焦慮評分(SAS):分數高,焦慮嚴重。抑郁評分(SDS):分數高,抑郁嚴重[3]。(3)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的軟件為SPSS22.0,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采用(%)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時間以及機械通氣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時間以及機械通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變化情況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55%和17.14%,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討論

隨著護理科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護理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護理服務是降低患者痛苦,改善預后的重要保證,因此在臨床護理中要選擇優質的護理干預模式來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尤其對ICU患者護理中,更需要提高護理質量[4-5]。人文關懷護理是一種先進的護理模式,在護理工作當中貫徹人文關懷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性[6]。我院對部分患者采用人文關懷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時間以及機械通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加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55%和17.14%,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本文的研究結果與陳彩霞,黃淑燕等學者[7]在相關課題當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就說明對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是可行的,可以將其作為臨床護理的優良選擇[8]。

綜上所述,對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效果顯著,可以盡快減輕患者的病情,減輕患者的癥狀,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和ICU入住時間,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避免患者出現多種嚴重的并發癥,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譚磊,夏高陽,席建宏.呼吸重癥監護室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價值研究[J].飲食保健,2019,?6(34):198-199.

[2] 李明思,龔雯.中醫特色人文關懷配合心理疏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狀態、希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7):1032-1036.

[3] 米日班·米吉提,帕娜爾·哈力木.人文關懷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9,6(45):182.

[4] 馮玉,茍霞.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9,6(22):118-119.

[5] 覃菁華.人文關懷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21):?2643-2645.

[6] 周刊.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4):12-13.

[7] 陳彩霞,黃淑燕,莊更容.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19,7(11):648-649.

[8] 馬敏捷.對ICU的呼吸衰竭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22):209-210.

猜你喜歡
重癥監護室呼吸衰竭人文關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無創正壓通氣對胸外科術后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
俯臥位通氣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集束化干預措施在預防ICU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分析
試論重癥監護室的實習帶教體會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