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正義是否可以脫離理論正義

2020-04-07 03:39袁航
商情 2020年5期
關鍵詞:蘇格拉底正義內心

【摘要】正義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關于該觀念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語言,即理論正義;一種認為是行為,即實踐正義。兩種正義觀念相互交織,但實踐正義終究不能脫離理論正義而獨立存在。

【關鍵詞】實踐正義? 理論正義

一、正義從何而來

正義,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其是來源于哪里呢?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來源于對事物之間相互的區別,最后通過語言體現出來。那么人類社會中正義概念的產生首先就需要有正義的行為和不正義的行為,人們對此兩種行為產生不同的感覺,并隨著語言系統的不斷發展而將這兩種不同的感覺表達出來,之后便在整個社會中傳播這種概念。作為一種概念,人類在不同時期又會賦予正義不同的內涵。比如古希臘是實行奴隸制的,也即當時的法律給予奴隸制以合法地位。而此時的蘇格拉底認為服從法律是正義的一部分,如“在公眾生活方面,在法律規定的一切事上他都服從首長的領導,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從軍遠征,他都以嚴格遵守紀律而顯著地高出于別人之上?!?那么這也就可以推斷蘇格拉底會認為當時法律所維護的奴隸制是正義的。而當今社會的人們則很難接受這一點。

既然正義是來源于人類社會的行為,隨著語言系統的成熟而最終產生,并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而內涵也隨之演變。那么正義的概念也就不是一下就產生而固定成型的。正義的產生無論在時間上,抑或是空間上都沒有一個節點,其以模糊的形態存在于人類社會,蘊藏在不同人的頭腦中。

二、正義的表達方式

一種概念要想讓人知道就必須將其表達出來,而人的表達有兩種,一種是語言,一種是行為。而正義作為一種抽象的概念當然也不列外,要想將自己對正義的認識表達出來,要么用嘴將其說出來,要么用自己的行為將其表現出來。

首先,我們看一下正義的第一種表達方式,即語言。希皮阿斯就堅持對正義的認識需要將其說出來,不然怎么談得上正義呢。如“但是關于正義,我準知道我現在所能說的是你或任何別的人所無法反駁的”“在你沒有把自己對于爭議的看法講出之前,你是聽不到的:你總是在嘲笑著別人,質問、駁斥著每一個人,這已經夠了,而你自己卻不肯把理由告訴任何人,無論關于什么事都不肯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希皮阿斯對抽象概念有著著迷的追求,我想這也同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是一樣的,即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先從概念入手,然后再根據這項標準判斷什么行為才是正義。

最后,正義的第二種表達方式,即行為。蘇格拉底對正義的看法則與希皮阿斯不同,其認為空談正義不如躬行正義。如“我從來也沒有停止表示過我自己對于正義的看法,難道你沒有覺察到嗎?”“如果說我沒有借著言論,至少我已借著行為把我的看法表示出來了,難道你不認為,行為比言論更有憑信的價值嗎?” 蘇格拉底并不執著于用語言來表達正義,而是通過行為來踐行正義。當他因米利托斯的指控而受審的時候,別的被告都,習慣于在庭上說討好法官的話,違法地去諂媚他們、乞求他們,許多人常常由于這種做法而獲得了法官的釋放,但蘇格拉底在受審的時候卻決不肯做任何違法的事情,盡管如果他稍微適當第從俗一點,就可以被法官釋放,但他卻寧愿守法而死,也不愿違法偷生。

三、實踐正義與理論正義的關系

從正義的起源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是行為出現,然后人們根據對行為的不同感受而逐漸劃分出了正義與不正義的行為,最后語言系統的成熟促使正義概念產生。從正義的表達方式看,正義有語言和行為這兩種表達方式。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正義我們可以認為是理論正義,而用行為表達的正義可以叫做實踐正義。

首先,我認為理論正義要早于實踐正義而產生。從正義起源的表象來看,先有了行為表現的正義,而后有語言表達的正義。實則不然。因為一種行為在人們對其有感受有理解之前它僅僅是一種行為。只有當人們理解的深度達到一定的水平,他們才能判斷一種行為是什么樣的行為。而人們的理解程度是受制于這個人乃至這個社會的語言水平的,當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的語言水平越復雜,其才能對一種行為的認識越深刻,對其內涵才有更豐富的認識。所以只有人類社會在觀念上個有了正義的概念,才談得上有正義的行為,否則那樣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

其次,理論正義和實踐正義是同一正義在不同時間段上的反映。上一段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理論正義先于實踐正義而存在,而本段則從微觀即個體的角度來論述。當蘇格拉底做著一件一件正義之事時,其踐行著實踐正義,其通過實踐將正義表達了出來。當蘇格拉底做議會主席的時候,他不讓群眾做出違反法律的決議來,為了維護法律,他抵抗了別人所無法忍受的來自群眾的攻擊。在蘇格拉底做出這些所謂的正義行為時,其在內心必然有正義的概念,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論正義,其能夠判斷一種行為是否為正義,進而做出選擇。也就是說,人的內心先存在了理論正義,進而根據這種理論正義選擇做出了相應的實踐正義。

最后,理論正義和實踐正義是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的。理論正義指導實踐正義,而實踐正義也在歷史進程中進一步豐富理論正義。

四、實踐正義不能脫離理論正義存在

從前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到,實踐正義與理論正義是正義在不同時間段上的反映,而且只有理論正義先存在于內心,才有了判斷某一行為是否為正義的標準,對人類社會有意義的正義行為才最終存在。所以實踐正義是不能脫離理論正義而存在的。蘇格拉底雖然只是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達正義,其并沒有用語言的形式將正義的概念說出來。但是,在蘇格拉底的內心實際上是存在著正義的概念的,也即理論上的正義。若蘇格拉底內心沒有理論正義的存在,其也就無法辨別自己的行為是否為正義。比如蘇格拉底不做假見證,不誹謗他人,不挑起朋友或同胞之間的爭論,不做其他不義之事。也就是說不行不義就是蘇格拉底內心的正義,正是基于這種內心的理論正義,蘇格拉底踐行著自己所認為的正義行為。

參考文獻:

[1] 色洛芬.回憶蘇格拉底(吳永泉譯)[M].商務印書館.1986:161.

作者簡介:袁航(1993-),男,河南鄭州人,上海大學法學院2017級國際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

猜你喜歡
蘇格拉底正義內心
[獵屠]代表正義消滅你
說話前,請用這三個篩子過濾一遍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故事兩則)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蘇格拉底的遺憾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內心不能碰的按鈕
一塊生銹的鐵
擁有強大的內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