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山天麻地理標志產品產業化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2020-04-07 17:50吳佳新周建華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5期
關鍵詞:英山縣天麻產業化

吳佳新 周建華

摘要 天麻是英山縣的道地藥材和地理標志產品,其優良品質的形成與產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條件有緊密的聯系。英山天麻產業發展具備一定的基礎,產業化發展前景良好。目前,英山天麻產業發展存在規范化種植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產業附加值低、林木資源消耗大等問題。發展英山天麻產業,需要進一步提高規范化種植面積,保證地標產品的質量;需要擴展、延長產業鏈,增加天麻產業的附加值;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需要探索代料栽培技術,保護林木資源,從而促進天麻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 天麻;產業化;問題;對策;英山縣

中圖分類號 F3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05-0182-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5.05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Gastrodia elata Bl. is an authentic medicinal material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in Yingshan County. The formation of its fine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iq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its origin.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odia elata industry in Yingshan has a certain foundation and a good prospect of industrializ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odia elata industry in Yingshan, such as small scale of standardized planting, low brand awareness, low added value of industry and large consump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To develop Gastrodia elata industry in Yingshan,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andardized planting area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landmark products; to expand and extend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increase the added value of Gastrodia elata industry; to strengthen brand building and enhance brand awareness; to explore alterna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o protect forest resources, so as to promote Gastrodia elata industrial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Gastrodia elata Bl.;Industrializ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Yingshan County

湖北省英山縣是中國藥材之鄉、生態示范縣,優越的生態環境適宜天麻種植。天麻是英山的道地藥材,人工種植有30多年的歷史。英山天麻以紅天麻為主,經檢測其浸出物、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含量高,水分和總灰分含量低,主要品質指標優于其他主產區。2018年,英山縣以“英山天麻”為名稱,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以此為契機,如何做大做強英山天麻產業,筆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找出了當前英山天麻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該縣乃至其他地區發展天麻產業提供參考。

1 英山天麻地理標志產品的基本情況

1.1 歷史淵源

據《英山縣志》記載:解放前英山大量外銷以天麻、茯苓為主的中藥材(約1 500排/a),1985年開始天麻的人工種植,1986年開始天麻的種子繁殖,1987年開始大量外銷香港、澳門等地。1986年開始,每月農歷十五,位于三省交界的陶家河鄉、兩省七縣的藥農和藥商來此趕集,交易的主要藥材品種有天麻、茯苓和蒼術。英山種植天麻歷史悠久,為中國天麻之鄉。

天麻、桔梗、茯苓和蒼術并列英山的名、優、特中藥材之首。天麻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并言“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酆陬^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訂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今有久服天麻藥,遍身發出紅丹者,是其祛風之驗也”。

1.2 產地生態條件

英山縣位于湖北省東北部,地處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全縣版圖面積1 449 km.2,轄13個鄉鎮(林場),313個行政村,總人口40.5萬。英山是中國茶葉之鄉、藥材之鄉、鄉村旅游示范縣、國家生態示范縣,是湖北旅游強縣、湖北省現代中藥材示范縣。

英山天麻優良品質的形成與英山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有著緊密的聯系。英山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林木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數1 966.1 h,年平均氣溫16.4 ℃,平均無霜期241 d,10 ℃以上積溫5 092.5 ℃·d,年均降水量1 403 mm,最高海拔1 729 m,最低海拔90 m。全年空氣優良天數360 d,是武漢周邊地區唯一沒有霾的地方。英山天麻種植區土壤為黑砂壤土,土壤呈微酸性,pH 5.0~6.0,有機質含量2.9%~5.1%,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種植地通常選擇在海拔500~1 500 m的大山中,仿野生天麻的生長環境下種植。

1.3 藥材性狀

天麻共分5個變型,分別是原變型紅天麻、烏天麻、綠天麻、黃天麻、松天麻[1]。經鑒定,英山天麻為大別山區紅箭天麻(屬紅天麻),長5~13 cm,寬2~5 cm,厚1.5~4.0 c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整,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腥膻氣味淡,味甜。

1.4 化學成分

天麻化學成分有香莢蘭醇、香莢蘭醛、天麻苷、多糖、維生素A類物質、黏液質[2]。含量較高的主要成分有天麻苷(天麻素C13H18O7)、對羥基苯甲醇(C7H8O2)等。2018年,經對英山陶家河鄉陶河村送檢的天麻樣品進行檢驗,發現水分含量12.7%,總灰分2.0%,二氧化硫殘留量未檢出,浸出物20.8%,按干燥品計算天麻素和對羥基苯甲醇的總量0.63%,檢測結果表明各項指標明顯優于2015版《中國藥典》標準。

1.5 藥效功能

天麻作為傳統中藥,味甘性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之功能,主治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頭痛眩暈、手足不遂、肢體麻木、風濕痹痛,屬平肝息風藥[3]?,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天麻具有鎮痛、鎮靜、抗驚厥、降血壓等作用?!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一部)收載的1 493個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中,以天麻為主要成分的有14個品種,如天丹通絡片、天丹通絡膠囊、天菊腦安膠囊、天舒片、天舒膠囊、天麻丸、天麻頭痛片、天麻鉤藤顆粒、天麻首烏片、天麻祛風補片、天麻醒腦膠囊、天麻丸、半夏天麻丸及全天麻膠囊等[3]。

2 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前景

1985年開始,英山天麻由野生轉為家種,產量逐年提高。2017年,英山縣為了提高中藥材產業發展水平,促進中藥材由種植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建立中藥材強縣,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現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意見》,為英山天麻產業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截止2018年,全縣天麻種植面積1 000 hm.2,年產量1.2萬t,年產值1.5億元,種植區域廣泛分布于11個鄉鎮、2個林場,共313個行政村,參與種植的農戶達14 500戶。2018年英山天麻成功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將中藥材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成立了天麻等各種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大力推行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了一批中藥加工的龍頭企業,為天麻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天麻三大主產區總產量在2 500 t左右,天麻每年總需求量在3 000 t左右。一是天麻作為常用名貴中藥,市場需求依然緊俏。二是天麻已從單純的藥用走進了保健品行列,而保健品的開發應用市場巨大,潛力無限,天麻茶、天麻飲品的市場熱銷,開拓了天麻的深加工途徑,可以消耗大量的商品天麻。三是西方主流社會對植物類(含真菌)藥材越來越認可,天麻出口量會不斷增加。英山縣天麻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技術先進,據調查,山區種植天麻平均產值約225 000元/hm.2,純收入約120 000元/hm.2,效益比較明顯。綜上所述,在有效保護林木資源的前提下,天麻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3 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標準化意識不強,規范化種植規模小

2017年,英山縣藥材和繭絲綢產業化辦公室根據國家《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起草出臺了《英山天麻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該規程從場地選擇、種麻選擇、栽培時間、用種量、栽培方法、溫濕度調節、防寒防旱排澇、病蟲害防治、采收、貯藏、加工等方面,對英山天麻種植提出了規范化的要求。規模大的種植戶雖然能自覺按照技術規程組織生產,但是更多的小規模種植戶執行情況不平衡,影響英山天麻的整體質量,從而影響英山天麻的品牌效應。

3.2 龍頭企業不強,產業附加值低

目前全縣天麻產業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鮮天麻和初加工產品的銷售收入,天麻深加工企業不強,深加工能力不足,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經常出現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極大地挫傷了麻農的生產積極性,影響整個天麻產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3.3 品牌建設力度不大,品牌知名度低

英山天麻是英山的名、優、特產品,2018年才成功申報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縱觀全國,其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不夠,需要加強品牌建設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3.4 林木資源消耗較大

傳統方法種植天麻需要砍伐相當數量的木材做菌柴,據測算,種植1 hm.2天麻約需要30萬kg木柴,相當于砍掉14萬m.3樹木。傳統的天麻種植方法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大。

4 產業化發展的對策

圍繞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開發,促進英山天麻產業化發展,提升產業化水平,在分析英山天麻產業化發展面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以下相應的對策。

4.1 提高規范化種植規模,保證地標產品的質量

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快土地流轉,提倡規?;N植水平,制訂獎補政策,發揮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引領作用,保證所有種植戶都能按照《英山天麻生產技術規程》進行規范化種植和初加工,從而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為下游企業提供品質優良、質量穩定的產品,擴大英山天麻的影響力[4-9]。

4.2 擴展、延長產業鏈,增加天麻產業的附加值

2018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關于征求將黨參等9種物質作為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意見的函》中提到,擬將天麻按照食藥物質管理[10]。通過招商引資和政策引導,發展壯大中藥飲片加工、中藥材養生保健等龍頭企業,發展大健康產業,支持企業引進現代化設備和技術,開發天麻新藥品,延伸產業鏈,開發天麻的健康食品、日用品,擴展產業鏈,增加天麻產業的附加值。

4.3 加強品牌建設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市場監督、藥監、藥材產業辦等相關部門要加大英山天麻地標產品的保護、宣傳工作。藥材產業辦要制定英山天麻地標產品的保護管理辦法,市場監督、藥監等部門要從天麻生產、加工、市場銷售各環節加強監督管理,打擊制售假劣藥材行為,維護品牌形象。利用各種藥交會、產品推介會、經貿洽談會等平臺及新媒體,宣傳英山天麻品牌,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4-9]。

4.4 探索代料栽培技術,保護林木資源

傳統方法種植天麻需要砍伐一定數量的木材做菌柴,對生態環境破壞極大。全縣板栗園每年修剪掉的廢枝不計其數,要探索天麻代料栽培方法,充分利用這些板栗廢材作為菌材,變廢為寶,引導麻農從傳統森林資源消耗型到節能降耗生態環保型結構調整,走生態友好型天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之路[4-9]。

參考文獻

[1]何海艷,王玉川,丁培超,等.我國天麻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障礙與途徑研究[J].村鄉科技,2018(35):19-21.

[2]李云,王志偉,劉大會,等.天麻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山東科學,2016,29(4):24-29.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4]李嘯浪,王璐,盧博禮,等.貴州天麻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熱帶農業,2018(5):19-22.

[5]張家瓊.昭通市昭陽區天麻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17):78-79.

[6]查孝柱,王德群,毛小明,等.天麻生產與資源和技術的關系[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1(2):9-10,24.

[7]冉勇軍,王紹柏.宜昌天麻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前瞻[J].湖北林業科技,2012(2):61-62,73.

[8]張如義,呂向陽,陳艾夢,等.四川省內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180-182,212.

[9]芮瓊,劉玲.安徽省中藥材產業扶貧的實踐與思考[J].滁州學院學報,2018,20(5):16-18.

[10]張曉莉.云南天麻產業精深發展又邁一步[J].云南農業,2019(6):94.

猜你喜歡
英山縣天麻產業化
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新進展
你知道食天麻會引起“藥駕”嗎?
天麻無根無葉也能活
湖北省英山縣黃梅戲劇團
游英山縣馬鞍寨
防疫滿分
觀賞石產業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機緩釋肥產業化邁出大步
HPLC-RID法同時測定天麻丸中3種成分
系統產業化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