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運用大數據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路徑研究

2020-04-14 04:42林夏
經濟研究導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智能化政府

林夏

摘 要:隨著大數據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運用大數據來量化管理的思想日漸深入人心,新時代下如何促進地方政府工作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當今討論的熱點問題。討論大數據對地方政府進行社會治理的重要性,繼而對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在利用大數據進行社會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關的提升路徑,即要增強和完善大數據在獲取和傳播過程中的規范性,要以配套法律保證政府及個人的信息安全,要從技術層面提高地方政府智能化治理水平。

關鍵詞:地方政府;社會治理智能化;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D6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3-0158-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要切實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數據強國。因此,新時代的地方政府要提高大數據意識,就要做到加強法律建設的頂層設計,完善數據傳播的規范性,提升硬件設施的技能性等,以此提高地方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智能化水平,提供讓群眾更滿意的公共服務。

一、研究背景

大數據是指數據大小已難以用常規手段對數據信息記錄、管理、儲存以及分析的數據,是“類型復雜、體量巨大、高速增長、具有高價值性的數據集合”。智能化可理解為智能應用,是指通過統一視圖進行實時的信息處理。社會治理的智能化與傳統治理模式不同,是基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來收集、管理、分析社會問題,以此有針對性、前瞻性地幫助政府部門提高社會治理工作效率,使決策更有效。這種解決方案不僅實現了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的創新,也更好地回應了當下新時代社會中不同群眾所反映的不同社會問題以及不同社會需求。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已然密不可分,與傳統的地方政府管理相比,大數據的介入改變了原有的政府管理的結構和方式。傳統政府管理結構是縱向等級式的管理結構,各政府部門間信息不互通,橫向交流匱乏,通過大數據,可建立一個關于各級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統一合作的信息共享平臺,這不僅簡化了煩瑣行政流程,也使地方政府治理結構傾向于扁平化管理。面對海量信息數據,如何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挖掘且有效的整合,快速準確地形成報告并提出實施性較強的可參考決策,這些無不在要求地方政府運用好大數據技術來提升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以此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因此,如何在新時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將社會治理向智能化方向推進,是現在當前地方政府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我國地方政府社會治理智能化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發展現狀

自李克強總理提到要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起,我國各地方政府就已積極地開始學習和利用互聯網資源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社會動態、分析公眾思想發展與行為動向,增強公眾的信任與支持,為實現新時代的“智慧型”政府做出努力。

1.公共服務供給對象更滿意——以杭州市“政務服務網”為例。所謂政府互聯網服務,就是指政府部門通過應用由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互聯網的方式來實現政務工作所追求的科學決策、精準治理、高效服務的目標,以此來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杭州市政府正是通過網絡技術平臺和大數據共享,將各種公共服務或審批流程集中起來,加速跨部門并聯辦公。通過公共服務的網絡化集成,不同層級和職能部門壁壘被拆除,將原來的條塊分割政府機構變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實行線上線下兩種模式的互補融合,縮短民眾排隊時間,降低公共資源交易運行成本,真正實現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完善了讓“信息多跑路、民眾更滿意”的公共體系。杭州市政務服務網還設置了群眾評價反饋模塊,群眾可根據網絡辦事體驗經行自主評價,通過群眾的服務評價機制,倒逼工作人員提升服務質量。大數據的共享與運用使得公共服務質量提升、辦事效率提高、群眾體驗改善,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都有很大的提升。

2.公共安全事件管理更及時——以蘇州市“社會治安系統”為例。公共安全危機具有高突發性、強破壞性、涉及面廣等特點,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無辜的群眾將面臨巨大的財產乃至生命的威脅,處理不當的地方政府會面對社會輿論的問責壓力。因此,充分利用大數據來預測危機、打擊犯罪市地方政府治理的一個重要內容。蘇州市曾連續十年被評為“社會治安安全市”,打擊處理案件數、刑拘轉補率、技術支撐率均為全省最高,現行命案破案周期縮短為5天,命案破案率高達99.16%”。這與蘇州市獨特的社會治安系統,即多渠道的大數據采集和最快捷的數據處理手段是密不可分的。蘇州警方花了十年的時間搭建覆蓋城鄉的信息化防控網絡,基層派出所的民警也可借助警務工作平臺,只需1次上門便可完成多種警種下派的信息采集任務;借助GPS等網絡技術,可追尋每一輛出租車的行駛軌跡;30多萬個社會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集車輛檢查、號牌識別、自動對比、報警顯示等功能于一體,可以對人、車等全天候、動態化的監控。

(二)存在的問題

1.數據的來源及使用的相關制度不夠完善。地方政府在治理過程中,所采用的原始數據來源無法保證,數據獲取的渠道也無法保證,因此無法確定所有的數據信息都是來自于高質量且合法的數據庫。由于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化水平差異較大,信息共享存在難度。如一些偏遠地區的基層政府本身信息化水平也較為低下,因此無法保證其及時地收集、分享政務公開信息,為完成“指標任務”而提供的政務信息的真實性與數據的準確性也無法保證。

2.被高度數字化的政府及公民個人信息存在安全隱患。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不僅加快了信息獲取的速度,同時也增加了信息暴露的隱患。違法利用網絡信息資源,一味追求利益而非法獲取大量隱私數據并販賣的網絡平臺屢見不鮮,背后原因主要是國家強制性規范干預不力,也存在官方數據平臺較少且技術實力較弱等原因,這不僅威脅到政府與公民個人信息的安全,也會阻礙大數據產業的成長。因此,如何在激發大數據創新性利用的同時,兼顧安全與自由、國家利益與個人隱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3.大數據分析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匱乏。截至目前,“大數據人才”在全球范圍內仍屬于稀缺資源,我國地方政府有關大數據的研究和運用的人才則更是緊缺。在大數據時代,熟悉辦公自動化、靜態網站和社交媒體運營的政府IT人員如何更新知識和武裝技能值得關注。在信息技術產業中,與互聯網巨頭相比,政府部門并不占主導地位,因此,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是大數據地方治理的關鍵問題之一。

三、提升地方政府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的路徑分析

第一,增強和完善大數據在獲取和傳播過程中的規范性。加大地方政府在數據開放邊界與使用規范的力度,需要地方政府以政策、制度來引導、規范及保障公民隱私與數據安全。加快推出地方數據公開負面清單,明確數據獲取者、管理者、使用者各自權責,劃清自由和隱私的邊界范圍。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決定大數據能否有效聚集、存儲和應用,地方政府可在原有的電子政務平臺上,加強政務云計算平臺技術,搭建地方政府政務信息內網與數據開發外網的安全保障系統,強化技術支撐,以維護地方數據隱私安全。涉及公共安全與個人信息的數據采集、存儲與使用等流程中使用管理的責任主體與用途范圍及邊界等,應進行嚴格的監控。

第二,以配套法律保證政府及個人的信息安全。健全數據安全保障的相關法律,完善地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我國地方政府可以借鑒英美等國家相關經驗,為數據設計安全開放周期,細化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的獲取、上傳、挖掘開發等方面的規范要件。明確事關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的數據獲取方式與使用范圍,完善數據存儲與使用方的權責邊界,對濫用、異化、泄露個人信息與國家數據等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制定地方政府數據資源管理法,完善地方政府數據資源管理、各級政府網站建設規范與安全等級等規范。新時代下的數據流動性更強,應健全網絡數據安全保障制度法規,形成多層次、多角度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網絡數據安全法律體系。

第三,從技術層面提高地方政府智能化治理水平。地方政府治理中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難點與突破點,不僅是地方政府治理思維的再造,更為緊迫的是相關技術支撐。技術層面的提高不僅包括大數據的采集與分析系統方面的“硬技術”設備,還包括滿足大數據挖掘與發展所需要的“軟設備”——技術人才。具體提高方式:一是可利用地方政務網站、政務APP 等方式,聘請擁有大數據處理技術的人才主動參與地方智慧城市建設;二是地方政府還可以優先選擇一群國內先進企業或知名外國企業合作,發揮政策支持等優勢培養當地的大數據信息技術人才;三是地方政府支持本省“211”“985”高校建立一些大數據重點研究組,開設相關的應用專業,或鼓勵本科、高職、中職院校與地方政府部門或企業合作,培養大數據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地方政府治理現代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

[3]? 孫柏瑛.當代地方治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 趙淑梅.“大數據”與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J].江西社會科學,2014,(6):11-15.

[5]? 王山.大數據時代中國政府治理能力建設與公共治理創新[J].求實,2017,(1):51-57.

[6]? 吳湛微,禹衛華.大數據如何改善社會治理:國外“大數據社會福祉”運動的案例分析和借鑒[J].中國行政管理,2016,(1):118-121.

[7]? 馬亮.大數據治理:地方政府準備好了嗎?[J].電子政務,2017,(1):77-86.

[8]? 孫宇.互聯網技術如何助力公共服務創新?[J].電子政務,2018,(4):78-84.

[9]? 李文彬,陳醉.大數據時代的地方政府數據應用[J].行政論壇,2016,(6):13-19.

猜你喜歡
智能化政府
一種智能化移動學習系統的設計思考
智能化儀器儀表的翻轉課堂設計
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閱讀教學“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閱讀教學“智能化模式”初探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