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跨文化教學理念融入初探

2020-04-14 05:01鄧永平
戲劇之家 2020年3期
關鍵詞:跨文化教學課堂

鄧永平

【摘 要】本文從跨文化教學理念的必要性、緊迫性入手,分析了跨文化教學認識存在的誤區并探索了教師角色的定位、教學方法的轉變以及課堂設計的方法,從而順應時代要求,實現新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跨文化教學,課堂,教學者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143-02

作為一種國際教育發展的新理念,跨文化教育在21世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來越明顯。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跨文化教育的理念應該融入學校的教育體制和各門課程的教學,尤其是外語教學,因為外語教學服務于社會發展和個人需要的一個重要表現就在于將跨文化情感、態度、知識和能力培養確定為其最終目標。(張紅玲,2012:4)我國也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專門人才、復合型人才、國際化人才方面對新時代的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培養更高素質的人才使得高校英語教學者任重而道遠。

一、關于跨文化教學認識的誤區與對策

Michael Byram指出,作為一名老師,未必需要在知識上成為全才,但必須要非常熟悉各種技能,懂得如何教授這些技能。(王強,2016:12-17)所以教學者如何快速系統地掌握這些教學技能,幫助學生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基礎上去思考、表達和總結跨文化交際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是目前需要花大力氣探究的課題。

跨文化交際是一個大的范疇,要想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跨文化能力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相反,教學者首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確定現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在駕馭教學資料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思想,有系統、有計劃地備課。Byram認為,如果單純靠教師努力來改變教學格局,的確不容易??墒?,與其他教師一起合作,那就容易得多,而且更有意義。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跨文化教學目標,教師們形成自己的學術教學研究團隊,集思廣益,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種備課形式恰恰是當今所缺乏的。教師如果各自為營,自認為琢磨出了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是非常低效的行為,即僅有talent是不夠的,還需teamwork 以及集體的 intelligence。教學研討和無私分享在這一環節顯得至關重要。

此外,在跨文化教學環節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并非是給學生提供與文化相關的信息資料,而是有效的引導者,帶領學生從大量資料中尋找信息,與本國文化進行比較分析,找出異同,并在與其他老師互動和同學交流中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推理,從而使教學內容和學習過程達到有機統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而教師在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多角度有針對性地發掘教材每一單元的主題所涉及的人文內涵和文化背景,展開相關方面中西文化知識的介紹和對比分析,進行文化輸入及拓展,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意識到英語學習中人文內涵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逐漸增強自身文化底蘊,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和樂趣,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增強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英語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提高已成為全國各高校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兼備的人才是我們的培養目標??缥幕浑H能力的培養需要英語教學者不斷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需求進行分析,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模式方面不斷創新,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有效促進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或模式,選用適當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會得到改善。

二、跨文化教學、教師與課堂

王守仁指出,跨文化交際可以采取隱性教學,即語言技能課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的內容。中外文化知識課程的開發和建設要放到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缥幕浑H不僅僅是為了進行有效交際,還有增進國際理解的功能。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 Berman 認為,通過外語學習,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某種工具性技能,還“可以成為更好的思索者,這正是教育的目的所在”。(Berman 2010)因此,大學英語課堂不能只是語言技能訓練場所,而是學習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同時也要展開對語言-文化內容以及這一學習過程的分析和思考。所以,在外語教學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師要創作一個實踐共同體,組織學生參與一種社會生活的共建,置身于有意義的解決問題的活動之中,而非一種機械被動的旁觀者。教師在傳授語言的形式和運用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進行批判性思考,逐漸熟悉不同語言對世界的詮釋和思考方式,理解不同的詮釋源于其所處的文化背景,并在價值觀、態度和信念等方面形成獨特的視角和認識。

跨文化教學的實施是對傳統外語教學的突破,大學英語既是高中英語學習的延續,又是對已有語言知識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超越。所以不可避免地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培養跨文化意識和敏感度的關鍵環節。從學習者需求層面來說,語法、詞匯、課文結構等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傳統教學方法正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教師創新課堂、注入文化元素并采取靈活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順應時代并滿足學生需求。所以教學的目標不能局限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而是應該增加理解文化內涵和增強文化意識的環節,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為語言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關系是可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通過跨文化學習,學習者既可以提升語言技能,又能夠增強溝通能力,還能在對比中培養觀察力、理解力和分析力。在教學內容上需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從語言到文化再到交流,逐步進階,由提高自我文化意識和文化差異敏感度、培養跨文化觀察力和理解力逐步過渡到增加跨文化批判意識和跨文化分析能力訓練。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環節設計者應該始終將學生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和技巧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就需要教師選擇、安排和設計教學活動和流程,并與教材相結合,以傳統的引導式教學作為基礎,引入并逐步增強體驗參與式教學,教學設計也不應該是機械固定的,也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靈活及時地調整和改變,根據學生反饋和課程時間安排減少或增加活動??缥幕浑H教學如果設計得當,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更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三、結語

教學方法的靈活選擇,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最終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缥幕虒W作為教學者承擔的新時代使命,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使他們最終實現人格素養的提升。所以如何將跨文化教學模式有機高效地融入大學外語課堂教學,打造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高效英語課堂,是高校外語教師必須進行大量課堂實踐和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張紅玲.以跨文化教育為導向的外語教學:歷史、現狀與未來[J].外語界,2012,(2):2-7.

[2]王強.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教育理念—Michael Byram教授訪談①[J].中國外語,2016,(3):12-17.

[3]曲鑫,張鳳娟,王旭.“拔尖實驗班”的大學外語培養模式探索和教學效果研究[J].中國外語,2013,(5):13-18.

[4]仲偉合,王巍巍.“國家標準”背景下我國英語類專業教師能力構成與發展體系建設[J].外語界,2016,(6):2-8.

[5]王守仁.當代中國語境下個性化英語教學的理念與實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4):1-4.

[6]何蓮珍,林曉.高等教育環境下外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現實困頓和解決途徑[J].現代外語(雙月刊),2015,(1):83-92.

[7]付小秋,張紅玲.綜合英語課程的跨文化教學設計與實施[J].外語界,2017,(1):89-95.

[8] Magnan,S.Reconsider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for national goals[J].The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7,91(2):249-252.

猜你喜歡
跨文化教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嘻游課堂
嘻游課堂
賓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跨文化交際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讓文化意識的養分澆灌小學英語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