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小學生計算出錯原因與糾正方法

2020-04-14 04:44楊蘭芬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0年10期
關鍵詞:計算錯誤

楊蘭芬

內容摘要:一、原因分析:1、學生計算“粗心”的表現2、教師對算理教學重視不夠3、口算訓練不夠? 4、學生注意力不高5、思維定勢的影響6、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7、不良學習心態的影響 二、采取的措施:1、改變學習心態2、注重算理的理解? 3、加強基本功的訓練4、加強口算,注重估算和驗算 5、重視錯例收集6、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計算錯誤? 出錯原因?? 糾正方法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計算,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在小學階段,計算貫穿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我在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一直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下面談一談農村小學計算題教學的點滴體會:

一、教學現狀

我從教30年來,一直擔任著數學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老師深有同感,學生計算題得分率并不高,有時令我們老師大吃一驚。學生在完成一套試卷中,常常26分的計算題,有些學生僅拿到幾分,個別學生對計算題產生害怕心理,看到數據大一點的干脆不寫,由于計算錯誤太多導致成績低下。

二、原因分析

1、學生計算“粗心”的表現

平時在批改作業中,學生因為馬虎計算錯誤屢屢發生。例如:53-35=(? ),學生容易寫成0,0.8+2=(? ),學生容易寫成1。又如24×5=(?? ),67+43=(? ),受100這個整數的影響,學生會算成100,錯誤的答案就這樣產生了。我感觸最深的是: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一課時,許多學生都能掌握計算圓柱的表面積、體積的方法,根據公式正確地列出算式,就是在計算中出錯導致失分。

2、口算訓練不夠

我們學校有11位數學教師,其中有4位在平時教學中,能夠做到課前3分鐘的口算練習,他們所教班級學生每次數學檢測中,學生計算題得分均比別班高。實踐證明: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和速度的快慢,與他口算能力的強弱是成正比的。因此,必須扎扎實實地加強口算訓練。

3、教師對算理教學不夠重視

實踐證明:在平時的計算教學中,那些既掌握計算方法,又理解算理的學生,算得又對又快。

4、學生注意力不高

對于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表現為書寫與思維不同步,注意力不集中在筆尖上,而是一方面手在抄寫,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另一題,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這一心理特點,使他們容易產生計算錯誤。

5、思維定勢的影響

思維定勢既有著積極的作用,又有著消極的影響。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則主要依賴感性經驗的傳遞,受思維定勢影響更大。在計算方面,看不到題目的變化與獨立性,仍以舊經驗去解決問題。例如:25×4=100是一個強信息,很多學生在計算24×5時也等于100。125×8=1000也是一個強信息,當學生計算125×8÷125×8時,部分學生會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

6、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計算正確的重要條件。良好的作業習慣包括認真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檢驗習慣。由于學生的這些習慣沒有養成,所以容易造成錯誤。

7、不良學習心態的影響

有些學生認為計算題枯燥乏味,是“死題目”不需要動腦筋,忽視對計算題的分析、檢查和驗算。還有些學生存在懶惰心理,不愿多寫一個字,無論數字大小,一律口算,懶得拿起草稿,甚至沒有專用的草稿本,一看題目就直接出結果。

三、采取措施

1、改變學習態度

教會學生從內在找原因,不要養成凡事找“借口”的習慣,避免用“粗心”二字給自己貼標簽,讓孩子們知道計算出錯說明知識不牢固,學習上需要更加努力。

2、注重算理、算法的理解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過于急于求成。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計算法則,沒有講清算理。算理和計算法則是計算的依據,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立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而掌握法則的關鍵在于理解,既要知道怎么算,更要知道為什么這樣算。

3、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計算的基本功的練習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達到熟練程度,收到好的效果。每節課做好課前3分鐘的訓練,可以采用點名、小組賽、搶答等形式,由易到難,長期堅持,學生的計算能力會逐步提高。在計算中,有必要引導學生發現一些運算技巧,并會靈活運用,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加強口算、注重估算,習慣驗算

口算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礎,筆算教學是在口算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如果學生口算不熟練,就會影響學生筆算的能力,因此從加強學生口算能力開始。在計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先估算,后計算的良好習慣。但是,估算只能發現計算中的明顯錯誤,不能代替驗算和精算,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把估算,計算和驗算有機結合起來。

5、重視錯例收集和分析

有一位普通人問:“世間什么東西最寶貴?”一位圣人說:“錯誤”,他又問:“什么最廉價?”圣人說:“還是錯誤”。平時批改作業時,教師養成記錄錯題的習慣,同時教會學生有《錯題本》,從中發現共性錯誤,找出典型錯例,然后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加強訓練,這樣既達到“治病”也達到“防病”的作用。

6、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答題規范,自覺驗算的好習慣??梢詮娜缦聨追矫嫒胧郑海?)仔細審題的習慣。教育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再動筆計算。(2)仔細檢查的習慣。教會學生從題目入手,先檢查運算符號,再檢查數字是否抄錯,再進行驗算,看達到檢查的目的。也可以不看計算過程,把題目再做一遍,看結果是否一致。(3)認真書寫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凡是作業即使是寫草稿,也得書寫工整。

總之,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需要一個漫長細致的過程,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堅持不懈。

猜你喜歡
計算錯誤
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及教學措施
淺談小學生計算錯誤原因及對策
小學數學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小學數學計算錯誤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略談小學生計算錯誤的成因及對策
規避計算錯誤 提升數學素養
淺議小學數學計算錯誤分析及策略研究
小學中年級數學計算錯誤規避探究
小學生計算錯誤原因分析及改進方法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