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臨床分析

2020-04-17 10:44潘祖源
健康大視野 2020年5期
關鍵詞:螺旋桿菌幽門息肉

潘祖源

【摘 要】??? 目的: 通過對2006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來我院行胃鏡檢查發現息肉,并經取病理活檢證實為炎性纖維性息肉的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與隨機選擇2006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0日的單純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做對比分析,以研究分析炎性纖維性息肉的相關臨床特點。 方法: 將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否合并幽門螺旋桿菌與單純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做對比分析(t檢驗,以P=0.05為檢驗水準)。? 結果: 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好發部位為胃竇、十二指腸;發病年齡在23-68歲之間,將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是否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臨床資料分別做t檢驗,發現年齡、性別兩組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發生炎性纖維性密切相關(P<0.05)。 結論: 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好發部位為胃竇、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與炎性纖維性息肉的發生密切相關。

【關鍵詞】? 炎性纖維性息肉;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81-01

炎性纖維性息肉是發生在消化道的少見良性病變,現普遍觀點認為其發生與創傷、感染等密切相關,本文意在通過對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與50例單純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做對比分析,以研究炎性纖維性息肉的臨床特點,以便指導臨床工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為2006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0日來我院行胃鏡檢查發現息肉,并經取病理活檢證實。對照組患者為2006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0日的胃鏡檢查為單純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

1.2 方法 將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相關資料與單純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進行比較,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好發部位以及是否合并幽門螺旋桿菌等。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將P<0.05視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研究發現50例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好發部位為胃竇、十二指腸;發病年齡在23~68歲之間,將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是否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臨床資料分別做t檢驗,發現年齡、性別兩組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發生炎性纖維性密切相關(P<0.05)。

3 討論

炎性纖維性息肉是發生在消化道的少見良性病變,該病多發生于成年人,好發年齡段為2-90( 中位年齡63) 歲。發病部位可遍布整個消化道,但以遠端胃和回腸為主 [1] 。它既往又被稱為嗜酸性肉芽腫、炎性纖維樣息肉、嗜酸性胃腸炎、炎性假瘤、伴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的胃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等 [2] 。其最早于1949年由Vanek等首次報道,他們在報道6例胃息肉樣肉芽腫病變時將其命名為“胃黏膜下層肉芽腫伴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隨后Helwig、Ranier等系統地研究了該病,并將其命名為IFP而被人們廣泛認可。2010年《WHO消化系統腫瘤病理學和遺傳學》第4版分類中將其歸為腸道間葉源性腫瘤 [3] 。該病臨床癥狀并不典型,如消瘦、腹痛、便血、腹部腫塊、胃腸道梗阻及導致腸套疊等,部分患者也可并無特殊癥狀,僅是在內鏡檢查時偶然被發現,內鏡檢查可發現, IFP常表現為一突向管腔并表面光滑的腫塊, 伴其表面黏膜糜爛;故術前診斷較困難,診斷該病時需結合患者病史資料、內鏡結果、影像學結果,確診需依靠術后病理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故臨床上常將其誤診為惡性腫瘤或炎性增生性息肉, 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在臨床工作中, 人們將IFP誤診為炎性增生性息肉, 是因為對IFP的認識不足, 炎性增生性息肉是以粘膜上皮增生為主的病變, 而IFP卻是間質增生性病變, 二者在臨床上不易區分。其發病機制一直未能完全明確,現普遍觀點認為其發生與創傷、感染相關,為炎癥修復的良性病變結果,一些學者的發現IFP的發生與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α( PDGFRα) 基因激活突變有關 [4] 。IFP的確診主要依靠病理組織學診斷, 該病顯微鏡下主要表現為肉芽組織、大量新生毛細血管, 并可見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白細胞浸潤 [5] ;組織學上主要由明顯增生的梭形細胞、大量的炎癥細胞和彌漫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網組成, 其中炎癥細胞含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本研究發現炎性纖維性息肉患者的好發部位為胃竇、十二指腸;發病年齡在23-68歲之間,息肉以單發居多,直徑大小以小于0.5cm為主,這與Ehman EC等相關研究吻合 [6] ;研究發現炎性纖維性息肉的發生與合并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密切相關,因此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在炎性纖維性息肉的治療當中尤為重要。大量相關研究表明炎性纖維性息肉為良性病變,其治療首選手術, 將腫物完整切除, 既能有效緩解癥狀, 又能取得明確診斷. 內鏡下息肉摘除術是一種理想的方式, 但有并發切除不完整、術后復發的可能。

參考文獻

[1]? 孫琦、孟凡青等.炎性纖維性息肉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1 .10.

[2] Lasota J,Wang ZF,Sobin LH,et al.Gain-of-function PDGFRA mutations,earlier reported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re common in small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s.A study of 60 cases[J].Mod Pathol,2009,22( 8) : 1049-1056.

[3] 1 周曉軍, 樊祥山. 解讀2010年消化系統腫瘤WHO分類(Ⅰ).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1; 27: 341-346.

[4] Daum O ,Hatlova J,Mandys V,et al.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and molecular genetic features of 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s ( Vaneks tumors) [J].Virchows Arch,2010,456( 5).

[5] 劉復生、 劉彤華.腫瘤病理學.北京吹科人學中國協和醫科人學聯合出版社.1997.

[6] Ehman EC,Kaplan KJ,Kim BD,et al.Multifocal 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s of the ileum[J].Am Surg,2010,76 ( 12) .

猜你喜歡
螺旋桿菌幽門息肉
遠離幽門螺旋桿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體檢者消化道癥狀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息肉雖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宮內膜息肉嗎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的相關性分析
口腔與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
ER、PR、Ki-67在絕經后子宮內膜息肉中的表達
息肉樣黑素瘤一例
不同胃黏膜病變中TFF3表達與幽門螺桿菌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