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刨花楠與桉樹混交造林的生長效應研究

2020-04-19 13:57李淵順
綠色科技 2020年1期
關鍵詞:材積保存率刨花

李淵順

(福建省安溪豐田國有林場,福建 安溪 362411)

1 引言

刨花楠(Machiluspauhoikanehira)為樟科潤楠屬樹種,也叫刨花樹、竹葉楠,其生長迅速,適應性較強,在海拔800m以下、土層深厚的山地均適宜生長。刨花楠外型美觀,春梢為紅色,木材紋理直,結構較細,刨面光滑,既可作為園林綠化樹種,又可用于家具用材。且其木材經過泡水,能產生一種黏液,可作為化工原料[1]。因此,刨花楠具有廣泛的用途,極具推廣前景。目前,從國內的文獻報道來看,有關刨花楠樹種的研究主要在天然林生長、材性、生物量及生長規律等方面,針對刨花楠栽培,尤其是混交林栽培的還少有報道。鐘全林等[2]就造林方式對刨花楠生長的影響做過研究,表明刨花楠幼樹耐陰,可適當密植;劉國武[3]通過對桉樹間伐后套種刨花楠,結果顯示刨花楠是適應林下套種的;周宗哲[4]研究表明,刨花楠福建柏混交林對提高林地肥力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利用已經營造4 a的刨花楠桉樹混交林,通過比較分析其生長量及土壤肥力,探討刨花楠桉樹混交復層林栽培技術,為進一步推廣營造復層林提供方法和技術。

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安溪縣東北部的安溪豐田林場下鎮工區22~030小班,屬低山地形,坐標為東經118°1′25″,北緯25°17′03″,坡度28°,海拔在320~450 m之間,Ⅲ類地。山地以紅壤為主,土層較厚,厚度60~80 cm左右,腐殖質層較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800 mm,年均溫19.5 ℃,無霜期330 d。前作為桉樹純林。

3 材料與方法

3.1 造林試驗方案設計

本試驗在坡向、坡位、坡形等立地條件基本一致的林地進行營造刨花楠桉樹混交林,開展不同混交比例的造林效果試驗研究。造林前,對林地進行全面清雜,并對伐區剩余物、雜草雜灌進行堆燒。采用穴狀方式整地,穴規格為面寬50 cm×50 cm、深40 cm、底寬30 cm×30 cm;每穴施鈣鎂磷肥500 g,作為基肥,回心土。株行距2 m×2 m,初植密度為2505株/hm2。2015年2月,用1.5a生刨花楠、當年生桉樹容器苗進行造林,株間混交。刨花楠用來自江西吉安的種子育苗,桉樹采用漳州林業試驗中心的輕基質組培苗。試驗根據不同混交比例,設置6個處理水平,分別為A、B、C、D、E、F(表1),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計18塊標準地。按照隨機性原則,將各處理安排到試驗地上,每個試驗地面積為20 m×30 m。造林后前3a,每年撫育鋤草3次、施肥1次(尿素∶復合肥=1∶1)50g/株。

表1 試驗設計對照

3.2 數據采集與分析方法

造林后,每年調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第2a、第4a對試驗林進行每木檢尺,分樹種測量胸徑、樹高。2018年12月,同期開展土壤肥力測定[5]。應用方差分析方法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立木材積估算:

刨花楠材積[5]V=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桉樹[6]V=0.00003546D1.84819H1.256711。土壤肥力測定參考文獻[7]。

4 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混交方式對刨花楠保存率的影響

刨花楠屬陽性樹種,但在幼林時期,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鐘全林等[9]研究認為,刨花楠應適當密植,以加快它的郁閉,減少撫育管理。從表2可以看出,造林當年,不同混交比例的刨花楠保存率基本一致,沒有明顯的差異,且平均成活高達94.2%。說明,桉樹的快速生長,為刨花楠提供庇蔭條件。但在第2a生時,刨花楠的保存率出現明顯的變化,7桉樹3刨花楠、6桉樹4刨花楠兩個處理的刨花楠保存率分別下降到78%和76%,比最高的3桉樹7刨花楠的91%低了12%~15%。顯而易見,桉樹的快速生長,較高比例的桉樹促使林分提前郁閉。而刨花楠生長較桉樹緩慢,變成下層木,生長空間受到擠壓,造成弱小植株的死亡。

4a生時,由于桉樹具有很強的自然整枝能力,為刨花楠的生長騰出了林下營養空間,刨花楠的保存率趨于穩定。從表2可以看出,桉樹比例較低的D、E、F處理的刨花楠保存率較高,相對穩定,都保持在88%以上,均超過了平均值。由此可見,營造刨花楠桉樹混交復層林,有利于提高刨花楠的成活率,但桉樹的密度直接影響了刨花楠的保存率。這與刨花楠的生長習性、生物學特性等有關,幼林初期,雖然既有一定的耐陰性,但在較高的郁閉度條件下,會造成植株的死亡,降低保存率。

表2 不同處理方式對刨花楠保存率的影響

生長年/a處理方式成活率/%ABCDEF平均成活率/%195949594939494.2278768291929185.0376757888908882.5475757888898782.3

4.2 不同混交密度對林木生長的差異影響

表2列出了2 a、4 a生時,不同混交比例刨花楠和桉樹的生長情況。從表3結果顯示,不同處理方式,刨花楠和桉樹的胸徑、樹高生長都出現差異。經過方差分析,結果表明,2 a生時桉樹的胸徑、樹高和單株材積均差異不明顯;4 a生時,A、B、C處理桉樹的平均胸徑與D、E、F處理差異顯著,E處理最佳,平均胸徑達13.1 cm、平均樹高達11.8 m,單株材積達到0.0916 m3,分別與其它處理達顯著水平。由此可見,桉樹的生長與密度成反比關系,但降到1002株/hm2后,差異不明顯。

同樣,2a生時,不同混交比例處理方式刨花楠胸徑、樹高、單株材積的差異不顯著。分析其原因,這與刨花楠生長較慢有關,刨花楠之間的中間未郁閉,而且桉樹這時剛郁閉,對刨花楠生長的影響才剛開始發生作用,所以刨花楠個體之間的生長差異還未產生明顯分化。而到4a生時,刨花楠受不同處理的影響已經出現明顯差別,經方差分析表明,各處理間達到顯著差異、甚至極顯著差異水平(見表3)。表3結果顯示,隨著桉樹比例的降低,刨花楠的胸徑生長逐漸增大,F處理的刨花楠的平均胸徑最大,達4.7 cm,比最小的A處理提高了38%;樹高的生長與桉樹的密度成正比,E處理的平均樹高最大,達到3.3 m;單株材積也與桉樹的密度成反比,E、F處理的平均單株材積最大,都達到0.0032 m3。由此表明,相同栽植密度下,刨花楠的生長與混交比例有關。這是由刨花楠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引起的,造林早期,刨花楠表現為一定的耐陰能力,但隨著生長,對光照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高密度的桉樹庇蔭下,抑制了刨花楠的徑生長;同時,由于桉樹枝下高能滿足刨花楠的生長,刨花楠在種內競爭下,促進了高生長。因此,為了培育刨花楠豐產林,必須選擇合適的栽植密度和混交比例,為刨花楠的生長高效的生長空間環境。

表3 不同處理方式對各樹種生長的影響

注:表中數據為均值,同一因子中數字后相同字母代表沒有顯著差異(p<0.05)或極顯著差異(p<0.01)

4.3 不同混交方式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土壤的物理性狀越好,越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長?;旖涣值臉浞N結構、枯落物的分解以及根系分布等狀況,會對土壤的理化性質產生影響[8]。從表4可以看出,各處理間,土壤的物理性狀差異細微,基本看不出明顯的差異。從表5看出,各處理間,土壤的化學性狀差異也很小,但整體呈改善的趨勢。這是因為刨花楠和桉樹都屬深根性樹種,在幼林期,刨花楠林分未郁閉,植株較小,自身枯落物較少,對土壤的影響還甚微。但從化學性狀來看,隨著刨花楠密度的增加,土壤肥力得到改善。隨著林齡的增加,刨花楠枯落物進一步增加,預計能對改善桉樹林下的土壤起到積極的作用。

表4 不同混交比例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差異表現

注:表中數據為0~20 cm與20~40 cm多點材積混合樣品測定值

表5 不同混交比例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差異表現

注:表中數據為0~20 cm與20~40 cm多點材積混合樣品測定值

5 結論

(1)營造刨花楠桉樹混交林可以提高刨花楠的保存率,但高密度的桉樹會對刨花楠的生長產生影響,甚至造成枯死。研究結果表明,在2505株/hm2的密度下,桉樹比例不得高于40%,以4桉樹6刨花楠、3桉樹7刨花楠為宜。

(2)從4 a生的林分現狀來看,刨花楠桉樹的混交造林是可行的。桉樹的快速生長,為幼林期的刨花楠提供庇蔭作用;同時,桉樹的高自然整枝能力也為后期刨花楠的生長留足了生長空間。試驗結果顯示,不同的混交比例會對刨花楠的生長產生影響。以3桉樹7刨花楠的混交模式最好,4 a生平均胸徑達4.5 cm、平均樹高達3.3 m、單株材積達0.0032 m3。

(3)限于刨花楠的林木較小,自身根系、枯落物等生物量較小,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不明顯,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觀測分析。本研究側重于刨花楠的適應性研究,未對桉樹的生長進行深入分析。通過營造桉樹刨花楠混交復層林對桉樹栽培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觀測研究。

(4)刨花楠和桉樹都是深根性樹種,也都是強陽性樹種[9]。但刨花楠幼樹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可以利用桉樹的速生性,為刨花楠提供庇蔭。同時,由于桉樹枯落物的自然降解能力較差,已經引發一些列的生態問題。因此,在營造桉樹速生時,可適當考慮營造混交林,延長培育周期,培育桉樹大徑材。在林業實際生產過程中,營造混交復層林,能進一步改善森林環境、改善土壤條件,促進和諧共生,對光照、空間的利用更加合理。鐘全林等[10]研究表明,刨花楠前期20 a生長受立地條件影響較大,后期相對較??;汪炎明[11]研究表明,杉木林中套種刨花楠應進行必要的密度控制。本試驗僅限于4 a生時,相同密度下不同混交比例的生長影響;而且刨花楠和桉樹都屬陽性樹種,后期二者的相互作用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的觀測分析。同時,本試驗還可進一步開展不同保留密度對刨花楠、桉樹生長的影響。

猜你喜歡
材積保存率刨花
阜新礦區矸石山適生樹種分析
不同竹刨花形態對竹質定向刨花板的物理力學性能影響?
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
不同粉碎方法對檀香揮發油含量測定的影響郭長達
木材材積計算方法探討
重點生態區位林分修復不同樹種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古風中的小木匠(外一首)
淺析如何提高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寧靜的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