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鹽壓灸中脘穴、至陽穴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30例

2020-04-21 13:47謝建謀
中醫外治雜志 2020年1期
關鍵詞:中脘胃脘督脈

周 華,謝建謀

(1.福建省寧德市中醫院,福建 寧德 352100;2.福建省龍巖市中醫院,福建 龍巖 364000)

胃脘痛又稱胃痛,與脾胃功能虛弱、中焦氣機升降失調,氣血乏源有關,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要癥狀,常因為飲食不當、嗜食肥甘厚膩、飲食無度、過勞、外感寒邪和情志不暢等誘發。脾胃虛寒型是胃脘痛的常見證型,表現為胃脘隱痛,綿綿不休,喜溫喜揉按,得熱痛減,受涼或者勞累后可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手足不溫,四肢倦怠,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本研究采用隔鹽壓灸中腕穴、至陽穴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觀察病例全部來自福建省寧德市中醫院針灸科2016年~2018年收治的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診斷標準中脾胃虛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按研究對象參加該試驗的前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20歲~74歲,平均(54.57±14.44)歲。對照組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19歲~76歲,平均(50.63±16.3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脾胃虛寒型胃脘痛。主癥:胃痛隱隱,喜熱喜按,空腹尤甚,得食則緩,食后腹脹,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次癥:神疲倦怠,四肢乏力,懶言少語,畏寒肢冷,勞累受寒,進食生冷食物或情志不暢可誘發或加重病情。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分型;②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胃鏡示:急性胃炎、胃癌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②合并呼吸系統疾病,不能耐受艾煙味;③血小板低,有出血傾向;④合并心、腦、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⑤有其他中醫外治方法輔助治療。

2 治療方法

2.1 觀察組

2.1.1 隔鹽壓灸處方

根據腧穴所治理論,以督脈及任脈為主。取穴:中脘穴、至陽穴。

2.1.2 隔鹽壓灸法

囑患者俯臥位,選至陽穴,用標記筆標記,用75 % 酒精棉球消毒,而后將做好的直徑為2 cm,高為2 cm的木質空心圓柱體置于穴位上,其內填充食鹽至1 cm高,取艾絨制作成錐形如花生米大小的艾炷。用線香從炷頂點燃,約燃至二分之一時,用清艾條重壓于艾火上,將之熄滅,將艾灰及未燃的艾絨取出,在其上繼續放置艾炷點燃,用上述方法,直至患者感覺熱力透至腹內,若患者無熱力透至腹內,以隔鹽壓灸20壯為止。囑患者仰臥位,選中脘穴,方法同隔鹽灸至陽穴。每周3次,灸5次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

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0 mg,每日1次,7 d為1療程,痊愈者停藥,未愈者繼續服藥1個療程。

3 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脾胃虛寒型胃脘痛的療效評定參考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導原則》[2]。依據患者每個主癥的嚴重程度按照無、輕、中、重分別計為0、2、4、6分,次癥分別計為0、1、2、3分,制定癥狀積分表,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評定,根據評定結果進行療效分析。按尼莫地平法計算公式,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

3.2 統計學方法

臨床上收集的原始數據均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對比數據符合正態分布采取t檢驗(組內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3.3 治療結果

3.3.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癥狀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3.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0 %,對照組為73.33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4 典型病例

鄭×,女,66歲,自述:反復胃脘疼痛,纏綿1 a,空腹為甚,得食則緩,喜熱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溫或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虛秘、或初硬后溏,食欲不振、食后脘悶,舌質淡,脈沉細。診斷為脾胃虛寒型胃痛。予中脘穴、至陽穴隔鹽壓灸方法治療,每次以隔鹽壓灸20壯為宜,隔日1次,灸5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3 d,經過2個療程治療,患者胃脘疼痛消失,飲食正常,大便成型正常,每日1次,病已痊愈。

5 討 論

5.1 隔鹽灸與壓灸

隔鹽灸最早見于《五十二病方》,葛洪首創隔鹽灸法?!吨巫浠魜y諸急方》云:“又方,以鹽納臍中,上灸二七壯?!薄吨巫淝嗤茯篁潮娚摺吩疲骸坝址?,嚼鹽唾上訖,灸三壯,復嚼鹽,唾之瘡上”?!额惤泩D翼》云:“神闕之灸,須填細鹽,然后灸之,以多為良?!薄叭艟闹?、五百壯,不惟愈疾,易且延年?!睆纳鲜龉盼墨I,我們可以得知隔鹽灸主要運用于神闕穴及阿是穴。

壓灸療法最早是用艾炷灸百會穴治療內耳眩暈病[3],隨著臨床應用的廣泛,治療的病種也在日益擴大,臨床研究表明,壓灸療法對內耳眩暈病、頸性眩暈及某些痛癥昏厥、破傷風、小兒腦積水、疝氣等疾病的治療確有良好的效果[4]。壓灸的操作要領是將熱力滲透至深層部位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5.2 至陽穴與中脘穴

至陽穴首見于《針灸甲乙經》:“至陽,在第七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敝陵栄▽俣矫},別名“金陽”穴、“肺底”穴。穴義為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天部陽氣,是督脈經陽氣隆盛之處?!夺樉拇蟪伞酚涊d:“至陽……主胃中寒氣,不能食……腹中鳴”。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統攝一身元陽和真氣的作用,至陽為督脈上穴位,至者,極也,是氣血旺盛之處,艾灸至陽穴,具有溫陽補氣、補五臟利九竅的作用。大量文獻研究表明,至陽穴可以治療胃痛、胃痙攣、呃逆等胃部疾病。

中脘穴:別名:上紀、中管、胃脘、太倉,胃募穴,腑會,任脈、手太陽、足陽明經交會穴?!夺樉募滓医洝吩唬骸吧想湎乱淮?,臍上四寸,居心蔽骨與臍之中”,“胃脹者,中脘主之?!薄耙顼嬅{下堅痛,中脘主之?!薄夺樉拇蟪伞吩唬骸笆痔?、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薄缎嗅樦敢琛吩唬骸盎蜥樚?,先針中脘、三里間?!薄夺t學綱目》曰:“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玉龍歌》曰:“若還脾敗中脘補?!薄捌⑻擖S疸,腕骨、中脘何疑?!薄吧想?、中脘,治九種心痛?!薄吨夂蟾琛份d:“傷寒腹痛蟲尋食,吐蛔烏梅可難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還胃氣通?!边@些古籍都說明中脘穴對于心下痛有治療作用?,F代運用中脘穴治療病種主要還是針對消化系統疾病,如膽絞痛、胃脘痛、嘔吐、腹脹等脾胃病,黃疸等肝膽病,糖尿病胃輕癱、消化性潰瘍、呃逆、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

5.3 關于隔鹽壓灸至陽穴、中脘穴治療胃脘痛的見解

“胃為水谷之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薄饵S帝內經》曰:“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薄爸须潢柼?,四肢失稟,使手足寒冷?!薄夺t學入門》曰:“中脘主傷者及內傷脾胃,能引胃中生氣上行?!薄夺樉木塾ⅰ吩唬骸八刈?,針一寸二分,灸七壯......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于足陽明募穴中導引之?!薄靶共挥X兮治中脘”?!端氖覙小ひ卟〗狻吩唬骸拔刚?,水谷之腑,一傳陽明,必見嘔吐。以少陽膽木,本從胃土下行,陽明經病,不能順降,則膽木上逆,而克胃土,胃氣壅遏,失其容受之量,水谷在中脘以上者為嘔吐,在中脘以下者為泄利。嘔多則胃病,利多則脾病?!薄鹅`素節注類編·四診合參總論》曰:“若虛里之宗氣,盛喘數絕者,乳下之動脈數者,其病在中脘也?!?/p>

綜上所述,可以從古籍看出:脾胃乃五臟氣機運動之中樞,脾升胃降,胃以通降為順,胃若失通降,則胃病生,繼而產生胃痛、腹痛、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呃逆等一系列臨床癥狀,那么如何讓胃和降呢?和降的目的是什么?是為通!用什么辦法可以做到讓胃脘通暢呢?得熱則通,得灸則通。根據上述總結,不難得知,胃之募穴中脘穴治療胃脘痛療效顯著,用隔鹽壓灸法直接針對中脘穴治療能起到直接溫通作用。臨床發現胃脘痛患者以虛癥為多見,如若有實證也多半是本虛標實者,那如何才能針對胃脘痛進行補虛呢?補虛的目的是什么呢?至陽穴為督脈上穴位,總督一身之陽,在治療胃脘痛上起到治本之功效。

5.4 結 論

通過隔鹽壓灸法改善胃脘痛的氣血運行,達到“溫通”,而起到胃脘“以通為用”的目的。

猜你喜歡
中脘胃脘督脈
腦-腎-督脈軸理論初探及臨床應用
鮑遠程從督脈論治脊柱疼痛經驗
黃芪建中湯配合食療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臨床觀察
要想腸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中正平和是養生的根本
采用中醫辨證療法對胃脘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觀察
穴位貼敷良附丸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最方便的健身
針刺治療中風后頑固性呃逆驗案一則
針藥合治胃脘痛4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