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與特點

2020-04-23 09:31夏磊
新絲路(下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發展特點制約因素歷史

摘 要:本文通過對比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分析其發展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同時,通過剖析其發展制約因素發現國家的政治與經濟是制約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國內外公共圖書館;歷史;發展特點;制約因素

公共圖書館是圖書館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不但數量最多,服務面最廣,藏書量最為豐富,也是最受社會和公眾廣泛關注的圖書館。它在學校教育體系之外,即承擔著向社會大眾提供知識服務、進行終身教育的任務,又承擔著滿足社會大眾文化娛樂需求的任務。它不僅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科研、文化各個領域有關,也與人們信息需求和終身教育息息相關。它對社會及個人的持久、深入的影響已遠遠超過其它公共文化服務領域。而且,它的作用已超過已往任何一個時期。如果說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那么作為公共部門的公共圖書館,就應該成為除學校之外的精神食糧的提供者,而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快慢、優劣直接不但影響公民素質的提高,也影響公民精神幸福的水平。

在CNKI的全文期刊數據庫中將“公共圖書館”作為題名來檢索,可以查到2001-2007年共發表了2149篇論文,如果再將期刊類型定位為核心期刊,則論文數減少為763篇。其中發表在《圖書館論壇》上的有132篇,發表在《圖書館雜志》上的有113篇,發表在《圖書館》上的有110篇,發表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上的有76篇,發表在《圖書館建設》上的有72篇,發表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上的有62篇,發表在《中國圖書館學報》上的有41篇,發表在《圖書館情報工作》上的有34篇,發表在《現代情報》上的有17篇,發表在《圖書情報知識》上的有18篇,其它文章散布在另一些核心期刊上,數量均不多。這些核心期刊中涉及公共圖書館學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和作用;公共圖書館精神;公共圖書館與城市競爭力的關聯性;公共圖書館制度;縣級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偟膩砜?,對公共圖書館的研究多是針對其內部問題,諸如公共圖書館的性質、作用,公共圖書館精神、制度等,對影響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外部因素的探討很少,分地區研究的文章和課題在國內還很鮮見。本人擬通過對公共圖書館分地區的對比研究,探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狀況及普遍性、特殊性的影響因素。只有明確了影響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因素,才能有針對性的找出解決方案,才能解決圖書館現存問題,更好的引導公共圖書館向前發展。

本文運用大量數據和圖表,對不同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進行較為系統的統計、分析。本文的重點在于由現狀分析影響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因素,最后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圖書館學中,可描述公共圖書館發展狀況的指標有很多,如書庫面積、總藏量、閱覽室個數及座位數、發放借書證數、工作人員數、新購圖書冊數、圖書購置費以及其見占總支出的比重等。如果指標過多,研究內容就會過于龐大和分散,本文著重抽取了幾個與圖書館發展密不可分的重要經濟指標來進行研究,欲通過這幾個指標的分析,找到影響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普遍性因素。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是本文的一大難點。作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對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圖書館年鑒、新疆統計年鑒、新疆年鑒及地方志中涉及到公共圖書館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由于新疆地區的統計工作做得并不完善,許多的數據難以獲取,作者幾經周折從當地圖書館界同仁手中取得第一手資料,但這些數據并不全面,因此在論述新疆本地情況時,只能有選擇的進行論述。

正如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公共圖書館宣言》所言:公共圖書館是傳播教育、文化、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們尋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資源。公共圖書館是地區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戶迅速提供各種知識和信息。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

西方近代圖書館起源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東方近代圖書館的起源要晚一些。近代圖書館的特點是圖書館的藏書向社會開放,供廣大群眾使用。19世紀初,在資本主義社會興起的公共圖書館得到了確立和發展。它具有向所有居民免費開放,經費主要來源于各級行政機構的稅收,設立和管理具有法律保證等特征。20世紀以來,凡尋求現代化道路的國家,無論地域均重視公共圖書館的建設。

中國在上個世紀初,近代公共圖書館就開始在我國興建,如1904年3月新建的湖南圖書館,就是我國第一個以圖書館命名的近代公共圖書館。從1904年到1914年十年內,在我國創建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有18個,它們的建成標志著我國近代圖書館的正式誕生。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歷程中,中國圖書館事業走了兩大步,發生了兩次革命性的變化,即20世紀上半葉從藏書樓走向近代圖書館,20世紀下半葉從近代圖書館(也就是傳統圖書館)走向現代化圖書館。

本文將通過分析國內外圖書館的發展及各自特點,嘗試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也希望通過對比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的異同,尋找其新的發展契機。

一、歐美、亞洲公共圖書館發展情況對比

受英美兩家公共圖書館大力發展的影響,歐美國家公共圖書館迅猛發展,逐步變為數量最多、藏書最豐富、服務面最廣、影響最廣泛的圖書館類型,也當之無愧地成為圖書館事業的主流和支柱。而亞洲公共圖書館事業也只是在最近一個多世紀才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日本和韓國兩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在亞洲來看,算是較為迅速的,但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如英國公共圖書館有4000多家中心圖書館和各級地方圖書館以及600家移動圖書館;法國有1000多個公共圖書館;美國有公共圖書館9445個,公共圖書館分館7153個;日本已有公共圖書館2825個;韓國有公共圖書館432個。而在經費上,英國每年有8億英磅用地讀者服務,地方政府用于公共圖書館的經費占稅收的3%左右。日本地方政府在公共圖書館的投入上十分慷慨,2002年預算達1600億日元,這樣的投入,在亞洲國家是十分少見的。許多的亞洲國家圖書館事業在60-70年代才開始起步,圖書館事業仍然處于非常薄弱的環節。亞洲一些國家圖書館事業是由國家統一安排的文化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在另外一些國家,則在政府內部設有管理圖書館事業的機構,在財政上給圖書館提供一些資助,當國家經濟繁榮時,經費就會相對多些,一旦國家經濟出現萎縮,就會削減圖書館的經費。從總體上來說,亞洲各國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都遠遠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

二、亞洲公共圖書館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

1.政治原因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幾千年燦爛的文化史。早在公元前30~前20世紀,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在美索不達米亞和中國出現。但是由于連綿不斷的戰爭、動亂以及無數的災害,致使許多的文獻被損毀。

2.經濟原因

亞洲經濟發展程度與歐美相比差距很大。雖然亞洲許多國家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也有法律的保證,但是,由于國家財政緊張,很難給圖書館事業提供太多的經費,致使多數國家圖書館事業經費匱乏。經費短缺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難以購買大量的文獻,對圖書館館藏進行必要的補充,難以對設備進行更新,難以對圖書館員進行較為專業化的培訓,對圖書館來說,沒有服務之“書”,沒有提供專業優質服務的人,沒有為書和人服務的設備,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就會舉步維艱。另外由于國家經濟原因,致使教育也得不到不普及,文盲數比例較大,難以成為公共圖書館的現實和潛在用戶。對圖書館來說,沒有了服務對象,圖書館就又倒退回了藏書樓的時代,與現代公共圖書館的目標與宗旨就會背道而馳。以上兩個原因是亞洲公共圖書館發展相對緩慢的主要原因。

三、中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及特點

中國文化事業觀念的重大變革,在于把古老的藏書樓變為近代意義上的圖書館。圖書館把大門向社會敞開,賦予全體人民平等閱讀圖書的權利。而此前的藏書樓最大的功能是對文獻進行“藏”,即便是對外開放,對象也只限于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平常百姓是很難進入藏書樓查閱圖書的。公共圖書館的大量出現,使得藏書樓的面貌發生了徹底的改觀,它開始以社會教育機構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讀者范圍也逐漸擴大到普通人民。但是公共圖書館實際的作用和效果卻不能讓人滿意。原因之一是:盡管當時圖書館的大門是向所有的公眾開放的,但由于當時文盲所占比例很大,普通群眾整日為生計而奔波忙碌,根本沒有利用公共圖書館的意識,所以當時的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仍主要以知識階層為主。原因之二:當時的圖書館在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古代藏書樓的層面上,更多地是強調圖書的收藏,難以真正的實現“為人找書”,更談不上“為書找人了”。

建國初期的圖書館建設主要仿照蘇聯模式,先后建設了一大批新圖書館,圖書館的數量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建設風格卻大致相同。最為重要的是,當時的公共圖書館人為地把讀者對象分為三六九等,在辦證與借閱上設置種種障礙,使很多原本最需要圖書館服務的知識分子被排除在服務范圍之外,在這種情況下,公共圖書館開放服務、平等閱讀的宗旨根本無從實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才迎來了它的春天。為了加快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并與國際接軌,各地在大規模的興建館舍的同時,不斷加強圖書館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并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國已經擁有了2721個公共圖書館,20年來新增建筑面積是前30年的好幾倍,其中大部分圖書館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管理。

我國公共圖書館在經歷了103年的建設后,已有了長足的發展。通過對公共圖書館分地區的對比研究,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特點及情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方面:

1.由于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主要來源依賴于國家或地方財政投入,而財政撥款數量的高低則表明國家對公共圖書館投入的多少。

2.目前在我國公共圖書館,紙本式文獻仍然在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中占有重要地位,電子圖書和期刊由于價格比較昂貴、和人們閱覽習慣不符等原因,仍不能成為其主要借閱和使用對象,這樣,購書經費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購買紙質文獻量的多少。而購書經費占總支出的比重則可以反應出公共圖書館經費的流向。

3.國際圖聯規定的公共圖書館館藏應為人均藏書量為2冊/人,通過此指標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人均藏書量與之相比的差距。

四、結束語

通過分析全球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情況以及特點,可以看出國家政治與經濟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的轉變對于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次至關重要的變革,其全民思想轉變及圖書館建設管理理念的改變不易。相信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隨著國家的發展將會快速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顏艷萍.新形勢下我國公共圖書館現狀與發展的調查分析.圖書館學刊,2007(1)

[2]陳繼蘭.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現狀及其啟示.圖書館論壇,2006(2)

[3]鞠英杰.英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圖書館建設,2005(1):77-79

[4]勾學海.德國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學論壇,2002(4):108-109

[5]于良芝.公共圖書館存在的理由:來自圖書館使命的注解.圖書與情報

[6]劉劍虹、楊武健.韓國公共圖書館的歷史和現狀,圖書館理論和實踐,2005(5):100-102

[7]席濤.公共圖書館的效率研究

[8]李超平.我國公共圖書館歷史定位之反思——兼評21世紀新圖書館運動

[9]陳源蒸等.中國圖書館百年紀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10]王林.公共圖書館事業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量化分析,中國圖書館學學報

作者簡介:

夏磊(1978--)女,中共塔城地委黨校(塔城地區行政學院),中級館員,從事圖書管理23年。

猜你喜歡
發展特點制約因素歷史
我國特需醫療服務發展歷史梳理
臺灣幼兒教育發展的特點及啟示
論城市社區體育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新歷史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發展制約因素的探討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