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蝗災

2020-04-25 12:38
時代郵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蝗災蝗蟲消失

2020年2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向全球發布了沙漠蝗災預警。近期,沙漠蝗已從東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們開始擔心,蝗災會不會侵入中國?

這種擔心并不多余,作為農耕社會最深的噩夢,蝗災曾在中國肆虐了2000多年,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才得到基本控制,但時至今日,蝗災仍時有發生。

中國蝗災歷史大數據

中國有史以來,關于蝗災的記載就不曾間斷。據章義和《中國蝗災史》統計,自公元前707到公元1949年的2657年間,中國平均3年就會發生1次蝗災,平均9—10年就會發生1次大蝗災或特大蝗災。

蝗災究竟有多恐怖?

明代徐光啟有云:“兇饑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澤有偏,被水旱為災,尚多幸免之處,惟旱極而蝗,數千里間草木皆盡,或牛馬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于水旱者也?!?/p>

蝗災造成糧食絕收,繼而引發大規模饑荒,而饑荒又會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如人口大批死亡、瘟疫流行、災民流亡、社會動亂……

蝗災可以說是傳統農耕社會的命門,能直接動搖整個社會的根基。明宣宗曾慨嘆:“民以谷為命,蝗不盡滅,民何所望?”

古代:古人與蝗災的千年之戰

古人一直是將冶蝗提到治國高度的,但兩千年來也經歷了曲折的過程。

唐朝之前,“豈將人力定天災”的認知長期占據主流地位,認為蝗災是無法戰勝的上天意志,人們只能悔過修德和祈求上天保佑,即便有人提出滅蝗主張,也總是遭到輿論反對。

唐朝則是中國積極滅蝗的開端。先是唐太宗驚世駭俗的“吞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天人感應論;到了唐玄宗時期,宰相姚崇則首開官方大力捕治先例,開元四年“山東蝗蟲大起”,他力排眾議,“捕蝗百萬余石”,史書記載“由是連歲蝗災,不至大饑”。這是中國古代首次取得治蝗重大勝利,對后世在蝗災的認知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到了宋朝,朝廷開始以詔令形式,向全國推行統一而科學的捕蝗方法,《熙寧詔》是世界上最早的治蟲法規。宋朝從防蝗、捕蝗到安民,形成了一整套應對蝗害的健全機制,歷代朝廷均加以效仿。

明朝則對如何應對水、旱、蝗等自然災害以及災情上報和民生救護進行了制度建設,捕蝗成了國家要求地方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

明清也是中國古代治蝗技術全面發展的時期,出現了很多治蝗專著,如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除蝗疏》、清代陳芳生的《捕蝗考》以及顧彥的《治蝗全法》等。

但縱觀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代治蝗工作始終處于經驗階段,直到近代西方科學傳入后,中國的治蝗工作才有了新發展。

民國:為現代科學治蝗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初,西方科學開始傳入中國,一批留學海外攻讀病蟲害學科的學者也相繼歸來,中國治蝗工作終于開啟了新局面,擺脫了傳統的經驗式累積,進入了現代科學治蝗的新階段。

從20年代起,以這批西學者為中堅力量的各省昆蟲局相繼成立。到30年代初,各種農業機構已多達691所。其中在治蝗工作中發揮作用最大的,分別是江蘇昆蟲局、浙江昆蟲局、中央農業實驗所病蟲害系。這三所機構在殺蟲藥劑研究、普及治蝗知識、全國蝗災調查和綜合治理、開發農藥器械等方面成績突出。其中,吳福楨及其弟子錢浩聲研發出的噴霧器,成了現代噴霧器的雛形;而邱式邦等人進行的藥劑治蝗試驗,也為新中國成立后的大規模藥劑治蝗打下了基礎。

雖然治蝗工作在抗戰時期一度中斷,民國研究者們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蝗災問題,但他們直接影響了新中國的治蝗模式,為現代科學治蝗奠定了研究基礎。

只是從民生的視角來看,民國仍是談蝗色變的時代,水、旱、蝗災此伏彼起,僅在1927—1931年、1933—1936年、1942—1946年三個蝗災高峰期,就有數千萬人流離失所,數百萬人死于饑餓,蝗災成了民國時期百姓內心深處的恐懼。

新中國:控制住了肆虐千年的蝗災

新中國成立后,蝗災情況依然十分嚴峻。

1951年,全國共計78個縣發生了蝗災,受災面積達到了1300多萬畝。

1952年,全國19個省594個縣發生了蝗災,受災面積達到3779余萬畝。

……

可以說,治蝗已成為國家任務,既關系到農民生計,又關系到社會穩定,更是對新生人民政權的考驗。

中央人民政府在農業部內設病蟲害防治局治蝗處,統一領導全國治蝗工作,并由國家負擔治蝗藥械及費用,然后在眾多研究者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用了30余年時間,基本控制住了在中國為禍2000多年的蝗災。

而新中國之所以能成功治蝗,是因為走了一條“改治結合”的新路?!案摹笔侵父脑旎葏^生態環境,消滅蝗蟲大型繁殖地;“治”則是指在蝗災發生時及時采取藥械等防治措施。

新中國成立后,在蘇聯幫助下開始推廣藥械治蝗,到50年代中后期,藥械治蝗已成為治蝗主要手段。不過,研究者們也逐漸發現,藥劑雖能迅速壓制蝗災,卻無法根治,而且還會影響農業生態環境。于是他們開始尋找一條治蝗新路,在這條新路上,以馬世駿先生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功不可沒。

1952年,37歲的馬世駿從美國留學歸來,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的籌建,并接下了一個重大研究任務——解決中國千百年來不能根治的蝗災問題。

在50年代,為了尋找治理蝗災的新路,馬世駿帶領研究隊伍走遍了中國所有蝗區,并將其劃分為四大蝗區;他還和不同學科領域的科學家聯合作戰,追溯各類蝗區的成因,研究蝗災的演變機制,從而明確了水文在影響蝗區形成因素里的中心作用;最終他提出了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綜合防治策略,成功打開了根治蝗災的大門。

1954年,馬世駿所在的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先后向中央提出了《根治洪澤湖區蝗害建議(草案)》《根治微山湖區蝗害建議(草案)》,這些方案成為了改造中國蝗區的藍圖,一場前所未有的治蝗戰役就此打響。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他們將蝗區進行分區管理,分類改治,通過河流治理、興修水利、控制水位、綠化造林、改良土壤、推行精耕細作、實施農田輪作制、改種作物等措施,將幾大蝗區分期分批地吃掉。

經過馬世駿先生和無數人的不懈努力,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的蝗災發生率終于降到最低。據70年代末的統計,蝗區由新中國成立初的6000多萬畝,減少到1500多萬畝。1977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報道:“危害我國數千年的東亞飛蝗之災,如今已被我國人民和科學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國已經連續十多年沒有發生過蝗害?!?/p>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進入80年代后,馬世駿先生注意到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他也許是第一個憂心全球生態變化和環境污染問題的中國人。今天,生態意識早已深入人心,“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的常用詞,這里面有著他的重要貢獻。

中國未來還會發生蝗災嗎

蝗災在中國已經絕跡了嗎?并沒有,只是中國爆發大規?;葹牡娘L險很低。

目前,中國在蝗蟲防治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監測與防治系統,這些是防止大規?;葹陌l生的基本保障。

3月5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對網友關注的沙漠蝗問題做了回應。他介紹說,農業部專家分析認為,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概率很小,但即使遷入我國,我們也有能力應對。但他同時也表示,盡管入侵概率很小,也要嚴密監測,將風險降到最低。

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蝗災陰影依然籠罩著中國。根據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當前我國蝗蟲常發面積在2.8億畝次左右,遍布20個?。▍^、市),北到黑龍江、吉林,西到新疆,東到山東這些區域,每年都受蝗蟲影響。新疆作家李娟在作品《我的阿勒泰》中,就提及過草原蝗災。

而且根據中國治蝗經驗,限制蝗蟲滋生地的存在,是避免蝗災暴發的關鍵,但隨著全球生態發生變化,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成為了我國蝗災發生的風險所在。

我們或許不得不承認,蝗蟲是檢驗生態穩定的最好標準,而生態平衡是人類抵抗蝗災的最后防線。

正如劉慈欣在《三體》中對蝗蟲描述:“人類竭盡全力消滅它們……這場漫長的戰爭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現在仍然勝負未定,蟲子并沒有被滅絕,它們照樣傲行于天地之間,它們的數量也并不比人類出現前少?!彼馕渡铋L地說,“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p>

猜你喜歡
蝗災蝗蟲消失
危害中國農業幾千年的蝗災
你真的認識蝗蟲嗎
蝗災降臨東非,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都2020年了,人類為啥還拿蝗蟲沒轍?
意大利撒丁島遇嚴重蝗災兩千多公頃農田被毀
蝗蟲
美永不消失
抗戰時期太行根據地的蝗災與社會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