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執行力的低效困境與改善路徑

2020-04-28 09:55王賽男
名城繪 2020年11期

王賽男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對環境依存性的逐漸增大,經濟發展和環境問題之間的矛盾沖突也變得日漸激烈,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利于社會整體實現持續性發展。對此,在環境問題逐漸嚴峻的趨勢之下,亟需社會公眾增強環保意識,從自我做起進行環境維護,改變目前環境保護執行力比較疲軟的現狀,從政策與意識的共同促進下,改善執行力低下的各項問題,減少環境污染。

關鍵詞:環保執行力;低效困境;改善路徑

引言

最近幾年,由環境問題引起的各種群體性事件開始呈現上升趨勢,一度進入高發期,嚴重損害了公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雖然政府部門一直都極為關注環保問題,但環保執行的疲軟問題和低效困境仍然比較突出,各項損害環境的行為難以實現根本遏制,不但影響政府公信力和形象,還加劇了污染程度。所以,這就需針對當前環保執行中的一些問題,從政策、管理和法律等方面著手加以改善。

一、執行力低效困境分析

(一)執法難度較大。對于環保部門來說,具有相應的環保執法責任和權利,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執法難的現象,普遍體現在環境問題檢查受阻較大。比如,有些會利用企業規定或地方性政策為由拒絕檢查[1]。再加上執法單位缺乏相應的強制手段,導致執法者在實際工作中時常受阻,有時候只能后期進入,錯失了檢查的最佳時機。例如針對某一施工企業存在的揚塵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土方和物料未全覆蓋的情況(圖1),當地環保執法部門對其進行突擊檢查,但該企業卻以需要內部人員帶領方可進入檢查為由將執法者拒之門外。

(二)處罰與整頓執行落實不完善。有關企業在接收到因為環境違法由環保部門開具的處罰決定書或者整頓通知之后,很多都選擇置之不顧,沒有真正將處罰和整頓措施落實到位,更沒有承擔起自身因為違法而需要承擔的相關責任。這種不良態度導致有些環境違法案件處理時間過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給當地環保部門的公信力和執法效率帶來了極大影響。

(三)執行過程較為混亂。極少數的執法部門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不規范行為。雖然執法本身的自由裁量能夠強化執行過程的靈活度,但也會導致實際執行過程過于隨意或主觀?;蛘邩O少數部門在執行當中并未完全依照規范和法律落實,導致出現了檢查證據不足以及處罰決定之后補充證據的現象,給環保執法的嚴肅性帶來了極大損害。

(四)執法缺乏延續性。自然環境一旦被破壞,其后續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都會非常艱難,同時還必須長期堅持才可以獲得一定成效。但從目前的環保執行情況來看,延續性缺乏問題依然比較顯著,有些執行者甚至存在態度不端正的問題[2]。除了一些上級嚴打或者特殊時期的執行力度比較強,其他時間的執行力度都比較疲軟,導致執法長期性無法得到保障,整體執行工作鞋效果不高。

二、改善低效的路徑分析

(一)促進執法能力建設。實際執法過程中可借助時代發展優勢,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和網絡技術,推動辦公自動化發展,實現公共行政網絡系統建設,推動移動執法實施,確保各部門之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和民眾通過網絡實現近距離接觸。還可以建設更加完善的環境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推動管理流程優化,實現現代化和高效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執法時還應加大對一些高污染企業的實時監管(圖2為揚塵在線監測),督促其及時升級和更換環保設備,給一些重點污染源以及群眾普遍反映強烈的污染源加裝監控設施,實現遠程在線全天候監管,促進環境污染控制正常運作。

(二)應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應當適當引入懲罰性的賠償制度,將環境問題當中的故意和過失,以及重大過失等作出區分[3]。對于過失的直接使用補償性的賠償制度,而故意以及重大過失的污染問題,則除了基本賠償,還要應用懲罰性賠償,即必須以其獲益情況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督促違法違規者及時落實自身的整頓職責和法律責任。

(三)推動組織架構優化。對當前的環保系統結構進行整合,設置區域管理的監察分部,即把多個省整合在一起設立監察分部,及時對所轄區域的環境問題進行協調整治;省內的行政部門在依照環境治理的實際狀況,派遣專門機構進一步查處和協調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4]。與此同時,對系統內部機構進行優化改革,重新對權責單位進行劃分,并進一步細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建立彼此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分權運行制度。重點針對檢查和處理職能對環境管理工作實施分離,確保在一些重大違法案件調查的時候,調查者沒有權利決定,必須在形成書面材料之后由專門的人員進行處理,或者在集體討論之后再予以決定。在行政處罰當中也應該使用以罰繳分離制度為基礎,防止發生權利濫用的問題,保證整個執法過程完全處于公開公正的情況當中。

(四)全面整合執行流程。良好的管理流程與體系能夠促使管理人員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執行作用。對此這就需要有關人員充分認識到審批的地位,將審批和服務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進一步推動服務強化,使管理過程與處理流程能夠實現重新安排和設計。日常工作過程中還應及時根據實際狀況實施崗位責任制等制度,通過工作流程整合、執法方法優化等形式進一步縮短辦事時間和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保證服務的人性化,最終達到提升公眾滿意度以及環保執行公信力的目的。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下,部分企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顧環境問題發生,給生態環境發展帶來了極大損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類生存發展的上限。對此,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需要實施嚴格的環境監測和檢測,對各種不法行為給予針對性的懲處,提升環保工作的執行效果,減少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損害,推動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方. 淺談我國環境保護的形勢與意義[J]. 讀天下(綜合), 2020, 000(012):P.1-1.

[2]黃曉航. 政府環保支出,環境政策及執行力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效應研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20(06):47-48.

[3]朱群. 提升基層環保執行力的探索與思考[J]. 環境研究與監測, 2017(4):71-74.

[4]陳莉芳. 加強基層環保執法工作的措施[J]. 科技風, 2019, 000(005):126-126.

(作者單位:海門生態環境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