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舞基訓的異同點

2020-04-30 06:47劉茜
藝術評鑒 2020年5期
關鍵詞:古典舞芭蕾舞

劉茜

摘要:在我國舞蹈發展中,古典舞具有較為深遠的藝術內涵。芭蕾舞作為世界性的舞蹈類型,有著深厚的藝術性,而且歷史也較為悠久,是根據人體的構造對其動作進行訓練的一種舞蹈,具有典雅的風格,這已經成為舞蹈藝術方面的標準,被人們借鑒。對于我國古典舞的訓練基礎來說,芭蕾舞具有一定的參考,如果將芭蕾舞和古典舞進行融合,能夠很好的推動我國古典舞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古典舞和芭蕾舞的異同點,說明古典舞和芭蕾舞基訓的相互借鑒。

關鍵詞:古典舞 ? 芭蕾舞 ? 基訓 ? 異同點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5-0076-02

我國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為了古典舞的發展,就需要迎合時代的需求進行變通,雖然古典舞具有著獨特的藝術特點,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隨著芭蕾舞的不斷發展,古典舞也在這過程中得到發展,那么說明中國古典舞和芭蕾舞基訓的異同點,能夠更好的幫助古典舞向前發展。

一、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舞基訓在體態上的異同點

芭蕾舞基訓中,對于學生體態的要求,要求學生擁有挺拔的氣質,在訓練過程中,需要保持自身體態的完美,頸部要稍微向上揚,給人一種堅定、高貴的氣質。在身體屈伸過程中,大多都是以直立為主要訓練內容,并且需要在訓練中一直保持直立,這也就會使得芭蕾舞舞者背部直立感非常強[1]。而就中國古典舞來說,在體態基訓上,最大的特點有四大元素,分別是擰、傾、圓、曲四方面,通過對這四方面的練習,來增加舞者的體態美。要保持自身的體態美,給人一種剛容并進的氣質,對于中國古典舞來說,體態訓練中的身韻課,是為中國古典舞基訓提供一個較好的訓練內容。因為對于身韻課的練習,能夠讓古典舞在完成功能訓練的同時,還能夠重視自身形體、氣息等方面的融合。古典舞的體態特征就是以重心向下為主,在動作過程中貫穿提、沖、含等多個元素。就節奏來說,古典舞更加強調輕柔、緩急,具有鮮明的對比,通過對身體的巧妙利用,能夠達到神形合一的目的,讓古典舞舞者肢體能夠得到解放。在體態上對呼吸也有著一定的要求,能夠體現出古典舞的氣韻,古典舞在這方面要好于芭蕾舞基訓內容,訓練內容更加靈活[2],使舞者在藝術形象的可塑性更全面。

二、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舞基訓在軟開度上的異同點

對于軟開度訓練時,芭蕾更加要求對舞者胯部的訓練,能夠更好的控制胯部,學生在對這部分進行訓練時,自身的身體所需要改變的也非常多。在訓練時就要求舞者必須要能夠從大腿根部到腳尖都需要外開,對于舞者肢體要求要更高[3]。比如在控制上,芭蕾就會要求學生要能夠控制腿部張開180°,還要求不管是主力腿還是動力腿,都需要具有很好的外張力。而中國的古典舞在這方面就有所不同,雖然在一些動作中要求能夠控制腿部外張,但是并不需要動力腿也能夠保持外張。對于腰部的能力訓練時,古典舞也有著很多的大幅度訓練,而芭蕾舞只有一些腰部訓練,大幅度的訓練并不多,古典舞更加注重體態美感,講究柔。

三、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舞基訓在腳腕上的異同點

芭蕾舞和古典舞在基訓中的明顯區別就在于對于足尖的使用,相比之下,芭蕾舞對于足尖的運用要更多,而且相應的舞蹈動作要更加難。芭蕾舞的足尖是利用足尖鞋來減少學生對于地面的支撐面積,能夠很好的減少與地面的摩擦,進而提高旋轉的速度,完成相對來說難度更高的動作,也能夠讓學生的腿部看上去更加筆直、修長。因為芭蕾舞足尖鞋的設計,就使得舞者必須要將所有的重力集中于足尖上,要求學生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足部能力[4]。在日常訓練中,芭蕾舞的基訓對于半腳尖的應用較多,所涉及到的動作也很多。自從進入到高年級后,芭蕾舞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將半腳尖能夠抬到自己的最高處,也就是所說的百分之百半腳尖,這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而在中國古典舞中,就并沒有對足尖的訓練。而對于腳腕訓練來說,古典舞和芭蕾舞都比較重視,雖然古典舞并沒有芭蕾舞一樣的足尖動作,但是很多動作依然需要具有很強的腳腕力量才能夠完成。在芭蕾舞基訓中,因為足尖有很多的動作,如果腳腕在這過程中稍有放松,都會出現危險。所以,對于腳腕能力的訓練也就要較高的訓練要求。

四、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舞基訓在情感上的異同點

芭蕾舞在這方面所表達的只是技能的訓練,也就是一種對于肢體程式性的表達。在基訓過程中,芭蕾舞所表現出來的更多是機械化訓練,其線條要更加鮮明,只需要按照動作進行表演,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感情。而中國古典舞則是從我國歷史文化方面所出發,主要展示的就是我國的民族風格,對于這方面的元素要貫穿整個古典舞基訓環節,這是對能力、技巧的一種表達。古典舞所具有的表現力,是芭蕾舞不能夠表現出來的[5]。所以說古典舞的基訓更加能體現出我國民族文化,展示出民族文化的內心情感。

五、中國古典舞基訓和芭蕾舞基訓在技巧上的異同點

首先就說跳。芭蕾舞基礎中的跳,所需要注意的是輕,要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學生在做跳這個動作時,就需要保持自身的上半身要處于一種直立的狀態,保證整個人都是向上、挺立的。自身的腿、膝蓋是重要保持著繃緊。不管是哪條腿都需要在跳起落地后保持著一定的外開[6]。而中國古典舞中的跳,并不需要像芭蕾舞那樣,跳始終都要保持著外開,而是在做某些動作時,要求腿要做折返動作,膝蓋需要彎曲的時候要進行彎曲。古典舞本身各動作之間的連接較為緊密,通常會利用跑步、跳起等方式,能夠讓動作處于一種爆發力極強,卻又更加輕盈的特點。在做轉這個動作時,芭蕾舞更加要求的是直體旋轉,還是要求學生的動作和感覺都是向上的,不管是足尖還是腳尖,哪部分的轉都需要保持著直立,對于自身的舞姿并沒有明顯的變化,動作方面的特點就是舒展,而且有著一定的延伸感。對于中國古典舞來說,舞姿是不斷變化的,而且上身也并不是一直處于直立的狀態。在做擰傾動作時,比如探海轉,要求學生需要上身擰傾,并且在重心上要做螺旋。在做動作時,上身需要跟隨著舞姿不斷變化,相比于芭蕾中的選擇,姿勢更多,而且古典舞主要就是以擰傾的舞姿作為主要特點,相比于芭蕾舞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古典舞不僅有整體的旋轉,與此同時還有身體形態上的轉,特別是對于傾的運用更加明顯。在中國古典舞中“翻”作為重要的動作技巧,是芭蕾舞中所沒有的。因為“翻”是要以腰作為重心,對于腰部的訓練非常重要。

六、中國古典舞基訓與芭蕾舞基訓在審美標準上的異同點

中國古典舞主要所講究的是圓、曲、擰、傾,而芭蕾舞主要所講究的是開、繃、直、立。中國傳統美觀在于圓,所講究的律動更加傾向于動靜求圓,所涉及到的動作都要以圓作為基礎概念。而對于芭蕾舞來說,因為成立于15世紀,所沿用的審美觀點有所不同,主要是讓舞者能夠最大程度上延伸自身的肢體,這樣不僅能夠體現出足夠的肢體表現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舞者的動作靈活性。芭蕾舞的根本標準在于立,也就是芭蕾舞舞者的身體要直立,重心要偏向于兩腿之間,自身的狀態要挺拔,這樣才能夠凸顯出芭蕾舞的高貴氣質,也能夠使得全身的能力向上發展,更加有利于完成各種舞蹈動作[7]。

實際上就是說,中國古典舞所講究的是一種內涵、內斂美,對于古典舞肢體上的體現在于對于呼吸的完美控制,和一種內在的感覺。而對于西方文化來講,芭蕾舞講究的是一種外張的文化,也就是要求舞者要能夠將動作外開,自身的肢體繃直,進而形成一種追求自身的感覺,體現出高貴的氣質。

七、結語

總的來說,通過對中國古典舞和芭蕾舞異同點的比較發展,兩者的基訓方法都有著一定的價值。那么在訓練過程中,就可以積極參考具有價值的部分。中國古典舞更加注重神韻,所做的動作要有一定的韻律,那么學生在進行基訓時,就可以借鑒中國古典舞和芭蕾舞其中的優點,更好的進行訓練,讓兩者能夠將有價值的部分結合在一起,通過逐漸引入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胡萬勇.中國古典舞與芭蕾舞的審美特征[J].戲劇之家,2019,(13):139+141.

[2]陳小玲.淺談中國古典舞與芭蕾舞的對比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8,(09):144-145.

[3]張穎.當代中國古典舞發展中的思考和探討[J].藝術評鑒,2018,(14):86-87.

[4]常云閣.中國古典舞與芭蕾舞對舞者下肢力量訓練的對比分析[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8年.

[5]鄭陽.中國古典舞與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審美差異[J].中國民族博覽,2018,(06):128-129.

[6]顧嘉倫.中國古典舞與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審美差異[J].黃河之聲,2017,(24):129.

[7]徐鶴文.中國古典舞與西方芭蕾舞審美差異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年.

猜你喜歡
古典舞芭蕾舞
家中的芭蕾舞學院: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我國古典舞身韻教程教學探討
古典舞教學在高校的傳承和發展
中國古典舞傳統與現代的共識美
中國古典舞技巧分析
試論芭蕾舞教學的創新策略
中國古典舞技巧分析
跳芭蕾舞
試析芭蕾舞基本功的藝術表現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