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實踐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2020-04-30 06:44竇學思
神州·中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運通綜合小學

竇學思

摘要: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教學中的綜合實踐。語文綜合性學習除了體現在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綜合上,還應體現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有機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綜合;運通

綜合實踐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對周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性和綜合性問題、現象、事件等的積極探索,主動獲取直接經驗,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主要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它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能力。在活動的過程中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培養特長、發展個性,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開設這門課程,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和熱點,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

從語文教學的目標來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是綜合生成的結果,需要的不僅僅是語言文字,需要的是思維及與此相關的觀察力、感知力等等,這也是表達能力的內核,需要的還有開展語文能力訓練的環境。語文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接受和再現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主體變革客體的現實的實踐活動,強調參與意識。

由此可見,語文教學應該,也完全應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讓學生通過實踐,才能使知識、技能的掌握更為牢固。

本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充分感受到兩者的不可分割,并在教學過程中對綜合實踐的應用做了些探索:

一、合理規劃,主動認知

針對不同年級應該安排不同的活動。低年級首先應該注重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識字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擴大識字量,改變了過去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在游戲活動中識字,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而且記憶深刻。隨著年級的升高和學生識字量的增加,活動方式也應當不斷變化,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為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畫一畫、說一說”、課本劇表演等活動都可以獲得一舉多得的作用。小學中年級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到了中年級,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教師應當有意發展學生這種自我做主的意識,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獨立的選擇,讓學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說什么,聽到什么就說什么。那么,“看說寫”、“聽說寫”這兩種語文實踐活動是非常必要的。而這些活動的中心是動手、動嘴、動筆。能夠主動去說去寫便是我們希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的最高境界。高年級就應當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鍛煉了。讓學生走出班級和校園,在交流與訪問中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引導學生針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談出自己的認識。讓學生在針鋒相對的思維交鋒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立足教材,拓寬視野

語文的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學生在校學習,主要就是進行課堂學習,教材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之一。我們的語文課還沒有達到完全脫離教材的地步,這是由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決定的。因此,我們以教材為依托,以綜合實踐活動為媒介,把生活中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料與教材相結合,建立開放的語文課堂教學體系。

如今,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廣泛,通過圖書館、網絡技術,可以使各種語文資源與現行語文教材緊密結合,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使語文課程更加多元化、立體化。我們在教學時,往往以語文教材為中心,抓住某一知識點,引導學生開展查閱文本、網上搜索等拓展性實踐活動。如在上四年級筆下生花《橋》一課時,我走進圖書館查閱資料,到電腦室上網,了解家鄉的橋的歷史故事,了解著名的橋,了解最新的建橋技術等情況,并整理成文字資料,做好相應的課件,課上,讓學生自己談談喜歡什么樣的橋?你想象中的橋是什么樣子的?你知道那些著名的橋呢?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爭先恐后。

在教學中,我們以教材為藍本,適合學生需要的內容作為開展實踐活動的內容,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語文底蘊,提高思想品位。

三、聯系生活,感受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體現了對生活的知識的綜合運用。在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力求讓學生密切關注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引進生活的源頭活水,實現語文與生活的溝通,課內與課外的打通,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語文教材上的許多文章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當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時,怎么辦?以往,一般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或請學生幫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導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從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做,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今,我們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我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布置學生觀察大自然,可讓學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攝下來,也可搜集描畫大自然美景的圖片,描寫大自然的詩歌等。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拍攝的或收集來的圖片,向大家介紹圖片描繪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有的朗誦贊美大自然的兒歌。這些活動,使語文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培養了低年級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培養他們觀察大自然的興趣。事實證明,將語文課堂教學與自然生活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拓寬了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渠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總之,綜合實踐課程和語文學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級的知識信息,發揮著系統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在課程整合方面不斷探索,積極努力,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真正促進學生一生的發展,發展的一生。

猜你喜歡
運通綜合小學
不一樣的嘉年華
美國運通官方微信改版打造煥新體驗
只要一卡在手
弘揚楊惟義生態理念 注重綜合立體防害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