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分析某集團國際并購案例

2020-05-09 10:46周航唐婉爾
今日財富 2020年12期
關鍵詞:優勢分析

周航?唐婉爾

運用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對某集團在海外的收購案例進行分析,以此對其他企業的并購提供借鑒某集團,在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目前已經形成以商業地產、文化產業、連鎖酒店、旅游投資等為主要產業的綜合性商業集團。近年來,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和房地產政策影響,某集團正在積極謀求轉型,其發展重心逐步從房地產大鱷轉向多元產業發展,某集團開始將主要將目光轉向了國際市場,尤其是在文化產業方面,某集團樹立更長遠目標,其旗下的文華集團就是發展潛力更大的“四大轉型支柱產業”之一。

某集團每年都會拿出大量固定資金進行海外投資,影視傳媒行業是某集團在進行海外擴張的過程中尤為看重的部分,也是投入資金最多的業務板塊。梳理某集團近年來的動作,耗資35億購買傳奇,全資控購AMC娛樂,花費11億收購美國卡麥克院線,斥資12億購入英國的Odeon & UCI院線,以及9.29億的價格買入北歐電影集團,擬收購美國DCP集團100%股權等,都能夠感受到某集團向在文化產業布局的決心。我們選取2個典型案例運用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分析,對比其參與國際投資行為的成功和失敗的經歷,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其他企業在參與國際經濟活動時的啟示。

首先,我們就2012年9月4日某集團并購當時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的案例進行分析。

AMC集團,成立于1920年,集團總部位于堪薩斯城。在2012年9月4日,某集團采用股權并購的方式,耗資26億美元,并投入5億美元營運資金,使AMC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在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下,企業如果采用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參與國際經濟活動,需同時具備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因此我們從以上三個方面來分析這一并購事件。

首先是所有權優勢。并購前,某集團旗下所擁有的某集團院線,是亞洲最大的院線公司,其擁有電影文化產業豐富的資源,經營規模龐大的優勢,是其他企業短期內難以望其項背的。同時某集團掌握著涉及其他多元領域的子公司,因此,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利用不同的要素稟賦以及市場的優勢,將不同行業的子公司聯合發展,要比通過對集團自身的技術、管理經驗、營銷理念的轉讓更能實現利潤最大化。

其次是內部化優勢。某集團通過并購投資,同時達到了減少競爭對手、迅速占領國際市場、有效避免不完全市場帶來的影響等吧多重目的。分析來看,由于公司存在結構性的不完全,在競爭對手(其他院線公司)的合理限制下,在引入國外影片時的交易成本可能會有所增加;同時存在信息不對稱,在對國外電影市場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況下又會增加多余獲取信息的成本。因此某集團通過并購AMC,將外部市場的交易變為內部市場的交易,有效化解了競爭壓力,在某集團內部實行供給與需求的交換關系,在企業內部進行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在整體上降低了企業營運成本。

最后是區位優勢。雖然美國電影市場較為低迷,但AMC在北美電影市場仍然具備較高的占有率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擁有無可比擬的區位優勢。某集團并購AMC可以極大程度上快速擴大某集團旗下某集團院線的國際影響力,為某集團院線開拓歐美文化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扎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吸收AMC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好萊塢經驗,在一定程度上為爭取國外進口片的發行牌照增加籌碼。

基于上述三個優勢,某集團在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過程中選擇了對外直接并購投資,即將AMC并購為某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某集團也抓住這個機會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國家對房地產業調控政策的影響,和集團自身對商業地產的依賴,巧妙地通過文化產業進行轉型。

但是某集團的海外并購計劃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某集團收購DCP最終以失敗告終就是其宏偉計劃中一次典型的失敗案例。

Dick Clark Productions集團(以下簡稱DCP),創立于1957年,是一家著名的電視節目制作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也是最頂級的娛樂公司之一。收購美國DCP集團100%股權,是某集團向海外影視業發起的第七筆交易,如果交易成功,這將是某集團進軍電視內容行業、完善影視產業鏈的重要一步。

2016年11月,某集團正式開始與DCP集團洽談收購事宣,此次收購公開交易額為10億美元,目標是收購DCP集團的全部股權。但是2017年初由于人民幣大幅貶值,以及交易金額巨大,某集團方面決定交易延期。根據合約,該交易可以延期至2月底完成,但是到了2017年2月10日,DCP集團代表突然發出聲明DCP集團與中國某集團的交易己經終止。

我們用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分析最初某集團為何要選擇并購DCP。

在所有權優勢方面,某集團規模龐大,在影視、傳媒行業比東道國企業更具有知識資產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某集團是以商業、文化、地產、金融等四大產業為主的綜合性集團,在2017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380名,并購AMC之后,某集團成為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影院運營商。顯然,他的資源獲得能力比東道國企業好很多。

在內部化優勢方面,某集團如果進軍電視內容行業,就能將其技術與能力運用于某集團的其余影視行業或中國市場。并且,DCP集團在全球娛樂范圍內的影響力很高,擁有包括金球獎在內的知名度最高、成長最迅速的許多著名電視的主轉播權。某集團想要建立電影帝國,收購這樣極具優質的電視節目資源的公司是很有必要。同時,這也是一個互利互惠的收購行為,外國想要分得中國這個大蛋糕,就得讓中國元素進入好萊塢。

在區位優勢方面,美國具有要素稟賦性優勢,美國影視傳媒行業發達,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用同樣的思路來分析為何某集團收購DCP會失敗。

首先,在這一年中某集團的所有權優勢的喪失。根據2017年1月末統計,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已降至29982.04億美元,創下自2011年2月以來的近六年最低水平,并且連續七個月下降。同時,中資的嚴重外流也引起了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視,中國央行多次就外匯兌換和匯款出臺相關明確規定。因此,由于中國資金移往海外投資及中國政府方面的監管批準問題,某集團交易資金難以出境。

其次,收購DCP的內部化優勢也在逐漸喪失。據悉,其實DCP近些年正在遭遇瓶頸期,經營狀況日趨下滑,集團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已經很久沒有成功的新IP節目誕生,此次出售過程中,除了某集團外,其余報價最高出價為6億美元。也有報道說,某集團錯誤地認為DCP是金球獎的所有者,其實該公司只是在一定時間內和金球獎簽訂了直播合同,所以此次并購失敗也可能是某集團想要中止合同。

同樣重要的是某集團在美國的區位優勢的喪失。某集團海外資本的擴張引起美國眾議院的擔憂,議員懷疑某集團公司是中國政府滲透美國媒體,進一步控制美國文化的“罪魁禍首”。并且美國立法者對中國在好萊塢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頗有微詞。

分析來看,這次并購失敗或中止的最重要原因是政治因素的變化,也就是上面中美政府的政策變化,而某集團也是忽略了這一重要外部因素的變動會帶來的影響,并未制定相關應對措施。中國政府嚴格控制資金外流的同時美國政府也對中國資本的流入起了疑心,這樣不利的政治環境是會對并購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最后,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許多企業采取海外并購的方式實現自身多元化發展也將成為必然趨勢,經統計,2007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存量中,國有企業占71%,至2012年四季度,民企參與海外并購的比例從最初的的43%,上升到近69%。因此, 通過運用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分析某集團兩次收購案例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我們今后對于大型企業的兼并、聯合和重組等經濟活動中,要將國際貿易、對外直接投資與技術轉讓等因素的優勢和劣勢統一考慮,降低自身的風險,要把握綜合分析、宏觀分析、區位分析和動態分析的特點和規律,已達成企業平穩發展的最終目的。也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隨著國家市場進一步開放,各企業發展會進入快車道。(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

猜你喜歡
優勢分析
民航甚高頻通信同頻復用干擾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畫與話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國房地產泡沫度分析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第二優勢
從優勢的勝勢
從優勢到勝勢
從優勢到勝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