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課程思政”視角下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

2020-05-09 10:46李曉璇
今日財富 2020年12期
關鍵詞:實務專業課商務

李曉璇

《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商務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科學合理的設計貿易實務課程知識點與思政教育知識點的銜接與融合,充分發揮“課程思政”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外經貿類商務人才。

一、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思政”的背景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和運用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統籌推進課程育人,由此,課程思政工作在全國高校展開。

二、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對外貿易是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改革開放40年,對外貿易這架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有目共睹。201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4.62萬億美元,創歷史新紀錄。如今的中國市場是世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外貿易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從事外貿工作的專業人才,然而,從事國際貿易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外企業的工作人員頻繁與外國人交流并進行商貿活動,難免受到國外各種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影響,這就需要從業人員具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養,且國際經貿類從業人員除了具備專業知識,還要遵守國際化的職業道德,所以對于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相對更高。鑒于從育人維度來思考課程價值,實現思政寓課程,課程寓思政,在此筆者僅以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例探討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商務專業大三開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在國際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完成了《國際貿易》和《國際市場營銷》等課程的學習后,開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學習,課程內容涵蓋進出口合同的商定和履行,以進出口合同條款為線索,介紹整個國際貿易業務的流程和技能,是后續《國際商務函電》、《國際商務談判》和《國際結算》等課程的基礎,所以,這樣一門實務性的專業課程,每個章節需要用鮮活的案例,生動的闡述國際貿易慣例,學生只有充分理解知識點,才可能學以致用。涉外工作不是個人行為,業務員在外事活動中,更多的是中國企業的代言人,代表中國形象。只有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能在對外交流接洽中,維護企業利益,維護國家尊嚴和企業形象。因此,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從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多年,在課堂案例的選取和講解中,有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在課程思政教學研討中深受啟發,覺得有必要把日常的教學工作經驗重新梳理,使之系統化、科學化,同時,進一步挖掘課程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更好融入課程內容。

(一)教學理念的轉變

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是正確行動的先導。作為專業課教師,要樹立牢固的育人意識和責任意識。專業課教師習慣把教學重心放在課程知識點的講解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上,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節課教學中的意識不強,教師的課程思政觀念跟不上時代要求,觀念滯后。

(二)提升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學生接受教師的影響,不僅在于課堂上老師怎么說,更在于課外老師如何做?!熬由鳘?,不欺暗室”,為人師要修身立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成為學生做人的一面鏡子。所以,專業課教師首先要提升自我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知,必須克服“不懂思政”“不會思政”“不愿開展思政”的難題,在講授專業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意識有傾向地把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相銜接,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優勢,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3

(三)挖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元素

合理挖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是重點,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推行課程思政,專業教師需要把平時講課過程中涉及的思想教育、價值觀等教育內容梳理出來,并有意識地在講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展示給學生。

1.整體課程設計和構想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的整個貿易流程,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在真實的業務情境中完成進出口貿易的全過程,為以后從事外貿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成為一名業務操作熟練、職業素質高的技能型專門人才。在整個課程教學的設計中,可以要求學生組隊模擬公司的形式,尋找本省或國內有市場前景的食品,運用所介紹的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備貨,熟悉具體商品,再結合市場營銷知識,做目標市場調研,完成商品進出口的商務計劃,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學生可以把進出口合同條款涉及的內容全部有機結合,同時連接的相關課程,使人才培養方案中看似獨立的課程設置,無縫銜接,形成完整的國際商務業務技能。該課程實踐教學的設計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最重要的是了解身邊市場和特色商品,為學生畢業后投入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地方經濟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程思政融入點的選取

不斷挖掘課程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具體在講授中根據每個章節的內容特點,將思政教育適時融入課程內容。例如,在講授進出口貿易談判磋商的內容時,由于發盤和接受一旦做出,就具有法律意義,當事人必須受其約束。此時可以適時引入法制教育,只有真正的識法、懂法、守法才能成為祖國合格的接班人。在講授合同條款時,教師不僅要講解簽合同的要素和規范用語,更要提醒學生在從事外貿業務的時候,應該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企業利益,因為微觀層面的合同簽訂可能會影響到宏觀層面的國家利益。在合同履行環節,要強調忠實履行合同是基本的行業道德要求,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堅守“誠信”底線,不能弄虛作假。因為市場經濟不僅是法治經濟,更是誠信經濟,誠信是一切才能的基礎,只有獲得別人的信任,才能鑄就自己的信譽。在講授單證制作和銀行結算知識時,除了讓使學生掌握國際結算的方式和基本流程,還要學會準確地繕制各種進出口單據,并能根據信用證審核及修改,熟練掌握單證處理的技巧及方法。如果單據制作不符合信用證要求,交單時將遭到拒付,這就要求學生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之外,必須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和責任感,專業、謹慎、認真、規范,才能順利結匯。4

總之,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專業課教師進行專業知識講授和技能訓練時,應不斷挖掘課程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科學合理的設計貿易知識點與思政教育知識點的銜接與融合,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內容,充分發揮“課程思政”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外經貿類商務人才。(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 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實務專業課商務
信托公司在破產重整實務中的機會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倉儲績效管理實務
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模具專業課教學探索與實踐
居住權登記 實務分析
基于大商務專業群建設的商務通用能力素質結構內容體系探討
英語筆記
上半年朝陽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632.3億元
商務達人數碼大變身
我的商務秘書 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