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寒陰濕區狹葉紅景天栽培技術規程

2020-05-11 12:08扎西拉姆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

扎西拉姆

摘 要 狹葉紅景天,適宜在海拔2700-3600米的青藏高原區及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藏藥區種植。本文簡要介紹了狹葉紅景天生長適宜條件、植物特征、栽培技術和田間管理,僅供交流。

關鍵詞 狹葉紅景天;栽培技術;育苗管理

1 適宜條件

狹葉紅景天,生長在海拔2600-4000m的雪域高原,生長環境高寒、低氧、紫外線照射強烈。喜冷涼而干燥的氣候條件,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2 適種范圍

適宜在青藏高原及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藏藥區種植。甘南州各縣市均有分布。

3 植物特征

狹葉紅景天是景天科紅景天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別名獅子七、大株紅景天、獅子草、九頭獅子七、澀疙瘩。是高原珍稀野生藥用植物,以根入藥;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抗缺氧、提高人體免疫、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的作用。株高25-60cm。地下有黑褐色肥厚的根狀莖,頂端有多數鱗片,下面有粗壯的主根數枝。莖數枝直立,直徑1.5cm。葉互生或3葉近輪生,無葉柄;葉片狹長披針形。秋季開綠黃色花,傘房花序頂生,花密集,單性,雌雄異株。瞢莢果披針形,長7-8mm,種子長圓狀披針形,長1.5mm?;ㄆ?-7月,果期7-8月。

4 栽培技術

狹葉紅景天全為野生,故栽培上應盡量以仿野生為主。

4.1 選地

4.1.1 育苗地

應選擇土質肥沃疏松、離水源較近的地塊。也可利用土質較好的果園內幼樹行間,有適當遮陰條件的地塊育苗。低洼積水地,重茬地不宜育苗。

4.1.2 移栽種植地

盡量選擇排水良好的林緣、溝谷、沙質略多的山坡地和25度以上的退耕地套種栽培,低洼易澇、黏重土及鹽堿地不宜栽種。

4.1.3 栽培地

應選擇氣候溫暖、光照充足、排水條件良好、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較高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為宜。林區可利用東、西坡向的山地、荒地栽培。

4.2 整地施肥

每666.7㎡施人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kg、復合肥20-30kg,土地深翻30cm,將土耙細,整平,做成平畦或高畦,畦寬100-120cm,畦高10-15cm,苗床和中間走道間距50cm,山坡地或易干旱地可適當降低畦面高度或做半畦。

4.3 繁殖方法

4.3.1 種子繁殖

紅景天種子天然發芽率低,自然狀態發芽率僅1%左右,人工繁殖情況下種子發芽率可達60%,利用植物激素對種子進行處理后發芽率可達80%,用當年結籽進行育苗,可大大縮短其栽培周期。

播種前將種子放入5000倍濃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時,再將種子撈出,放入清水中浸泡沖洗30分鐘后撈出進行陰干,陰干后裝入布袋內,室內室溫存放,保持種子表皮不干為原則。

4.3.2 播種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待土地解凍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cm開溝,溝深為1.5--2cm的淺溝播種。紅景天的種子小,千粒重只有0.3g左右,播種時需按比例(1:100或1:150)加入過篩細腐殖土攪拌均勻后,每畝育苗田用種量再分成5-10等份,均勻撒播于溝內。覆土0.3cm,略加鎮壓,及時覆蓋黑色地膜保墑。666.7㎡用種量為0. 5kg左右。

4.3.3 分根繁殖

狹葉紅景天的地下根莖生長快,芽眼多,易繁殖。于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將2-3年生大苗起出,將長有頂芽的根莖切劈成長3-5cm、帶有1個以上頂芽的根段,然后放于陰涼通風處1-2天使創口面愈合,最好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消毒20分鐘,即可栽植。栽植時,先開4-5 cm深的溝,將根莖段的頂芽朝上斜放在溝內,蓋土厚度5-6 cm,栽后適當鎮壓,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4.4 定值

幼苗生長1年后移栽,一般以第2年的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為好,大苗亦可在秋季的9-10月移植。

定植密度:行距30cm,株距30cm,保苗密度為7000-8000穴/畝。定植后及時澆一次透水。沒有灌溉條件的山坡地選在陰雨天前進行定植。

5 田間管理

5.1 育苗地的管理

種子繁殖的苗木,當年生長較弱,種子出苗后應及時破膜放苗。按行將地膜用刀片或剪刀劃破放苗,然后及時用75%遮光率的遮陽網遮陰,以防灼苗。育苗第1年幼苗莖葉嫩,根淺易斷,不宜撤去遮陽網及中耕松土除草。

第2年4月上旬撤去遮陽網,5月下旬開始出苗,生長期內可除草2-3次。第1次除草時不能連根拔除雜草,以免傷根或帶出幼苗,將高出地面10cm左右的雜草用剪刀或鐮刀割除。第2次除草可進行連根拔除雜草,不用化學除草,除草后及時追肥,每666.7㎡施入腐熟農家肥1000-1500kg,行間溝施,以促進地下根莖的快速生長。

入冬前清除育苗地的枯萎雜草,對種苗再進行一次覆土,覆細土或土肥混合物 1-2cm,保護種苗安全越冬。

5.2 根莖定植苗的管理

根莖定植苗是以切取帶芽眼塊根定植的苗木,其特點是生長快、產量高、抗病蟲,在管理中進行中耕除草十分重要。

施肥以行間開溝施農家肥(腐熟的牛羊糞)為主,在花期根據土壤的肥分情況和植株的生長情況,重點施磷肥和尿素為主,促進根系膨大速度和地上花徑的高速生長,提高結實率。

6 病蟲害防治

6.1 蟲害

干旱季節偶有蚜蟲發生,可用0.3%印柬素乳油600倍液,或0.6%苦參堿水劑600倍液田間噴霧防治。也可懸掛規格為20cm×25cm的黃板30張/666.7㎡進行誘殺。

6.2 病害

高溫多雨季節偶有根腐病發生,發病初期首先葉片變黃,逐漸全株枯黃,地下根莖則先出現褐色病斑,后期全部腐爛成褐色或黑色,最后全株死亡。移栽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kg/666.7㎡對土壤進行消毒可有效防治根腐病發生。田間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燒毀,并每穴撒入石灰0.05kg進行消毒。

6.3 鼠害

主要為中華鼢鼠,俗稱“瞎瞎”,除嚙食肉質根莖外,還在畦內鉆洞,拱起土堆。防治時,將拱起堆的地方用鐵锨挖開洞口,放入鼢鼠靈毒餌10-20g,再將沿口填平即可,防治效果在90%以上,1年防治2-3次。

7 采收與加工

7.1 根莖的采收

用種子繁殖到收獲需2-4年,用切劈法栽種的2-3年可采收。待地上部分枯黃后,割去莖葉,將地下根莖挖出,除去泥土,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將根莖分類,頂部對齊捆成小把,貯藏銷售。春收在萌芽前,秋收在地上植株枯萎后。以個大、粗壯、質硬實、體重、斷面為淺肉粉色者為佳。

7.2 種子的采收

狹葉紅景天種子于每年9月上旬開始成熟,果穗呈褐色,果皮變干,果實頂端即將開裂時即可采收。要隨熟隨采,將果穗剪下并在室內陰干,用木棒敲擊或搓揉脫粒,除去雜質后,裝入布袋置陰涼通風干燥處以備播種育苗。3-4年生的植株結實多,種子飽滿。

8 貯藏

置于陰涼通風干燥處存放,防蟲蛀、霉變。貯藏條件要求低溫、干燥、通風良好。溫度28℃以下,相對濕度65%-75%,安全水分12%-14%。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蘭山區義堂鎮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