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養結合型農戶豬糞資源化利用模式

2020-05-11 12:08辜浩锘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資源化利用農戶

辜浩锘

摘 要 本文主要以種養結合型生態循環農場模式為重點進行闡述,以資源化利用模式應用優勢為主要依據,從六個方面分析了種養結合型農戶豬糞資源化利用模式的技術要點,目的在于提高農牧產品生產質量與生產效率,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 種養結合;農戶;豬糞資源;資源化利用

種養結合型農戶豬糞資源化利用模式,屬于一種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化,主要就是將養殖業同生豬養殖業進行有效結合,以農戶家庭為基本單位,展開種、養一體化生產,將生豬養殖所產生的糞便作為種植業的有機肥料,而種植的農作物則將其作為生豬養殖飼料來源,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態良性循環鏈,降低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保障環境平衡,并且提高農戶經濟收入,進而推動當地經濟更加快速的發展進步。

1 豬糞資源化利用的應用優勢

1.1 減輕環境污染

近年四川的養殖業快速發展,年產量逐漸提高,但從實際養殖過程來看卻存在一定問題,產生了大量的污染問題,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而種養結合家庭農場資源化利用模式,不僅不浪費豬糞,還能將其作為有機肥料用于種植當中。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豬糞便無公害處理技術已經相對較為成熟,并且已經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此種生產模式也被廣泛應用在家庭農場當中,有效降低了養殖污染的問題,保障了當地的生態平衡。

1.2 合理配置資源

種養結合型經營模式主要是由農戶自己掌握經營管理,農戶可以結合實際生產經營條件,對于市場上所需的農牧產品類型進行合理選擇。同時,農戶們還可以學習到相應的管理知識,更好的經營管理農場,推動農場生產更加規范性[1]。另外,此種經營模式的應用,還能夠促使養殖業生產更加標準化,利于我國樹立良好農業品牌,進一步提高農牧產品的品質。

1.3 推動農業新技術和產品的發展進步

此種經營模式的開展,便于家庭農場能夠接觸到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生產出更好的農牧產品。由此,能夠加強養殖生產技術的傳播速度,提高新農牧產品在市場當中的影響力,推動我國農牧業的快速發展。在此種經營生產的背景下,還可以在其中充分應用科學技術,將其轉化為先進的農牧產品生產力,推動農牧產品生產更加趨向于機械化,進一步提高農牧產品的生產效率。

1.4 增加農戶收入

種養結合型農戶豬糞資源化利用模式的應用,有效轉變了傳統農業單一的生產模式,能夠推動農業生產更加規范化與合理化,促使農業生產逐漸邁向于企業化的方向。同時,此生產模式的利用還能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與質量,能為推動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增加農戶經濟收入,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2 種養結合型農戶豬糞資源化利用模式的技術要點

各個農場在開展此種生產模式的過程中,均需嚴格按照1年2次的糞尿還田規定,并且注意需全量還田,從而充分保障糞尿全部都還田,而且無任何的流失,且不帶有任何的滯留。糞污收集和利用還需要注意相關技術要點,從而充分保障農牧品生產質量。

(1)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糞尿還田工作。通常來講,在水稻播種前期階段,豬糞尿還田時間較為適宜,可以將其作為基肥使用,還可以在水稻分蘗期階段作為分蘗肥進行使用,在水稻播種之前,可以將其作為基肥進行一次性使用;在水稻5葉期階段,則可以分2次記性使用;在播種前期階段,可以用三分之二作為基肥記性使用,剩余三分之一則可以在水稻5葉期作為分蘗肥進行使用。綠肥茬和深翻茬,則可以在水稻頭耕之后,同田間上水進行配合,作為基肥淌灌入田,而且還可以在水稻5葉期階段,將其作為分蘗肥進行使用[2]。

(2)各個農場在生產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日常清潔,定期開展棚舍清理工作,通常每一天清理兩次棚舍,打掃衛生;還需對趕豬道進出豬之后,對其進行及時的清洗,該區域不能夠遺留污漬;針對防疫溝位置,還需要定期開展日常清潔;充分保障棚舍內干凈衛生,從而提高豬的安全與健康。

(3)在沖洗棚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夠使用大水位進行浸泡,如果浸泡水面超過了棚內地面高度,那么沖棚污水就會滲入到防疫溝當中,不僅僅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還會導致豬棚地基松動,嚴重危害豬棚的房屋安全。

(4)在進行水稻豬糞尿還田的過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都是淌灌技術。通過泥漿泵的使用,對豬糞尿進行抽送,將其抽送到水溝系統當中進行排放,讓豬糞尿與灌溉水進行充分的混勻,然后在將其送入到稻田當中,最后還需要使用泥漿泵將渠道剩余的豬糞尿也抽送到稻田當中,最大程度上防止糞尿水被排放大河道當中,進而危害外部水體。

(5)針對豬糞尿還田數量還需要進行合理的控制,通常水稻豬糞尿還田總量控制在10t/畝,如果數量過少,最終就會減低施肥效果,如果數量過多,那么則會導致水稻嫩綠,進而引發病蟲害問題,減低水稻產量[3]。

(6)使用氮化肥,在豬糞尿還田10t/畝的基礎上,農戶還需要對純氮施肥進行控制,通常為15kg/畝。在使用氮肥的前期階段,需要加重使用,從而促進水稻苗快速增長,而在中期階段,則需要控制使用,當水稻穂階段,施肥則輕,防止水稻苗貪青成熟時間晚。

3 小結

種養結合型生態農場模式的建設與應用,能夠進一步提高農牧產品的質量,提升農牧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豬養殖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保障當地生態環境平衡,同時提高農戶經濟收入,推動當地經濟更加快速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于楓,等.數字化管理系統在種養結合家庭生態農場建設中的應用[J].山東畜牧獸醫,2020,41(01):66.

[2]趙愛琴.淺談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J].中國集體經濟,2017(06):31-32.

[3]宣雄智,等.生態觀光體驗型家庭農場的循環農業模式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35):79-80+83.

猜你喜歡
資源化利用農戶
農業產業鏈組織與規模農戶正規信貸可得性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研究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農戶的社會資本對農戶民間借貸的影響
瀘州白酒企業釀酒產業鏈副產物資源化利用進展
種養廢棄物預處理技術可行性分析與實踐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裝備及應用案例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黃蜀葵花期不同組織器官中多類型資源性化學成分的分析與利用價值挖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