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林業技術應用的幾個思路建議

2020-05-11 12:08楊曉銘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林業技術思路建議

楊曉銘

摘 要 近年來,由于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逐漸惡化,因而人們開始對環境、綠化、植樹造林工程日漸重視。林業技術本身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在環境改善、植樹造林工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林業工作者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意識到,植樹造林需要嚴格遵循一定規律,在此基礎上正確的認識、掌握與應用,如此才能促進林業技術與林業專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能夠實現我國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林業技術;思路;建議

當下,我國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沙漠化進程不斷加快,關于退耕還林的重要性已經引起更多人的重視,為致力于環境的改善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同時,大力發展林業,能夠更好的建設生態公益林與綠色中國、改善生態與生存環境,為此需要林業工作者在充分認識與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對林業技術進行高效的利用,在現代化科技的幫助下來發展林業,促進工作者個人綜合素質的顯著提高,從而能夠逐步改善現有的生態環境,建設綠色中國?,F詳細探究如何構建林業技術的幾大要素思路。

1 正確認識與應用自然規律

自然規律作為自然界一切客觀事物所固有的屬性,與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消亡密切相關,特別是對于林業工作而言,為開展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嚴格按照一定自然規律。在植樹造林時,人們需要對自然規律進行正確的認識與掌握,指導具體工作的開展,然后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促進林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北方,一直存在比較嚴重的干旱問題,再加上濫砍濫伐,造成土壤存在嚴重的沙漠化,為有效遏制沙漠化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積極的開展人工造林,但是北方氣候比較干旱在選擇樹種時需要選擇抗旱耐寒的,如胡楊林,從而能夠有效的防治沙漠化進程。與此同時,針對森林生態系統的規律,為致力于林業種植業生產效果的改善與培育,就需要正確運用這一規律。尤其是對于林業工作者而言,需要對林業生產自然規律進行充分認識與掌握,確保能夠為林業生產實踐提供一定指導,所培育的混交林、新型品種能夠符合生態演替規律且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從而能夠實現對樹種與自然保護區的保護[2]。

2 強化林業的科學管理與調查設計工作

關于林業培育管理,也需要嚴格按照一定自然規律,為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林業技術,就需要科學的管理作保障??茖W管理與林業生產發展、人類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為此需要強化管理林業種植、生態系統建設。林業技術人員需要針對樹種來管理科學技術,重視建設生態系統,保持系統的平衡性、穩定性,為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明確指明方向。此外,在林業技術工作中科學造林的基礎在于調查設計,為此需要工作者做好基礎學科的調查研究工作,對土壤、氣象與植物等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在綜合考量的基礎上按照自然規律,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實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營造[3]。

3 林業工作者綜合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

只有提高林業工作者的綜合技術水平與素質,才能保證林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我國科技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科技不斷涌現出來,由此極大的促進了新林業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更好的發展現代林業技術,則需要更多綜合素質高的林業技術人員作保障。林業技術人員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與文化素質,重視對新科學技術的學習,真正實現思想解放,與時俱進的學習與掌握新技術,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效應用。在管理技術人員時,需要管理者積極的組織人員學習與培訓,重視自身知識技能應用水平的提高,充分掌握自然規律,從而能夠的為林業生產服務[4]。

4 強化研究集水整地技術

在建設林業工程的過程中,集水整地至關重要,為有效的開展樹種培育與栽種工作,就需要結合不同地質、環境條件,采取相應的林業種植技術并認真規劃栽植區。在北方干旱半干旱氣候條件下,關于土壤蓄水量需要適當的增加,對各種自然經濟條件如地形、土壤等進行充分考慮,且對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確定栽種區面積時需要結合各種條件,如土壤、氣候、植株等。然后,需確定集水面的大小,通??赏ㄟ^計算栽植區的各個數值,如面積、地表徑流量、降雨量、樹木需水量、土壤水分短缺量等,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了解栽植區樹木所需要補充的水分,為進一步促進植物生長就需要適當的增補或減少水分,從而實現對優良樹木的積極培育。此外,結合實際需要來認真做好蓄水工程的修建工作,干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確保為樹木生長及時補充所需水分,且增強暴雨洪水的攔截能力,最大限度的保證種植區域的安全性?;诖?,在種植區域關于蓄水工程可以進行適當的修剪,在干旱時及時補充水分滿足植物生長所需,在水量較多的情況下做好儲水調節工作,如此才能為林木生長進行有效調節,從而能夠指導綠色家園的建設工作[5]。

總之,我國越來越重視林業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林業方面各種新技術獲得廣泛應用,在發展林業技術時需要密切結合時代的發展需要,幫助林業工作掌握更多的技術知識,開展科學有效的管理。在改革林業技術時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為快速發展林業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重視科學種植,對于地區差異、生態環境的自然規律進行充分應用,實現對優質林木品種的積極培育,因地制宜的改善生態環境。集水整地技術作為林業技術建設的重要環節,需結合自然條件與地形要求進行科學的規劃,有機調節種植區的水分,滿足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水分與養分。

參考文獻

[1]魏肖杰,張敏新.林業產業集聚對中國林業全要素生產率作用機制-基于動態空間計量模型的實證分析[J].世界林業研究,2019,32(03):67-72.

[2]李研,張大紅.要素投入對林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34(15):133-135.

[3]姜鈺,管時一.中國林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時空演變及集聚特征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8,32(02):117-121.

[4]張紅麗,康茜.中國林業全要素生產率時空演變及動力源泉探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2):261-265.

[5]劉清泉,等.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林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影響因素-來自廣東的證據[J].農村經濟,2014(01):39-43.

猜你喜歡
林業技術思路建議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拓寬基層林業技術推廣思路 保障林業資源可持續利用
三代人的建議
我的思路我做主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