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策略

2020-05-11 06:19李卉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高中語文策略

李卉

[摘要]學習任務群的提出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一大亮點,“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是基于高中語文必修模塊建構起的一大任務群,對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有助益作用。教學具有個性、創造性的高中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需要教師將讀說結合,讓學生扎實練好語文基本功;具備慧眼,深切感悟時代大主題;立足實踐,讓學生逐步走向運用大舞臺。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12-0007-02

提出覆蓋基本語篇類型、囊括多元語文學習任務的學習任務群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2017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中的一大亮點。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強調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注重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它的提出改善了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課程內容簡單線性排列和連接、學科知識逐“點”解析、學科技能逐項訓練的問題。2017版高中語文新課標基于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總體性目標,科學設計、全面統籌,建構起多個主題深刻、導向鮮明的語文學習任務群?!皩W習任務群的設計,旨在引領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力求改變教師大量講解分析的教學模式”。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是基于高中語文必修模塊建構起的一大任務群。該任務群將《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能閱讀理論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等閱讀與鑒賞目標和“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學會演講”等表達與交流目標有機統整在一起,既注重讀寫,又注重實踐,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文本。它的提出與2017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中的“注重時代性,構建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這一基本理念相契合,對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有助益作用。筆者認為,教學高中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讀說結合,扎實練好語文基本功

讀懂、弄通、表達無誤是進行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最基本的要求。學生要想完成“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中的學習任務,首先就需要掌握閱讀實用性文本的方法,這樣才能深刻理解文本內容,其次是能夠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基于一定的情境進行流暢的口頭表達和有效的書面交流。因此,在教學高中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時,教師要做到讀說并重,引導學生扎實練好語文基本功。否則,實用性文本也好,文學性文本也好,論述性文本也好,一旦學生讀不懂、弄不通、說不準,那么學習任務便無法有效完成。

一方面,教師要在設計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樹立融通的理念,不能孤立地教學“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而是應當拓展視野,思考這一學習任務群與其他學習任務群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給學生傳授知識,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將“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學習任務群提出的學習任務貫穿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的始終,讓學生積累語言材料、梳理語言現象。特別是要在閱讀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謙敬用語、容易誤用的成語、典型的病句等,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大膽說、反復練,讓學生運用掌握的靜態的語言知識。具體說來,當前語文教材中關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學習文本并不是集中呈現的。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僅有幾冊涉及實用類文本閱讀和實用性交流任務。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屬于社會交往類的文本有《我有一個夢想》《關于北京城墻存廢問題的討論》等;屬于新聞傳媒類的文本有《別了,不列顛》《圖片兩組》等;屬于知識性讀物的有《景泰藍的制作》等。教師需要運用整合教學法,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這些實用類文本的個性和共性,了解這些實用類文本的語言表達技巧,然后通過布置相關的學科任務有針對性地、循序漸進地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具備慧眼,深切感悟時代大主題

教師要想順利地開展“實用性閱讀和交流”教學便需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能夠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話語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發展、把握時代脈搏、活用語文知識。

例如,在教授新聞傳媒類文本《別了,不列顛》前,教師要對文本進行詳細分析,厘清新聞采編與制作的基本流程(采、寫、編、評)以及撰寫新聞稿的基本格式等。教師在吃透文本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幾周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研習。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學習任務:自主選擇、研究一份報紙或一個新聞網站,分析其欄目設置、文體構成、選編的內容的價值取向等,撰寫文字分析報告,進行多媒體展示交流。還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本周內的新聞事件并撰寫有針對性的新聞短評。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介融合的時代,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進行傳統媒體寫作,又要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新媒體寫作。再如,教師在教授《我有一個夢想》時,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演講稿及不同的演講風格,然后可以讓學生圍繞一個時代主題,如“新時代青年的理想”“少年夢與中國夢”,寫作演講稿,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釋放學生的語言運用潛能。

三、立足實踐,逐步走向運用大舞臺

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具體的語言情境發展學生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教師要充分調動一切可利用的積極因素,讓學生邁開步子,逐步走向實踐大舞臺,進入真實的語境中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增強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例如,在研習新聞傳媒類文本時,教師一般會教授學生如何針對不同的情境擬定采訪提綱。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擬定采訪提綱的技巧。但是掌握知識是一回事,運用知識又是另一回事,教師要如何檢驗學生是否能靈活運用學習到的知識呢?為此,筆者所在學校進行了相關嘗試。學校相關社團開展了“模擬聯合國”“模擬政協”等活動,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請進來,提供機會讓學生對他們進行采訪,并在采訪后引導學生反思采訪提綱是否具有針對性,總結交流的技巧。此外,還帶領學生走進社區,在學生采訪社區工作人員的過程中判斷他們是否掌握了交流技巧。

開展“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教學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成長經歷、釋放學生的潛能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語文教師應有效落實高中語文“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育人任務,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學習任務群高中語文策略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作文教學初探
表述與實現:從“語文課程目標”到“語文課堂目標”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