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連續性護理的效果

2020-05-13 02:41張偉麗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04期
關鍵詞:負性顯著性依從性

張偉麗

(江蘇省東臺市人民醫院,江蘇 東臺 224200)

心肌梗死(MI)是一類患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重癥類型,該疾病主要是因心功能缺氧、缺血而導致的心絞痛,臨床癥狀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1-3],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巨大的影響,臨床護理干預對患者療效有重要作用[4]。為了分析MI患者應用連續性護理的應用價值與療效,筆者采取臨床對照分析,論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8例MI患者,隨機分為對照、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年齡為54~79歲,平均為(63.14±8.13)歲,病程為2~6年,平均(5.21±1.10)年,其中男、女比例是8:6;觀察組的年齡為53~78歲,平均為(62.21±7.31)歲,病程為2~6年,平均(5.33±1.31)年,男、女比例是6:8?;€資料對比顯示,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了解診療過程中的風險以及預期效果,并簽署同意書;(2)依從性良好;(3)接受治療前明確無相關藥物過敏史或禁忌證;(4)符合MI診斷標準,影像學顯示為MI;(5)病情平穩,符合手術指征;(6)凝血功能、血小板、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患者對治療過程中的相關藥物過敏或存在禁忌證;(2)依從性差;(3)意識不清、溝通障礙、智力低下或存在精神疾病史者;(4)凝血功能障礙者;(5)臨床資料不完整;(6)嚴重缺氧、內分泌失調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如藥物指導、運動鍛煉等,觀察組行連續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病人難免容易滋生焦慮、緊張的負面情緒,醫護人員需及早意識到患者情緒問題,轉移其注意力,提高診療依從性;針對患者的疑惑,護理人員需采取生動形象的描述以及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答,并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習慣;(2)飲食指導:了解MI患者的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烹飪方式等,以制定針對性、個體化強的營養干預措施,并加強醫患間溝通交流,合理指導患者的飲食。醫護人員需囑咐患者堅持記錄體重、飲食,以便于了解患者的飲食情況,隨時調整營養干預方案;(3)健康教育:定期派發MI相關診療知識手冊,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如發病原因、疾病治療、藥物指導等,并提醒患者定期進行復診;增強其治療的信心,安撫其不良情緒,以促進患者保持積極的態度,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十分重要,護理人員需簡明扼要地向患者講解MI的治療流程與預期療效,答復患者的疑問,鼓勵其表達自己想法與感受;護理人員還需多進行換位思考,重視其主訴;(4)加強隨訪:于患者出院后2周后進行隨訪,重點是飲食指導、藥物指導等,了解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等情況。其次,護理人員需了解患者及其家屬是否知悉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護理方式,還需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飲食、戒酒、運動管理等等,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負性情緒(SDS、SAS)、滿意度。滿意度評估標準如下:以負性情緒分值降低幅度作為劃分標準,分值降低幅度低于20%、20%~49%、50%~79%、80%~100%各區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類別。滿意率=100%-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取Epidata標準軟件錄入并核對,統計學分析、檢驗使用SPSS 22.0標準系統。設定本次數據均呈現正態分布,計量資料表示為均值和標準差,行獨立T值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概率或百分比,行卡方檢驗,統計學顯著性結局顯示為P<0.05。

2 結 果

2.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

觀察組評分顯著更低,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s)

組別SAS評分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n=14) 50.16±8.34 37.17±8.28 52.12±2.48 37.27±2.23觀察組(n=14) 50.11±9.03 49.04±9.54 53.23±2.42 20.13±3.05 t值0.02025.47920.062326.8380 P值>0.05<0.05>0.05<0.05

2.2 兩組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觀察組的滿意率分別是57.14%、85.71%,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x2=16.8056)。

3 討 論

MI是心內科臨床中常見的疾病類型,該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堵塞導致的心肌肉缺血性壞死,疾病不良并發癥較多,包括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臟破裂、休克、心力衰竭等;其次,MI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環境刺激、情緒波動、飲食不當、過度疲勞、劇烈運動等,藥物干預或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治療過程中加強護理配合能有效提升藥物、手術干預的療效[5-6]。

常規護理模式由于其缺乏針對性,且護理工作流于程序化、機械化,整體質量參差不齊,因此,護理效果不盡人意;連續性護理屬于新型護理類型,其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全面性的優勢,通過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加強隨訪等方面加強干預,準確把握患者的疾病進展,規避常規護理干預的弊端,彌補其不足,推動診療程序的順利推行,在臨床護理中得到廣泛應用[7-8]。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負性情緒評分顯著更低,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對照組、觀察組的滿意率分別是57.14%、85.71%,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x2=16.8056)。充分顯示連續性護理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連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MI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腦神經缺損情況,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負性顯著性依從性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無痛分娩用于初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負性情緒的影響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一種結合多尺度特征融合與像素損失加權的顯著性目標檢測方法
聲音商標顯著性認定研究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激的影響
共患難, 更同盟:共同經歷相同負性情緒事件促進合作行為*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健康教育對改善癲癇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