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聯合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效果觀察

2020-05-14 07:26程國朝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陳舊運動性重建術

程國朝

【摘 要】:目的:觀察膝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聯合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效果。方法:研究時間2018年1月份-2019年3月份,收治的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患者74例位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兩組,兩組均接受關節鏡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保留殘端治療方案;比較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患肢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膝關節評分。結果:術后3個月、6個月患者膝關節評分均不同程度提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6個月患肢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均不同程度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采用膝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聯合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對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顯著。

【關鍵詞】:膝關節鏡;滑膜清理;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前交叉韌帶(ACL)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重要靜力結構,其主要作用是通過限制脛骨前移而達到對膝關節的過伸等動作的保護;同時并控制關節旋轉、內外翻與伸膝鎖扣。前交叉韌帶發生損傷后,膝關節的功能、穩定性等受到影響。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是常用術式,在此基礎上聯合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效果更好。本文主要觀察膝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聯合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效果,研究時間2018年1月份-2019年3月份,收治的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患者74例位研究對象,現將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基本信息

研究時間2018年1月份-2019年3月份,收治的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患者74例位研究對象,按照殘端處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兩組,每組37例;對照組年齡23歲-63歲,平均年齡(41.28±3.27)歲;男性與女性比例(26/11)。研究組年齡22歲-65歲,平均年齡(42.09±3.19)歲;男性與女性比例(26/11)。

收集兩組基本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篩選標準

納入標準:無相關用藥禁忌癥、過敏史者;患者均知情且同意;符合 ACL 斷裂;疾病手術史超過6個月。

排除標準:合并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異常等;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者;精神意識障礙。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膝關鏡進行滑膜清理術,對照組參考解剖結構為脛骨內外側髁間棘之間,研究組則為ACL 殘端中央。將其打結部位纏繞、包覆在 ACL 殘端之中,再將其貫穿進入股骨隧道,直至翻轉線頭接近股骨隧道內口時牽拉將鋼板調整為橫向,使之橫跨股骨隧道外口并進行股骨端固定;反復多次被動屈伸膝關節,確認移植物妥善固定于股骨端并使其完全進入脛骨隧道,隨后進行等長檢查與撞擊試驗,滿意后通過可吸收擠壓螺釘將韌帶固定于脛骨隧道,打結并剪除牽引線;檢查手術位置,進行撞擊、卡壓檢驗等,確認無問題后進行縫合。

1.4 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患肢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采用 KT-2000 膝關節韌帶位移測量儀,將患肢緩慢安置保持屈膝 30度,充分放松局部肌肉撤銷壓力進行調零,隨后設定儀器數值至 30磅進行脛前位移松弛度檢測。

比較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采用 Lysholm 膝關節評分,評分0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功能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統計結果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患肢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指標比較差異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3個月、6個月患肢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均不同程度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患者膝關節評分

兩組治療前膝關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6個月患者膝關節評分均不同程度提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前交叉韌帶是位于股骨外側髁內側面后部,向下穿過膝關節腔止于脛骨髁間隆起前部,解剖上分為前內側束與后外側束,因受生物力學應力分布所限,體部斷裂幾率遠大于骨附著部位。前交叉韌帶發生損傷后,對膝關節功能、穩定性都造成影響。目前膝關節鏡是一種微創有效的治療術式,可以有效的避免開放手術的出血量大,創口大難愈合等問題;同時膝關節縮小切口規模但術野觀察更加方便,腔內定位準確且造成額外損害較少,已經成為目前臨床較為廣泛應用的一種治療術式。

ACL 殘端將自身滑膜延伸包裹重建韌帶后,膝中動脈穿過后關節囊為滑膜血管網絡輸送營養,達到血管化的有效愈合;同時殘端保留對被動、主動的關節機械運動可以感知進行反射,對預后有積極的作用,保障神經中樞持續傳輸肌張力調節指令,維持膝關節穩定性與生活活動能力。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個月、6個月患者膝關節評分均不同程度提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6個月患肢膝關節脛前位移松弛度均不同程度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陳舊運動性前交叉韌帶斷裂采用膝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聯合保留殘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對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張太良,張磊,廉志明,等.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保留殘端與否干預膝關節本體感覺功能恢復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3):471-477.

羅程,蔡賢華,魏世雋,等.關節鏡下保留殘端與非保留殘端重建前交叉韌帶的臨床療效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17,19(4):262-265.

猜你喜歡
陳舊運動性重建術
小區管理為何容易陷入“紛爭”——手段陳舊是主因
青少年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腦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觀察
運動性血紅蛋白降低的機理及營養防治
放血療法治療陳舊熱痤瘡
冬季項目運動性損傷防治研究
假體置換聯合LARS韌帶軟組織重建術治療肱骨近端惡性腫瘤
浮淺·陳舊·蠻不講理——2014年江蘇高考低分作文卷理性分析
海軍某部運動性中暑一例
左室重建術對非手術區心肌組織AngⅡ受體表達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