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延續護理對減少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效果

2020-05-14 07:26張希梅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急性發作延續護理支氣管哮喘

張希梅

【摘 要】:目的 觀察延續護理對減少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在我院的支氣管哮喘患者100例,將選取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分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均為50例,給予選取的對照組患者進行出院后基本健康教育以及用藥指導,對對照組患者急性發作時提供住院綠色通道,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為期1年的院外延續護理。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次數。結果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得分及哮喘控制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顯示,(P<0.05),均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出院1年內住院次數對比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給予支氣管哮喘患者出院后延續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次數,實現哮喘的有效控制,有效的減少患者的住院次數,因此,改善預后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延續護理;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引言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臨床表現有反復性、周期性以及長期等特點,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至今尚未有有效的根治辦法【1】。因此,如何進行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使得患者的哮喘急性發作獲得有效控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當下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本次研究就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延續護理臨床應用對減少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在我院的支氣管哮喘患者100例,將選取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分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均為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分布為23-71歲,平均年齡(52.15±10.12)歲,病程1-21年,平均病程為(10.25±5.6)年;觀察組中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分布為22-70歲,平均年齡(52.15±11.10)歲,病程2-21年,平均病程為(10.55±4.6)年;兩組患者性別、病程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選取的患者臨床病癥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診斷標準;(2)選取的患者均處于慢性持續期;(3)選取的患者及家屬均在知情條件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智力障礙與語言障礙的患者;(2)存在精神疾病史以及家族史的患者;(3)存在臟器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4)存在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的患者;(5)存在合并過敏性鼻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以及腫瘤等的患者;(6)處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對選取的兩組患者均進行住院期間常規護理,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哮喘發作急救等。給予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延續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組織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小組護理人員應對延續護理其護理內涵及護理核心技能進行理解和掌握,對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方案及護理方法進行熟識;(2)對選取的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檔案建立,為觀察組中患者進行責任護士分配,責任護士對患者出院前1天進行其姓名等一般資料詳細登記,同時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及指標進行系統護理評估,對其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詳細記錄;(3)在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進行每周1次的電話隨訪,對患者的藥物治療的藥物服用情況及臨床中現狀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同時給予患者心理鼓勵,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4)在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應對患者進行每月1次的家庭隨訪,對患者的藥物服用的依從性及心理狀態進行重點了解和評估,尋找藥物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記錄和解決;(5)延續護理小組組織每兩月1次的聯誼會,通過相傳講座、病友交流等方式進行患者在出院后的統一健康知識的宣傳,以促進病友及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交流的方式以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增加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4 效果評定(1)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出院3個月后進行健康知識調查,出院6個月后進行哮喘控制問卷調查,進行出院1年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住院治療次數統計。其中健康知識調查采取科室自制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問卷滿分設置為100 分。哮喘控制問卷調查采取科室自制哮喘控制測試表,進行相關哮喘癥狀及生活質量問題共5個問題回答,評分并進行哮喘控制綜合評定。滿分設置為25分,評定標準為:25分為完全控制;20-24分為部分控制;低于19分為未控制。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的數據匯總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并用t檢驗驗證。計數資料采用(n,%),并采用X2檢驗驗證,比較均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健康知識評分以及哮喘控制測試評分和住院次數統計比較,詳見表1: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研究,探討延續護理對減少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效果,結果顯示,給予支氣管哮喘患者出院后院外延續護理能夠有效的減少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次數,從而減少住院次數,實現患者對哮喘相關健康知識的有效掌握,且加深了患者對哮喘的有效控制。延續護理干預作為患者住院護理的一種延伸,以護理人員為核心,以電話隨訪、家庭隨訪等方式將患者的護理從醫院延續到家庭,對患者進行責任護士安排進行針對性、個性化護理,實現患者治療效果的鞏固,同時護理人員與患者及患者家屬形成密切聯系及形成有效的密切的溝通,發揮家庭對患者的影響,建立患者社會支持系統,對哮喘進行有效管理以實現哮喘發作時的及時有效控制,雖然尚不能進行哮喘的根治治療,但通過對患者哮喘病癥及肺功能水平等的有效控制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給予支氣管哮喘患者出院后延續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次數,實現哮喘的有效控制,有效的減少患者的住院次數,因此,改善預后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方淑惠,海玉發,丁梅芳.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7):247-248.

李英,何小靜. 延續性護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 河北醫學,2017,23(02):334-336.

猜你喜歡
急性發作延續護理支氣管哮喘
溴化異丙托品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在成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中的應用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觀察
多索茶堿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療策略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小青龍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