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診療中的應用

2020-05-14 07:26敬子洋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檢出率

敬子洋

【摘 要】目的:探討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診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41例作為研究組,另選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骨關節炎患者41例作為參照組,兩組患者均行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對比兩組滑膜厚度、關節積液檢出率及血流分級檢測情況。結果:研究組滑膜厚度及關節積液檢出率均高于參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血流分級總檢出率80.49%,高于參照組的9.76%,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肌肉骨骼超聲用于類風濕關節炎診療的價值高,利于疾病早期診斷及治療。

【關鍵詞】肌肉骨骼超聲;類風濕關節炎;檢出率;血流分級

【中圖分類號】R6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類風濕關節炎為小關節免疫性疾病,病情隱匿且病程較長,臨床數據顯示其于普通人群中發病率為1%,且該病多發生于女性群體,可造成關節軟骨及骨質結構損壞,部分患者2年內可發生不可逆性骨關節損傷,最終造成關節畸形,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1]。因此,加強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療,可延緩并改善患者病情進展,避免進一步骨破壞,對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也是類風濕關節炎防殘、治殘的關鍵。本文基于此探討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診療中的應用,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41例作為研究組,所有患者均臨床確診為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男14例,女27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7.36±2.42)歲,病程1-7年,平均(3.86±1.78)年;另選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骨關節炎患者41例作為參照組,男13例,女28例,年齡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57.42±2.46)歲,病程1-9年,平均(3.91±1.76)年。兩組基本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本次所用儀器為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兩組患者均實施肌肉骨骼超聲檢查,適當抬高患肢后取陣線探頭,頻率設定7.5-12MHz,經由超聲探頭加壓檢查,查看患肢腔內積液情況、及突出團塊最大前后徑,同時檢查滑膜血管最厚位置血流信號情況。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滑膜厚度、關節積液檢出情況,血流檢測分級標準:0級:滑膜內部未見血流信號;I級:滑膜內部可見1-2出點狀血流信號;II級:滑膜內部可見多處線裝血流信號,但未超過滑膜面1/2;III級:滑膜內部到處可見樹狀或網狀血流信號,且超過滑膜面1/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處理,()表示變量數據,t檢驗;無序分類數據以(%)表示,采取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滑膜厚度、關節積液檢出率對比

檢測結果顯示參照組滑膜厚度(1.53±0.26)mm,研究組滑膜厚度(4.17±1.54)mm,對比差異明顯(t=10.824,P=0.000)。

參照組41例患者檢測出關節積液6例,檢出率為14.63%(6/41);研究組41例患者檢測出關節積液25例,檢出率為60.98%(25/41),對比差異明顯(c2=18.724,P=0.000)。

2.2 兩組患者血流分級情況對比

參照組41例患者血流分級檢測0級37例,總檢出率9.76%(4/41);研究組41例患者血流分級檢測0級8例,總檢出率80.49%(33/41),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報道顯示年齡、先天性關節疾病、創傷、生活行為等均是引發關節炎的重要影響因素,關節疼痛、腫脹等為其主要癥狀表現,導致關節畸形或日?;顒邮芟轠2]。有數據顯示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人數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占比為20%,且多發于老年群體[3]。且因該病同骨關節炎患者在發病特點、臨床表現以及發病部位等有較多相似性,易造成臨床鑒別診斷出錯率高,影響患者治療。

X線、CT及MRI均為當前臨床進行骨科疾病診斷的常用方法,借助于X線可的對患者骨侵蝕狀況骨質情況進行查看,但該方法軟組織成像效果差,在骨科診斷中誤診及漏診率高;CT檢查無法準確呈現病灶橫斷面情況;而MRI診斷費用較高,且所用時間長、檢查禁忌多,因此肌肉骨骼超聲檢查憑借其簡單快捷性及無創性得到更廣泛應用[4]。同上述幾種方式相比,其可對患者骨骼、肌腱、血流情況進行清晰呈現,且該檢查方法的對耐受性要求低,特別適用于老年病患。

臨床研究表明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最明顯病例改變為滑膜厚度異常,因患者急性期內關節腔內發生炎性細胞浸潤,造成滑膜厚度增加,且炎性物質滋生勢必引發關節積液。而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后,關節軟骨及滑膜組織受炎癥反應影響,可發生組織纖維性增生,直接表現為新生血管出現并可見血流信號,故本次將滑膜厚度、關節積液、血流信號檢測作為重要觀察指標。本次檢測結果顯示研究組滑膜厚度高于參照組、關節積液檢出率高于參照組,且研究組血流信號分級檢測檢出率高于參照組,充分表明了滑膜厚度、關節積液情況、內部血流分級情況可輔助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利于患者早期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綜上,肌肉骨骼超聲檢查用于類風濕關節炎診療的價值極高,利于類風濕關節炎早期診斷,是提升該病療效的關鍵,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游珊珊,徐鐘慧,姜玉新.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診療中的應用[J].協和醫學雜志,2017,8(Z2):215-220.

徐麟. 肌肉骨骼超聲在評估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活動中的應用[D].新疆醫科大學,2017.

吳國紅.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中醫辨證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3):86-87.

魏巍,曹博,朱盈俊.肌肉骨骼超聲在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應用中的診斷價值[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06):817-819.

猜你喜歡
類風濕關節炎檢出率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大面積腦梗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及檢出率研究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高頻超聲檢查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腕關節早期病變檢出率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