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與開腹術治療結直腸癌療效比較

2020-05-14 07:26郭秀軍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結直腸癌開腹根治術

郭秀軍

【摘 要】目的:探討開腹術與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對照組行傳統開腹術,觀察組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鎮痛藥物使用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療效理想,具有創傷性小,安全性高等優點,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開腹;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結直腸癌是好發于直腸、直腸乙狀結腸交界部位的惡性腫瘤,也易發于升結腸與降結腸內,好發于40歲以上人群[1]。結直腸癌早期臨床癥狀并不顯著,多表現為腹脹、腹部不適、大便潛血等,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發展為中晚期,對患者的預后及康復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今,手術切除是治療結直腸癌的常規術式,但開腹術具有創傷性大、并發癥多及恢復速度慢等不足。隨著我國醫療技術及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臨床治療中,腹腔鏡手術逐漸被應用,因其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且痛苦小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納入標準:患者均是行結直腸癌根治手術治療病例,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參與。排除標準:經檢查,患者存在凝血障礙以及其他器質性疾病,患者無法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腫瘤存在轉移情況,不能采取根治術,重度肥胖患者。其中觀察組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1.21±2.50)歲;病灶位置:10例直腸、9例升結腸、11例乙狀結腸、2例降結腸、4例橫結腸。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52-73歲,平均年齡(61.25±2.51)歲;病灶位置:11例直腸、9例升結腸、10例乙狀結腸、3例降結腸、3例橫結腸。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開腹術治療。麻醉后,選擇仰臥位,于腹部正中處行一切口,游離直乙結腸系膜并選擇其血管根部進行結扎,依次對病灶處遠近端(應至少距病灶邊緣2cm)進行游離,徹底清除病灶周圍淋巴結,將腫瘤完全去除后縫合兩段腸管,手術完成后,逐層縫合,留置引流管。

1.2.2 觀察組 給予腹腔鏡術治療。麻醉后,采用仰臥位,選擇臍上緣處行一觀察孔,建立CO2氣腹(維持壓力為11-13mmHg),依次在右下腹及左下腹麥氏點行一切口并置入Trocar,游離乙狀結腸系膜根部,然后分離其動靜脈根部并切斷。游離直腸系膜后間隙至腫瘤下部并閉合腸管。切除腫瘤并將其取出,關閉、吻合切口,最后放置引流管并縫合。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淋巴結清掃數量及切口長度;②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包括下床活動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及切口長度。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分析? 觀察組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5.4±0.8)cm、(75.1±10.8)ml、(32.8±6.1)h、(7.5±1.2)d;對照組分比為:(18.5±1.6)cm、(190.5±15.5)ml、(87.3±7.8)h、(11.9±1.6)d。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分析 觀察組出現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狹窄、1例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并發癥發生率為11.11%;對照組出現3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瘺、2例吻合口狹窄、1例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并發癥發生率為27.7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結直腸癌是目前多見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中老年人群是高發群體,具有病情兇險、發病率高等特點。如今,歐洲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二[2],其所致的死亡率也已經受到各國的重視。早期結直腸癌癥狀僅有便血、大便性狀變化等表現,極易引起患者的忽視,當出現排頻次上升,便意頻繁等癥狀時,則提示病情可能已經發展至中晚期。傳統開腹術是臨床中治療該疾病的常規術式,它屬于開放性手術,可以較為徹底地取出病灶,預后質量好,然而該術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操作時間長、并發癥發生率高以及住院時間長等,因此在臨床中越來越受到限制。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逐漸完善,其已經被廣泛用于治療結直腸癌,然而如今仍有部分學者對其臨床療效產生爭議。術中,少數醫師認為腹腔鏡術較難操作手術器械,容易導致病灶清除不完全,然而該術式能夠經鏡頭而擴大了手術視野,比常規開腹術能夠更加清楚地檢查病灶的具體情況,不僅符合腫瘤根治術條件,同時也使醫師銳性分離、清除腫塊等操作更加方便。目前,越來越多地臨床研究發現,在符合根治原則的條件下,腹腔鏡術手術環境、近遠期療效等均明顯優于常規開腹術。目前,腹腔鏡被越來越多地用于診斷、治療直腸癌,它具有以下優點[3]:臨床醫師可在腹腔鏡指導下詳細檢查病灶具體情況,有利于徹底清除病灶;切口小,創傷性低,不會累及附近正常組織受損;臟器暴露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可對深部、微小病灶進行準確定位, 所以具有良好的病灶切除率;手術過程簡單方便, 手術時間短, 有效避免了感染等并發癥的出現。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較,對直腸癌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的價值更高,療效更為顯著,不但能夠降低患者術中的失血量,而且還能顯著縮短術后患者恢復的時間,這樣一來更容易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謝正勇,李澤航,程黎陽,等. 開腹術與腹腔鏡治療結直腸癌對其手術情況、術后恢復及復發轉移的對比研究[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23(3):382-385.

高鵬飛.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與傳統開腹術的療效比較[J]. 現代腫瘤醫學,2017,25(14):2265-2269.

范德森. 腹腔鏡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臨床效果對比[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9(23):122-124.

猜你喜歡
結直腸癌開腹根治術
近端胃切除雙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術用于胃上部癌根治術的療效
前列腺癌根治術和術后輔助治療
氬氦刀冷凍消融聯合FOLFIRI方案治療結直腸癌術后肝轉移的臨床觀察
結直腸癌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近期效果及隨訪結果分析
對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腹腔鏡下肝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
腹腔鏡與開腹術治療膽囊息肉的對比分析
腹腔鏡脾切除術與開腹脾切除術治療脾臟占位的比較
1 323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避免中轉開腹的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