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醫藥治療方法研究進展

2020-05-14 07:26薛美山萍付雯琴
健康大視野 2020年8期
關鍵詞:痛經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

薛美 山萍 付雯琴

【摘 要】:痛經患病率逐年增加,給女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隨著對祖國醫學研究的深入,中醫藥在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中的效果越來越突出,且方法靈活多樣。本文作者查閱和整理近五年相關文獻,總結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醫藥治療方法研究進展,以期能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氣滯血瘀型;痛經;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痛經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嚴重者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目前該病尚無根治方法,但有大量研究已經證實中醫藥多種方法能有效改善痛經不適癥狀。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痛經急待解決。故將中醫藥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進展綜述如下:

1 現代醫家對氣滯血瘀型痛經病因病機的認識及治療原則。

痛經,中醫學又稱“經行腹痛”,中醫認為痛經的病位為子宮和沖任,與肝脾腎有著直接的聯系,發病原因通常是寒凝、血瘀及濕熱或者血虛和氣虛。病機以“不通則痛”或者“不榮則痛”為主。在證候分型方面,一般分為氣滯血瘀型、寒濕凝滯型、濕熱瘀滯型、氣血虧虛型、肝腎虧損型幾種類型。中醫在治療痛經時,通常采用周期性治療方法,痛經患者通常在月經來臨前10天服用藥物,三個治療月經期為一個治療周期[1]。

2 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醫藥臨床治療

2.1 中醫內治療法

2.1.1 傳統中藥方劑運用

王超[2]將96例患者根據辨證分型,根據不同的癥型進行辨證治療。以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結果本組病例96例,治愈45例,有效32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80.20%。血府逐瘀湯來自于《醫林改錯》,主要包括桃仁、紅花等,其中的當歸、赤芍主要是活血,牛膝的主要作用是引氣血下行;生地黃配當歸養血和血,使化瘀不傷陰血,柴胡、枳殼、桔梗行氣寬胸,共為佐藥。合而用之,可使女性淤血下行,治療瘀血阻滯。齊櫻[3]等采用香附四物湯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臨床療效好,且復發率低。由此可見,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是本病治療的關鍵之一。

2.1.2 自擬方

楊盈[4]運用理氣通瘀止痛湯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120例,結果表明,在氣滯血瘀型痛經患者中采用理氣通淤止痛湯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療效確切,總有效率為96.67%。畢茹[5]使用活血化瘀調沖任的方式治療經行疼痛,具有明顯的緩沖作用,總有效率為93%??傊?,自擬方都是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治療原則。

2.1.3 中成藥

中成藥使用方便,相對不良反應較小。目前臨床上已有多種中成藥應用于氣滯血瘀型痛經的治療,如血竭膠囊、調經活血膠囊、逐瘀止痛顆粒、血府逐瘀丸等。李莉[6]等采用口服血竭膠囊來治療痛經比較嚴重的功能性痛經,具有明顯的臨床效果,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7.33%。郝敏[7]等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患者隨機、對照分組,實驗組采用口服調經活血膠囊,對照組患者口服安慰劑膠囊,結果發現:總有效率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顯著降低VAS評分和中醫癥狀積分。

2.2 中醫外治法

2.2.1 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作為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非藥物療法,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陸明紅[8]證實溫針灸聯合中成藥治療原發性痛經可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患者痛經癥狀。秦昕[9]等運用溫針灸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40例,取穴子宮、關元、中級,氣海、三陰交、足三里為主穴,輔以合谷、太沖、血海、地機、陰陵泉,1d治療1次,于患者經期前2日開始進行治療,一個月經周期進行10次為一個療程,經過3個月的周期治療結果為治療組臨床治愈13例,顯效21例,有效3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2.50%。

2.2.2 推拿手法治療

作為中醫外治法之一的推拿手法,也是治療原發性痛經的傳統而有效的方法。樊遠志[10]等在原發性痛經的推拿治療上做了深入研究,指出醫師應對穴位、方式、治療和安全方面進行多方面考慮,在推拿過程中不僅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還應符合治療標準,最為主要的是能夠體現中醫推拿的優點。王景梅[11]等運用穴位按壓為主配合腰椎定位扳法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結果:痊愈18例,顯效10例,有效6例,無效6例,痊愈率為45.0%,總有效率為85.0%,并且遠期療效穩定。

2.2.3 水針

穴位注射又稱之為“水針”,是以中醫經絡理論知識為前提,結合現代化醫療的一種治療方法,其原理為注射器針刺和藥物雙重作用下刺激穴位,從而發揮作用。呂振軍[12]等采用三陰交穴位注射維生素K3配合雙支艾條灸十七椎、關元穴,與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的對照組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發現,治療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差值明顯大于對照組,表明了穴位注射維生素K3配合雙支艾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確切。邊曉東[13]等運用艾灸結合三陰交穴位注射維生素K3治療原發性痛經40例,總有效率95%,且明顯改善患者的中醫癥狀積分。

2.2.4 耳穴療法

耳穴療法能止痛、止暈、改善微循環、抗抑郁、抗過敏、治療痛經等獨特的效果。此法易學易會,無痛無副作用,操作簡單。王爽[14]采用耳穴貼壓配合口服九氣拈痛丸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及疼痛積分均有改善,但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無不良反應。

2.2.5 穴位埋線治療

穴位埋線治療方法具有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舒經通絡,調理血氣;補充人體正氣和排除體內多余邪氣的作用。孫文萍[15]等采用穴位埋線聯合太極拳鍛煉治療對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結果顯示治療組痛經疼痛癥狀及中醫證候積分各療程與治療前比較有明顯下降。

2.2.6 其他

李雨靜[16]等使用肌肉運動聯合中藥治療氣滯血瘀證痛經患者60例,治療組使用肌肉運動療法配合中藥,對照組用單純中藥,對比發現治療組對VAS評分的下降作用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較好的近期、遠期療效及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 小結與展望。

我國中醫治療疾病強調要先治本,中醫藥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亦強調“通則不痛”或“榮則不痛”,治療方法多樣、療效確切持久,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復發率低。所以與西藥相比,中醫藥療法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有著很大的優勢,并且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我們中醫臨床工作者將卓力開發出簡、便、驗、廉、效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臨床,改善廣大痛經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吳紅斌,秦辛玲,魏鵬飛等.桂林醫學院女生原發性痛經相關因素及干預研究[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 11) : 22-24.

王超.血府逐瘀湯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96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05):59-61.

齊櫻,康建穎.香附四物湯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雜志,2016,51(10):715-716.

楊盈.理氣通瘀止痛湯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1):157.

畢茹.化瘀調沖任湯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195.

李莉,王媛.血竭膠囊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2016,37(07):792-793.

郝敏,王偉,賀豐杰,肖新春.調經活血膠囊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05):1159-1163.

陸明紅.溫針灸聯合中成藥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8,33(24):3707-3708+3744.

秦昕,劉志紅,高小平,邢瑞玲,田新蕊,扈美玲.溫針灸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40例[J].中醫研究,2017,30(10):56-59.

樊遠志,吳耀持.推拿在原發性痛經治療中的應用與思考[J].上海醫藥,2018,39(24):6-8.

王景梅,李兵.穴位按壓為主配合腰椎定位扳法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40例[J/OL].中國針灸,2018(11):1169-1170.

呂振軍,翟玉馨,呂素珍.穴位注射配合雙支艾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10):958-960.

邊曉東,樓志勇,俞燕燕,羅開濤.艾灸結合三陰交穴位注射維生素K3治療原發性痛經40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20(03):265

王爽.耳穴貼壓配合九氣拈痛丸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8.

孫文萍,王樹林,李永平.穴位埋線聯合太極拳治療原發性痛經(氣滯血瘀證)的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8,34(01):37-40.

李雨靜,謝波,龔晨.肌肉運動療法配合中藥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5(02):261-264.

基金:上海市徐匯區科委項目(編號SHXH201741)

猜你喜歡
痛經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離子束拋光研究進展
獨腳金的研究進展
中西醫治療腫瘤相關性貧血的研究進展
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胃病研究進展
EGFR核轉位與DNA損傷修復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