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

2020-05-18 02:39魏亞莉
商情 2020年18期
關鍵詞:經營管理營改增商業銀行

魏亞莉

【摘要】稅收、國有企業利潤、國債以及其他收入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稅收占總收入的90%。 隨著稅制改革,我國逐漸形成了“營”、“增”并重的雙流轉稅種稅制,稅收相關制度也在不斷改善中。在雙稅種環境下商業銀行作為提供金融服務的營業稅收義務人,由于稅基高,稅負高,稅率高,阻礙了銀行業的發展,由于雙重征稅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的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使得稅務改革迫在眉睫。 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展到金融部門,并于7月完成了第一次增值稅納稅申報,標志著我國商業銀行“營改增”政策的順利實施。金融行業的“營改增”稅務改革已經持續一年的時間了,但其具有改革范圍大,耗時長的缺點。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營改增”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影響,并制定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 商業銀行? 經營管理? 影響

從2016年5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營改增”試點計劃,銀行業納入試點范圍,主營業務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商業銀行在這過程中受到較大影響。2018年和2019年間國家曾兩次下調增值稅率,再次制約了商業銀行的發展。增值稅和營業稅的稅率和計稅方式等明顯不同,商業銀行通常只繳納營業稅,但貴金屬銷售必須繳納少量的增值稅,就目前而言,我國“增值稅”的管理經驗較少。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許多商業銀行只是盲目的追隨“增值稅”改革,但是在管理系統方面存在著很大漏洞,且風險較大,稅收利益也將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研究“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其改革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營改增”的必要性

增值稅是對商品的流轉環節進行稅負征收,營業稅是對勞動服務的營業額征進行收稅。導致稅收格局發生劇烈變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營改增”稅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雙重征稅問題;“營改增”使得社會分工更加細化,大力推動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營改增”降低了企業的稅收成本,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盃I改增”優化了投資、消費和出口的三大結構,加快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是深化我國稅收改革的必然選擇。

(一)在稅收制度的完善性方面

增值稅和營業稅雙重流轉稅并行,導致增值稅的流程發生了巨大改變。相對于稅收“中性”來說,增值稅的稅收中性大于營業稅,有利于擴大企業規模,提升企業自身實力。如果要充分利用增值稅的中性效果,就必須擴大其征收范圍和擴大稅基,將增值稅的“中性”作用發揮到極致。由于雙重征稅下增值稅征收范圍不全面,導致增值稅中的進項抵扣鏈條遭到破壞,影響了增值稅的“中性”發揮。

(二)在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方面

我國第三產業中絕大部分都在稅收范圍之內。在上述行業中,無法降低采購原材料的成本,盈利利率降低,阻礙了服務業的發展?!盃I改增”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雙重征稅問題,進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是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的關鍵。

(三)在稅負征收管理方面

雙重流轉稅加大了稅收的難度。隨著商業模式和經濟形式的發展,稅務征收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例如,在市場經濟快速增長的今天,產品與服務捆綁銷售,增加了銷售數量和銷售模式。

二、“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發票管理成本的影響

發票是購買商品所獲得的收據和憑據,繼“營改增”之后,商業銀行票據管理發生了以下變化。①開票量增加,在進行“營改增”之前,銀行開票據相對較少,繼 “營改增”之后的臨時抵扣稅必須憑特殊發票,稅務機關對發票的需求量增加,商業銀行的發票額大大增加。②開發票要求較高。在“營改增”之前,商業銀行能夠開具一般的地方稅收發票,并且只需使用簡單的計算機和打印機即可?!盃I改增”之后,銀行必須開具增值稅發票,為防止虛假票據等,稅務機關對發行票據設置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要求安裝匹配的稅收管理設備,對發票的內容要求也更為嚴格,總而言之,“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發票管理更加嚴格。

(二)“營改增”對商業銀行業務流程的影響

繼“營改增”之后,商業銀行的交易包括增值稅、外部定價、業務談判、業務流程設計和處理等。為了確?!盃I改增”順利實施,銀行的金融部門、產品開發部門、業務開發部門、運營部門和接待部門的員工都必須通過專業培訓加強對“營改增”的認識,進而降低“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三)“營改增”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影響

1.稅務管理環節趨于復雜

與營業稅相比,增值稅的稅務管理環節更加復雜,“營改增”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銀行的發展,但也給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稅收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盃I改增”之后,對增值稅發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增加了增值稅征收的風險。增值稅納稅風險較大,因此,必須加強增值稅管理,由于增值稅發票的發行、運輸和授權與稅務發票的不同,銀行業需要改善其金融體系,滿足新的稅收法規和稅收管理要求。強調以票控稅并根據稅務部門的稅收進行認證、扣除和計算,對違反增值稅發票的使用和簽發必須承擔刑事責任,每個銀行機構都應通過建立嚴格的制度來確保特殊票據的日常管理,保障專用發票的日常管理。

2.部門間協同合作難度加大

“營改增”改革不僅加大了財務部門的工作量,還影響到所有部門的業務。財政部和其他部門應該共同提出跨部門合作的建議。以員工報銷為例,過去只需要員工在退房時提供單位名稱即可,而增值稅需要納稅人的號碼、地址和銀行帳戶等,必須符合增值稅發票的要求。財務部門應解釋稅收改革政策,并告知其他部門,此外,加強員工對“營改增”的認識,并對改革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溝通成本,提升各部門間的協同合作能力。

(四)“營改增”對商業銀行內部考核的影響

改革之前,營業稅是價內稅,所有業務的營業稅和附加稅率相同。為了加快改革速度,銀行通常將企業收入用作員工績效評估,改革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報價可含稅和不含稅,但必須明確指定收入和稅款,從客戶處收到的錢應分為收入和稅款兩部分,如果客戶報價不變,商業銀行的總業務收入會出現大幅度下降。例如營業額為200萬元,在改革之前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00萬元,但“營改增”之后的賬面收入降至188.86萬元。如果銀行業務的業務評估指標沒能及時進行更新,會影響員工的績效指標,增大員工的工作壓力和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本文從稅收制度的完善性方面、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方面以及稅負征收管理方面等方面對“營改增”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從“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發票管理成本的影響、“營改增”對商業銀行業務流程的影響、“營改增”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影響以及“營改增”對商業銀行內部考核的影響等方面對“營改增”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盃I改增”流轉稅改革對財務管理、業務運營和銀行管理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財稅36號的出臺是防止銀行雙重征稅,減輕高稅收負擔的關鍵,對銀行業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隨著銀行業收入的降低,稅收改革初期的稅收負擔并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在增加。金融部門的“營改增”改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在實施過程會遇到挑戰和機遇,但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可以防止雙重征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因此,應正確對待“營改增”改革帶來的影響,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降低改革的潛在風險,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石盛林,“營改增”對銀行業經營管理的影響[J].金融會計,2015,(2).

[2]王蕾.“營改增”政策解讀[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

[3]王藝明、劉志紅、鄭東.“營改增”政策的進出口效應分解:理論與實證研究[J].經濟學家,2016(2).

[4]付廣軍.我國實施營改增轉型效應的實證分析[J].山東經濟,2017(1).

猜你喜歡
經營管理營改增商業銀行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分析及管控建議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需處理好三大關系
會計信息質量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