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侖治療首發重度抑郁發作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的臨床對照研究

2020-05-19 14:59李娜王艷紅王瑩郭建兵張順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安全性療效

李娜 王艷紅 王瑩 郭建兵 張順

【摘 要】目的:對比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三種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的重度抑郁發作患者90例,分為三組,分別給予三種藥物治療。在入組時對每組進行HAMD評分,在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6周末分別進行HAMD和TESS評分。結果:①三組間HAMD評分在第6周末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每組HAMD評分在治療6周末較入組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文拉法辛組在第1周末時就已顯現出統計學差異;②治療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6周末三組間TES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但每組第6周末較第1周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③三組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構成情況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治療重度抑郁發作療效和安全性相當,但文拉法辛起效更快,且三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均隨著治療時間延長而減輕。

【關鍵詞】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侖;首發重度抑郁;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4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目前抑郁發作已經成為我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1],而藥物仍是針對抑郁發作的主要治療方法。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均為抗抑郁藥物,雖然三者都是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制劑,但其對抑郁發作的療效和安全性有無查別研究較少。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首發抑郁發作患者90例,入組標準:①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重度抑郁發作標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35分;②年齡在20歲-60歲之間;③無嚴重軀體疾病、無藥物和酒依賴史,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入組前2周內未用過抗精神病藥和抗抑郁藥物。將9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三組,每組的性別(F=0.043,P=0.958)、年齡(F=1.546,P=0.219)、病程(F=1.023,P=0.346)及入組時HAMD評分(F=0.995,P=0.374)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①將9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成3組,第1組服用文拉法辛緩釋膠囊治療,劑量根據病情在75mg-225mg/天調整;第2組服用度洛西汀腸溶膠囊治療,劑量根據病情在30mg-120mg/天調整;第3組服用米那普侖片治療,劑量根據病情在50mg-100mg/天調整。②在入組時評定HAMD,在治療第1周末、第2周末、第6周末分別評定HAMD和治療中出現的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過程由2名經過量表培訓的精神科醫師進行,一致性檢驗Kappa值為0.86。

1.3 統計分析 使用SPSS 23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最小顯著性差異法(LSD)),計數資料使用皮爾遜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入組時和治療第1周末、第6周末每組HAMD評分自身比較

三組藥物治療6周末時,HAMD評分較入組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文拉法辛組HAMD評分在治療第1周末時與入組時相比差異已有統計學意義(表格1)。

2.2 治療第1周末,第6周末三組間HAMD評分比較

第6周末時,三組間HAMD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F=0.541,P=0.548),但第1周末時,三組間HAMD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114,P=0.008)(表格2)。

由上述結果進一步分析,在第1周末時,三組間HAMD評分兩兩對比結果見表格3。文拉法辛組與度洛西汀組(LSD-t=-2.972,P=0.004)、米那普侖組(LSD-t=-2.510,P=0.01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而度洛西汀組與米那普侖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LSD-t=0.462,P=0.645)。

2.3 治療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6周末三組間TESS評分比較

治療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6周末三組間TES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格4)。

2.4 治療第1周末和第6周末每組TESS評分自身比較 三組中,每組治療第1周末和第6周末TESS評分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格5)。

2.5 每組藥物主要不良反應的構成情況比較 通過觀察研究期間每組TESS評分總體情況,發現發生率較高的副反應主要為:頭暈、出汗、惡心、口干、疲勞感、血壓變化、心動過速,在三組中,各種主要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格6)。

3 討論

目前全球抑郁癥的發病率約為3.1%,而我國則是5%~6%[2],并且在逐年升高。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30年抑郁癥將會成為世界最主要的致殘性疾病[3]。抑郁癥除了影響個人的健康狀況外,更為重要的是會顯著而持久地損害其社會功能[4],是導致非致命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從抑郁癥的發病機制上來說,去甲腎上腺素(NE)的生成和釋放以及突觸間隙NE數量下降[5]和5-羥色胺受體功能不平衡是導致抑郁的重要原因[6]。推薦使用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或)5-HT與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7]治療抑郁癥。很多研究都已表明,具有雙重抑制作用的SNRIs類藥物可能比SSRIs類藥物具有更多的優勢[8]。目前較為常用的SNRIs類藥物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三種。文拉法辛更易抑制5-HT轉運體,較高劑量時(每日225mg以上)才能抑制NE轉運體。而度洛西汀在每天60mg以上劑量時才能發揮雙重抑制作用。與之相比,米那普侖選擇性抑制NE轉運體的能力更強,可減少主要由5-HT介導的不良反應??梢?,同為SNRIs類藥物,但也各有利弊。

本研究結果顯示,第6周末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各組HAMD評分較入組時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且第6周末時三組間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三種藥物對于重度抑郁發作均有較好的療效。但在第1周末時,文拉法辛組HAMD評分較入院時已有明顯下降,而度洛西汀組和米那普侖組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且三組間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文拉法辛組與度洛西汀組和米那普侖組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度洛西汀組與米那普侖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文拉法辛比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起效更快,在治療第1周末時便已顯現出療效。這與Vis PM等的薈萃分析發現相符[9]。

此外,在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6周末三組藥物間的TES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每組第1周末與第6周末TESS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三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均在治療初期更為明顯,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輕。三種藥物主要不良反應的構成情況無明顯差別,均為頭暈、出汗、惡心、口干、便秘、血壓改變和心動過速,與Greist等[10]的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侖均為SNRIs類抗抑郁藥,對于首發重度抑郁發作患者療效相當,但文拉法辛起效更快。三種藥物不良反應相當,且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而減輕??傮w來說,文拉法辛有著更多的優勢。但由于樣本有限,應擴大樣本量后進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件:

張祖平.血清GP73聯合AFP對PHC的早期診斷價值探討[J].放射免疫學雜志, 2010, 23(2):205-206.

Bakish D.New standard of depression treatment: remission and full recovery[J].J Clin Psychiatry, 2001, 2(Suppl 26): 5-9.

MATHERS CD, LONCAR D.Projections of global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from 2002 to 2030[J].PLoS Med, 2006, 3(11): e442.

辛立敏, 陳林, 吉振鵬, 等.伴與不伴焦慮癥狀抑郁癥患者的自殺風險[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5, 29(11): 812-816.

馮倩, 湯臻, 周華, 等.抑郁癥患者治療前血漿micro RNA-16、micro RNA-195表達水平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6, 30(10): 758-760.

陳學義, 郝光濤, 張應福, 等.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測定人血漿中米那普侖的質量濃度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6, 32(7): 643-645.

QASEEM A, SNOW V, DENBERG TD, et al.Using second-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 to treat depressive disorders: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 Ann Intern Med, 2008, 149(10): 725-733.

PAPAKOSTAS GI, THASE ME, FAVA M, et al.Are antidepressant drugs that combine serotonergic and noradrenergic mechanisms of a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treating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of newer agents[J].Biol Psychiatry, 2007, 62(11): 1217-1227.

Vis PM, Van Baardewijk M, Einarson TR.Duloxetine and venlafaxine-XR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Ann Pharmacother, 2005, 39(11): 1798- 1807.

Greist J, Mc Namara RK, Mallinckrodt CH.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antidepressant-induced nausea: Duloxetine compared with paroxetine and fluoxetine[J].Clin Ther, 2004, 26: 1446-1455.

猜你喜歡
安全性療效
米氮平治療老年失眠伴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臍灸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療效
Imagination發布可實現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術
破裂腹主動脈瘤的腔內修復術與開放手術療效比較
針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療落枕的療效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