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

2020-05-19 14:59孫寶寧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自護能力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孫寶寧

【摘 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患者自護能力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甲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乙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并分析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甲組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識水平等自護能力指標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較乙組均更高,P<0.05。結論:在乳腺癌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利于疾病恢復,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乳腺癌;護理滿意度;自護能力

【中圖分類號】R65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相關調查顯示,乳腺癌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臨床常用治療方法有分子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化療、放療、手術治療等等,具有較好療效[1]。但是無論何種治療方法,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開展一定護理干預。臨床護理路徑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護理綜合模式,可以鼓勵和引導患者自覺參與疾病護理,增加治療依從性,主動配合醫護工作,從而促進整體康復[2]。本文旨在詳細分析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甲組(40例)患者年齡30~59歲,平均年齡(44.91±2.16)歲;臨床分期:Ⅰ期13例,Ⅱ17例,Ⅲ期10例。乙組(40例)患者年齡30~57歲,平均年齡(45.16±2.23)歲;臨床分期:Ⅰ期11例,Ⅱ18例,Ⅲ期11例。兩組患者基本信息可進行對比,P>0.05。

1.2 方法

甲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護理,科室制定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路徑方案,護理人員依此展開護理:⑴患者入院當天,護理人員協助患者辦理入院手續,并就醫院基本環境、同病房病友進行介紹,消除患者陌生感。還應協助患者完善相關影像學檢查、尿常規、血常規等檢查,以便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⑵手術前2~3天,應完善患者身體檢查,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叮囑患者予以充分支持和關懷,并就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具體治療方法、乳腺癌相關知識等進行詳細講解,從而使患者以穩定情緒接受手術治療[3]。⑶術后護理:患者手術麻醉清醒之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其手術成功;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關注其心理變化,若患者需要進行放化療,應就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并為患者提供整潔、干凈的醫療環境,加強飲食干預,避免攝入過量低纖維和高蛋白飲食,保持營養均衡,從而緩解患者痛苦和不良反應程度。乙組采用一般護理干預。

1.3 評價標準

觀察并評價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和護理滿意度。其中自護能力評定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ESCA)[4]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識水平等4個維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評定,滿上述量表評分與護理效果均呈正比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患者數據治療均采用SPSS 22.0數據包進行評定,研究數據均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分析

甲組乳腺癌患者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識水平等自護能力評分較乙組均明顯更高,P<0.05,詳細數據如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分析

甲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46±1.02)分,乙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9.67±4.19)分,t值為12.8914,P=0.0000(<0.05)。

3 討論

乳腺癌可以在多個器官組織內發生轉移,進而損害其正常功能,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還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尚未明確此病癥病因,大多認為與生活方式、環境、飲食、家族史、激素作用等有關,治療方法有內分泌治療、手術治療、放化療等等?;颊咧委熎陂g,由于要承受治療操作造成的損傷,以及疾病本身造成的痛苦,導致其極易產生多種負面情緒,如焦慮、恐慌、煩躁、易怒等等,甚至拒絕治療,降低治療效果[5]。鑒于此,對乳腺癌患者實施科學護理干預,在改善其預后方面非常重要。

臨床護理路徑主要從治療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設計,有效體現了整體護理理念。此模式具有較強指導性,且目標明確,使得護理工作充滿連續性和預見性,不僅能提升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和工作能力,還能使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改善患者自護能力,增強其自我護理保健觀念,創建良好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甲組患者自護能力、護理滿意度較乙組均更高,進一步提示了乳腺癌治療期間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價值。

總而言之,在乳腺癌患者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利于疾病恢復,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王小妮,楊碎勝,周江紅,黃賽珍,包蔚郁,肖燕芳.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的效果觀察[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1):154-156.

安慰,裴俊麗,王彩星,李穎,段秀卿.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預防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靜脈輸液港并發癥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5):22-23.

王國芳.系統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易癌因性疲乏及應對方式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A4):75+80.

譚虹虹,李亭秀.充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肢腫脹的護理效果觀察[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1(09):98.

張麗.圍管期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行PICC導管置入化療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2):4200-4201.

猜你喜歡
自護能力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PICC標準護理對置管患者自護能力和質量的效果分析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圍術期全期護理對肛腸外科患者術后康復及自護能力的影響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