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無痛護理技術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研究

2020-05-19 14:59王淑胤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質量分析手術室護理應用研究

王淑胤

【摘 要】目的:通過研究無痛護理技術可否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促進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完善、護理管理工作內容的補充,再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后,推動現代醫療衛生事業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方法:從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我院接受相關疾病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選100例,分成對照組及研究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和無痛護理技術。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等。結果:研究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普遍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統計為(4.31%)、(18.22%)。結論:應用無痛護理技術,能夠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也為患者們的生命安全增加了多一層防護。通過無痛護理模式的構建、無痛護理效果的優化,患者滿意度提高以后,各項診療計劃的實施也將變得異常順利。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繼續滲透,醫院一定可以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

【關鍵詞】無痛護理技術;手術室護理;質量分析;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引言: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會有不同程度的痛苦感受,選擇無痛護理技術,為患者緩解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顯得至關重要。本次研究中具體的分析了無痛護理技術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產生的影響,希望其他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到無痛護理管理的綜合實踐中,多多積累臨床經驗,從而加大干預力度?,F實驗報告內容總結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一)患者資料。為了保證這次實驗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應該提前整理患者們的病史資料。隨機抽選的100例患者均為自愿參加調查活動,簽署過知情同意書。(1)納入標準:符合“手術室”治療要求、限制條件的患者[1],科學分組后,對照組男患者36例,女患者14例,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2-70歲,平均年齡為(43.39±10.21)歲;研究組男患者31例,女患者19例,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5-84歲,平均年齡為(45.02±10.79)歲。兩組患者除年齡、性別、病情不同外,其他方面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2)排除標準:排除精神障礙性疾病、藥物過敏、嚴重合并癥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婦女,家屬不配合的患者。

(二)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應用無痛護理技術,具體操作為:(1)無痛穿刺。護理人員規范操作,詢問患者實際感受,必須保證一次性穿刺成功。(2)無痛置管。置管前加強溝通與交流,去除患者的抵觸感、恐懼感等,護理人員展開誘導麻醉,手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的實際反應及生命體征變化[1]。(3)無痛護理。術后各項護理操作都很重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優化護理方案,不斷提高管理質量。術后調養方面應該聽取一些家屬意見,總結護理要點、難點和關鍵點內容,充分的體現出無痛護理技術的應用價值。

(三)觀察指標。觀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統計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

(四)統計方法。使用SPSS 21.0進行相關數據的整理,系統分析各項結果。表格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檢驗,p<0.05代表對比結果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疼痛程度的綜合評分指標,詳見下表:

(二)對照組及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率的統計結果,詳見下表:

三、討論

現階段,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很關鍵[3]。研究組患者因為應用了無痛護理技術,所以不論是疼痛程度評分指標還是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由此可見,無痛護理技術還是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更利于手術室護理工作整體質量的提高。我們必須重視護理管理對策的有效研究,促使患者健康出院,大大提升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楊玲玲.無痛護理技術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9)303-304.

周小芳.應用無痛護理技術和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8(15)66-67.

肖巖.研究無痛護理技術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有效性[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04)99-99.

猜你喜歡
質量分析手術室護理應用研究
產融結合型企業利潤結構質量分析體系的構建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